上圖:1953年2月24日,毛澤東在南京拜謁中山陵,向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坐像敬獻花圈。
1953年,毛主席作了南下視察的計劃,於是,在這一年毛主席搭乘著洛陽艦南下,而江蘇省的省會南京,是毛主席這一次考察的重點地方。南京不僅僅是江蘇省的省會這麼簡單,同樣也是整個中國南方的中心。
在民國時期,這裡是國民政府的核心所在地。
新中國建立之後,南京依然匯聚著南方的經濟以及政治。而毛主席來到了南京之後,毛主席對身邊的工作人員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地點,那就是安放著孫中山先生的中山陵。
孫中山先生
自從1925年孫中山先生離世之後(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到現在已經過去了28年了。對於孫中山先生,毛主席的內心裏面一直非常懷念。如果說馬克思主義思想是引領毛主席走到時代前沿,並且帶領中國人民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啟蒙思想;那麼,孫中山先生則是毛主席革命人生真正意義上的啟蒙者以及領路人。
孫中山先生
1911年的時候,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武昌起義爆發,正是因為武昌起義的槍聲,讓毛主席看到了中國人未來的另一種可能,所以,在不久之後毛主席也參加了新軍,毛主席這一輩子當兵的時間不長,但就是在孫中山先生的影響下,加入了部隊。對於這麼一位思想啟蒙者,革命道路的引領者。毛主席無論如何都要親自去看一看,他的陵墓究竟是如何?修繕得如何?被人保護得如何?這些,毛主席都想要知道!
那時候,毛主席都已經60歲了,一路舟車勞頓,難免會覺得累。按照當地省委的安排,毛主席到了之後應該先休息休息,不過他在陳毅等的陪同之下,直接去了南京東郊的中山陵。實際上拜謁孫中山先生是毛主席這次出行的一個重要目的。
1953年2月24日,毛澤東在南京拜謁中山陵。
1953年2月24日,毛澤東在南京拜謁中山陵。
1953年2月24日,毛主席走到孫中山先生的坐像前,獻上了他親筆題寫的花圈,仰望孫中山先生的雕像,毛主席什麼也沒說,默哀了三分鐘,接著他眼晴看向遠處,好像又回到了那革命時期戰火連天的情景。走進墓室,毛主席表情一直很嚴肅,還專門詢問了孫中山先生遺體存放地在什麼地方?曉得安置在白色大理石下面之後,毛主席圍著墓穴完完整整走了一圈。毛主席非常感慨地對陳毅元帥說道:陳老總,這裡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啊!
來到了中山陵之後,細心的陳毅發覺了毛主席情緒有明顯出現了變化,陳毅知道,首先孫中山先生對於毛主席的革命人生有著巨大的幫助;其次中國共產黨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沿著孫中山先生的精神不斷前進,最後贏得了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孫中山先生和毛主席真正的交集,其實是在1923年的時候。孫中山先生作為國民黨的創始人,在率領著國民黨發展的過程之中,也已經發現了國民黨在整體上的局限性。比如,國民黨有著資產階級成分太過於頑固的情況。中國是一個很典型的農業社會,佔據中國主要人口結構的就是農民,如果不能夠充分調動農民發動革命,那麼,這場革命本質上依然是上層的自我改革,沒有達到自上而下徹底改革的目的。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孫中山先生就開始參考了蘇聯的紅色革命,而在當時的中國,中國共產黨就是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無產階級革命作為核心理念的政黨。所以,孫中山先生就想著與中國共產主義開始建立聯繫。
1923年6月,毛主席當選為中央局秘書,為幫助孫中山先生擺脫困境,他跟李大釗等人一起給孫中山先生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在信里他很誠懇地講:各地的那些軍閥爭著搞割據,都不值得相信,要建立政黨得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光這樣毛主席還邀請孫中山先生去上海北邊,一起商量合作的事,在長信的末尾,毛主席特地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1924年1月,毛澤東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1924年,毛澤東在上海
1924年5月,國民黨上海執行部部分成員在孫中山寓所合影。後排左二為毛澤東
對於年輕的毛澤東的提議,孫中山先生非常欣賞。隨後,孫中山先生與毛主席在各種會議場所如期的見面了。當時的孫中山先生地位非常的高,毛主席對於孫中山先生非常敬佩。也是在一次次的國共和作會議上,毛主席的言論以及思想,都受到了孫中山先生的認可,毛主席後來也擔任了國民政府的宣傳部部長。所以,對於毛主席而言,孫中山先生對他的認可是對他人生命運改變的一個重要因素。
1927年3月10日,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開幕合影。
1927年3月10日,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開幕合影。在中國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的一致努力下,會議通過限制蔣介石權力的決議。前排左六宋慶齡,左十吳玉章;中排左二董必武,左八毛澤東,左九林伯渠;後排左四夏曦,左七惲代英,左八鄧演達。
除此之外,孫中山先生推動的國共合作,也是改變中國共產主義命運,讓中國共產黨迅速走到時代前沿的核心關鍵。
所以,於情於理中國共產黨人對於孫中山先生,都應該抱有感恩之心。毛主席在建國之後,多次提出有一些人對孫中山先生抱有意見和敵意,對孫中山先生不敬,這些話語和思想都不應該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