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來,無人機廣泛應用於地質勘探、災害救援、農業植保、環境監測、航拍攝影等領域,成為我們生產生活的重要工具。
然而,個別組織、人員無視相關禁飛法規,使用無人機開展非法航拍測繪,給國家安全帶來威脅隱患。如何合法合規地開展無人機航拍測繪?讓我們通過以下幾個問題共同學習掌握。
問題一:個人和單位能否進行航拍測繪?
正確答案:個人和單位在取得相關資質後能進行航拍測繪。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第二十七條至三十二條、《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從事測繪活動的專業技術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執業資格條件,使用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依法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後,方可從事測繪活動。
警示案例
某測繪公司工作人員林某在不具備無人機駕駛資質,且未向空域管理部門提出飛行申請的情況下,擅自使用自己組裝的無人機進行拍照測繪,被某戰區雷達檢測為異常空情,耗費大量資源處置。最終,該測繪公司和林某向有關單位賠償損失費用12萬元,並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刊登道歉聲明。
問題二:是否能隨意破解無人機禁飛、限飛功能?
正確答案:不能。
法律依據
《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第八條、第十四條規定:從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設計、生產、使用活動,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實名登記激活、飛行區域限制、應急處置、網路信息安全等規定,並採取有效措施減少大氣污染物和雜訊排放。對微型、輕型、小型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進行改裝的,應當符合有關強制性國家標準。
警示案例
張某違規通過境外某網站購買無人機解禁證書程序,並通過二手交易平台發布破解無人機禁飛、限飛、限高的服務廣告。經查,張某共解禁無人機21台,違規獲利1.5萬元。最終,張某受到法律的嚴懲。
問題三:航拍涉密場所是否違法?
正確答案:違法。
法律依據
《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第三十四條:禁止利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施違法拍攝軍事設施、軍工設施或者其他涉密場所。
警示案例
某測繪公司在承接一商業樓盤項目用地測繪過程中,在明知該測繪項目周邊有我涉密區域的情況下,使用無人機對我某涉密區域進行了空中高清拍攝,並將拍攝的照片存儲在連接互聯網的電腦硬碟中。經查,該測繪公司拍攝的圖像包含國家秘密,測繪公司及涉案人員均已受到法律的嚴懲。
問題四:測繪項目轉包是否可信?
正確答案:不可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測繪單位不得將承包的測繪項目轉包。
警示案例
某境外組織負責人「琪姐」以商業拍攝、建築測繪等名義,教唆境內人員黃某某拍攝涉及重要軍事設施照片384張,並要求黃某某通過網路向境外傳輸。最終,黃某某因犯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4萬元。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
廣大人民群眾如發現使用無人機違法拍攝我相關重點敏感場所、軍事目標區域、裝備設施等可疑線索,可通過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網路舉報平台(www.12339.gov.cn)、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舉報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當地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
此前,國家安全部曾多次發布提醒:
涉密場所不要拍
旅途中,可能會經過一些設有「禁止拍照」標識的涉密場所,一些場所屬涉及國家秘密的要害重地,未經允許私自拍攝是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行為。
國家安全機關提醒,廣大旅遊愛好者在領略祖國壯麗山河的同時,切勿在「炫耀」「獵奇」等心理的驅使下,拍攝、儲存涉密場所的照片。
無人機別亂飛
如今,很多人在旅遊時會帶上無人機記錄沿途的風景。但也有個別人員利用無人機違規巡飛,拍攝涉密設施、敏感地區並在互聯網進行傳輸、分享,造成失泄密風險隱患,危害國家安全。
國家安全機關提醒,在放飛無人機時,一定要注意確認所在區域是否是禁飛區,禁止利用無人機違法拍攝軍事設施、軍工設施或者其他涉密場所;禁止非法獲取、泄露國家秘密,或者違法向境外提供數據信息。
不可不知的飛行常識
《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規定,禁止利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違法拍攝軍事設施、軍工設施或者其他涉密場所;禁止非法獲取、泄露國家秘密,或者違法向境外提供數據信息。作為無人機設備使用人員,應遵守法律法規,規範自身行為,注意禁飛區域,避免違法拍攝涉密場所。
——禁飛區域。為保護國土安全、重要軍事設施、特殊行政區域等設置的空域為禁飛區域。常見的禁飛區域包括機場及周邊區域、軍事禁區、軍事管制區、核設施區域、發電廠、鐵路電氣化線路等。
——禁飛要求。在未獲得空中交通管理機構相關許可和授權之前,任何人都不得在禁飛空域內起飛無人機,更不得在禁飛空域實施拍攝、攝像、勘察、測量定位等行為。
——禁飛責任。違規在禁飛空域內巡飛無人機,將面臨警告並處高額罰款的行政處罰,沒收或銷毀無人機;若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等事故,需承擔民事責任;在管制空域起飛,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為何會危害國家安全?
個別「軍迷」為個人獵奇炫耀、博取流量關注,非法獲取國家軍事信息,並擴散至互聯網,被網路上別有用心之人利用,對國家軍事安全造成嚴重危害。
——泄露建造進度。新型軍事裝備尤其是航空母艦等大型水面艦艇的研製周期較長,境外敵對勢力可以通過分析個人私自拍攝的照片等相關資料,準確推測軍事裝備的建造進度,進而對其列裝部隊服役、形成戰鬥力的時間進行預估和研判,並可以此為參考準備反制措施。
——泄露行動部署。境外敵對勢力可以通過解析軍事裝備的原始圖片,獲得拍攝日期、定位數據等關鍵信息。個人私自拍攝的照片具有任意性,相關內容的發布、傳播無法得到事前監管,從而使軍事裝備部署位置、使用頻率等重要信息暴露的風險性大幅提高。
——泄露技術細節。軍事裝備的外觀不僅可以反映裝備的整體參數、用途等一般信息,還可能隱藏關鍵的技術細節。軍事愛好者拍攝的照片極有可能直接展現相關細節內容,一旦相關資料落入境外敵對勢力之手,在專業情報人員的分析下,技術細節暴露的風險將大幅提高。
可能會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個別「軍迷」因法治意識淡薄,隨意拍攝軍事裝備博取關注、攫取談資,最終在受到法律制裁時追悔莫及。
初犯、偶犯,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拍攝行為,將受到行政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第六十一條規定,非法獲取、持有屬於國家秘密的文件、數據、資料、物品,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國家安全機關予以警告或者處十日以下行政拘留。
知法犯法、屢教不改,違法情節嚴重的拍攝者,將受到刑事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條規定,以竊取、刺探、收買方法,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個人在境外遇到間諜組織拉攏策反怎麼辦?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個人在境外遇到間諜組織拉攏策反,一定要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潔身自好,堅守底線。
凡對組織活動的主辦單位、活動內容、參加人員、場地情景不清楚時,不隨便應邀;
對於露骨的策反「不理睬、不答覆、不上當」;
如遇栽贓陷害不緊張、不害怕,弄清底細,妥善應對,並如實向我國駐外機構等有關部門報告;
如被要求參加其間諜組織時,要以適當理由拖延或拒絕,並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遇有疑似間諜拉攏策反等情況,要在脫身後第一時間向我國駐外機構等報告,切不可隱瞞不報。
如果被迫加入了間諜組織,應當如何挽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在境外受脅迫或者受誘騙參加間諜組織、敵對組織,從事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的活動,及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機構如實說明情況,或者入境後直接或者通過所在單位及時向國家安全機關如實說明情況,並有悔改表現的,可以不予追究。
一旦發現危害國家安全的可疑情況,應當立即撥打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也可以登錄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平台,或者通過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進行舉報。
來源:央視新聞、國家安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