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2.0版」開幕以來,美國政令傾瀉而下。據路透社報道,特朗普政府計劃將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全球員工總數從目前的1萬多人裁撤至294人,該計劃由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牽頭執行。這一消息也與此前usaid自己發布的「全員行政休假」公告吻合。
作為美國政府的老牌機構,usaid的主要任務是攪亂世界。該機構成立於1961年,過萬僱員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觸角遍布非洲、亞洲、拉丁美洲、中東和東歐等地區的百餘個國家。長期以來,usaid以對外援助為名,資助干涉他國內政的活動,成為美國輸出意識形態、推動「顏色革命」的核心工具。僅在2023財年,美國就通過usaid在全球範圍內發放了720億美元「援助」。
而據美國新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披露,usaid大把撒錢,所作所為則「亂七八糟」,一言難盡。比如,拿150萬美元用於推進塞爾維亞職場的「多元、公平與包容」,用7萬美元資助愛爾蘭製作一部「dei」主題音樂劇,47000美元支持哥倫比亞創作跨性別題材歌劇,32000美元用於秘魯的跨性別主題漫畫書,等等。種種坑人操作令人嘆為觀止,也揭開了美國內部制度性腐敗的一角。
表面看,這麼個機構被「端」並不冤枉。然而,目前的「政府瘦身」計劃真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又真的能解決問題嗎?一方面,裁撤進程涉及法律程序、國會壓力等諸多掣肘,能執行到什麼程度仍是未知數。
另一方面,民主黨不可能聽之任之。事實上,共和黨長期批評usaid「偏向民主黨」「帶有政治偏見」;民主黨則反擊稱,特朗普試圖將usaid併入國務院以控制資金流向。說到底,一個機構爛不爛不是關鍵,究竟為誰所用才決定了其生存空間,這也意味著,所謂的改革更多是一次打著政治正確旗號的黨爭。
特朗普聲稱要打造一個「更小、更少、更快」的政府,作為向《美國獨立宣言》簽訂250周年的獻禮。連日來,從宣布暫停運行大多數聯邦政府網站,到多家情報機構工作人員收到「延遲辭職計劃」通知,再到計劃解散聯邦教育部,「拆廟趕和尚」之風正勁。但總體來看,成效似乎不及預想。比如,縮減聯邦政府僱員規模的「買斷計劃」被喊停,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法官奧圖爾稱,在2月10日聽證會之前,特朗普政府不能就該計劃採取進一步行動。「美國反對美國」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卻進一步激化了國內政治矛盾與社會撕裂。
以更大視野看,近年來全球多極化趨勢加速,諸如usaid等機構「攪弄風雲」的本領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信譽破產、社會撕裂,已使美國霸權處於進退不得的境地,於是,不得不調整內政外交,對內馬斯克帶著「娃娃臉工程師團隊」橫掃各大機構,對外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一邊退群一邊拓土。然而,美國所有的問題,根本上還是源於其社會性質、制度設計和霸權體系的深層矛盾。暗瘡不拔,只能亂上加亂,反倒讓全世界更加警惕,該如何應對美國這個最大的不確定性。
圖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