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軍攻城的真實記錄

2025年02月08日05:42:02 歷史 1027
農民軍攻城的真實記錄 - 天天要聞

講一個農民軍攻城的真實案例。

《崇禎乙亥和州失城本末》,魯可藻著,記載了和州失陷一事。作者魯可藻,明末清初安徽和州(今和縣)人。明進士南明弘光朝授新寧知縣,有能聲。永曆元年(順治四年,1647),永曆帝擢為御史。旋巡按廣西,與瞿式耜共守桂林,擊退清兵,升右僉都御史。次年,率師復梧州,開倉賑饑民,招徠商旅,民情大安,晉兵部右侍郎。後兼理江淮楚越。五年清軍破梧州,乃出走為僧,不知所終。

《崇禎乙亥和州失城本末》一文見於陳廷桂所著《歷陽典錄》卷二十七《藝文四》

陳廷桂,和州人,乾隆五十三年舉人,乙卯會試中,廷試二甲第一名,選翰林院庶吉士。先後擔任刑部直隸司主事、四川司主事,湖北按察使、補太僕寺少卿、奉天丞等職。

陳廷桂的愛好是著書立學,最大的成就是《歷陽典錄》。他編纂此書源於自己所見和州志書的錯誤。

家塾架上有和含志,喜其為鄉邦掌故之書,時時審閱之。既久,遇有謬誤,或紀事未詳而別見於他書者,用蠅頭字錄之。

這樣的內容越來越多,就成了書。

乃稍稍排纂之,成上下卷,曰《歷陽故事》。

如此日積月累,有了五卷。

久之,簽滿,更如前排纂,書一通,成五卷。

最終,經過數十年的積累,最終形成了三十二卷的《歷陽典錄》。

我們今天要講的不是這部大部頭的書,而是書中的記錄的一次圍城戰,《崇禎乙亥和州失城本末》,對於這篇文的來源,陳廷桂有明確說明:

魯可藻《乙亥失城始末》,得之故家廢紙。

01

和州自去年正月開始戒嚴,魯可藻的父親負責守小西門。當時魯可藻在南京,也被推薦出來帶領眾人守城,於是魯可藻趕回和州,提出了六個守城的建議。

到了至冬季中,魯可藻的父親辭去守城之責,讓謝別州守,先魯命藻奉母攜妻南下。魯可藻的父親等代替到來之後,才得以在後面南渡。不意天禍吾和,卒至慘遭焚殺,余從父、從兄、姑妹、從女靡有孑遺,僅存四侄,皆十二歲以下、三歲以上童子,收而撫之,正不知所終極。嗟嗟!余之生苦於死矣,以和之所以守與所以失一妄言之。

崇禎八年正月十九日,農民軍劫全椒陳家市,距離和州城尚有七十里。和州城內頓時緊張起來,馬侍御率全城縉紳一起商議建守城的策略,抽男丁站垛,並派縉紳進行監督。侍御親自招兵二百餘人,日夜操練,以備戰時。

城中的富戶又開始捐錢捐糧,得五千金,米五千石,鄉民亦報捐五千金,用以加強城防。趕緊讓派人將城外的糧食運入城內,又購買大小銃炮百餘門,鳥銃千餘管,弓弩器械無數。

十二月二十六日晨,農民軍一騎兵身穿綢襖,戴著貂帽,帶著五人先到城下,沿著城牆轉了一圈。他稱自己是巡撫派來催遼餉的,罵州官貪贓害民,明年的錢糧都已經徵收大半,為何藏起來不交,隨即五騎突至大西門外,城上的人根本不信,趕緊關閉了城門,這五騎沒能進入城內。

此日抵達的農民軍騎兵不超過三百人,他們在離城數百步之外,四處馳逐,查看地形。

二十七日,農民軍大隊紛紛到來,整日不絕。他們到了之後就分散到四鄉焚劫,小兒和婦女,都脫掉他們的衣服,進行斫殺。精壯者則被擄入農民軍中,並給他們馬,又給銀錢和衣物。

此時,城上人和農民軍開始搭話。

城上人云:「南京官兵數萬即到此。」

賊云:「南京官兵我盡知,不過二三百人,兵頭首級我已取來。」

說完,農民軍拿出幾個首級給城上看,是江口失利之兵的首級。

二十八日晨,農民軍開始攻城。

先是在城外找來大的竹子和木頭,捆城高梯,往大南、小南、小西、北門登門進行登城。各門士卒用炮擊殺農民軍百餘人,其中有一個穿紅袍腰纏金帶者,鄧鄧,自封千歲,中炮死,他的手下對著他的屍體進行哭拜。各城門又用撓鉤將數十梯子鉤上城,農民軍用梯子攻城的計劃。

農民軍又派兩人走入東水關洞內,毀關,城上趕緊用土石填洞口,此方法又失敗。

午刻,農民軍改變攻城方式他們將方桌頂在頭上,然後用門板護住兩旁,然後又用門板放在桌上,斜倚靠著城牆,或者掘城外墳地棺木,也斜倚在城牆上,以此來防禦城上的攻擊,至大西門挖掘城牆,城上丟下磚石,皆都滾落下去,沒用。城上也改變策略,用鐵索勾住柴火,點燃之後放下去燒門板,農民軍挖城牆的方法也失敗了。

當時下著大雪,又刮著大風,城上人站立都很困難。入夜後,侍御拿出家財募人下城殺賊,很快募集百人。侍御兄弟率這些人出戰作戰,各門守城的縉紳多顧自己的家室,城上守城人員紛紛離去。

有數名農民軍趁著夜色登梯上城,到了城上垛口,發現無人守衛,於是蟻附上城,分燒六門,又砍殺窩鋪的守城人員。六門先前已經堵塞住,此時打不開,成女男女根本無處出城,無處可逃,一些人從城牆上縋下,也多被城外巡邏的農民殺之。

城破之後,州守力不能支,趕緊回署,催促家屬自盡,並題詩於壁云:「為官不負民,為臣不負君。忠孝誠已盡,死生安足論。」然後自刎,但還沒有,則死於亂刀之下。江防陳得姚出守梁山,得以倖免。

侍御兄弟惟三弟及一侄得奔江南,其餘皆死。

魯可藻家族在城內者,男子被殺死六十餘人,剩下的多重傷,婦女殉節而死者是男子的一倍。魯可藻的至親,如七旬從父死於水,從兄廩生可為死於刀下,一姑、兩妹、一從嫂、兩從女死於水、於火。諸生之在城者,死近百人。

城中的監貢富民,凡是有名目的,幾乎全部被殺,只有書吏和一些雜役倖免。看來農民軍殺的主要是官員、有功名者以及一些富戶。

二十九日,城內外逃難的士民,被趕入江中者不計其數。自二十八日至初三日,劫財物,焚燒房舍,只有寺觀庵廟不燒,州署、先師廟、明倫堂,並官民房屋盡毀。

農民軍原本計劃初六日離去,初四清晨,忽然有消息說盧象升的追軍將至,他們早飯沒有吃完就離去了,留下了一個滿目瘡痍的和州:

通計和城男子存什之一,女子存二十之一,房舍存百之一。嗟嗟,慘極矣!

02

和州城並非小城,城方九里,民兵數千,糧可支數年,火藥器械,無一不備,為何一日就破城呢?魯可藻認為有六個原因:

一是人心未收。和州有很多富戶,以放債為業,導致城中貧窮者生活日益困苦苦矣。去年春天,城門未開,城中百姓根本無法耕種,卻要徵收五、六、七、八月的稅收,並且不給任何寬限時間。街巷上遍是百姓,都拿著衣服去典當,有見識的人對此十分擔憂,疏浚護城河也讓城裡的富戶輸銀,滿城皆怨。

魯可藻就跟侍御講,本年的稅收,去年冬天就已經完成了四成,剩下所欠的等到麥熟時徵收一半、秋收值周再征一半,往年都是十月徵收完畢,也不會誤期,這樣百姓和官員都兩便。至於派銀,不當胡亂規定數目,應該按照富戶家庭的殷實程度,有差別的進行攤派。

但是這些策略並沒有得到執行。

所以未得百姓和富戶的之心,現在想要讓他們出力守城,是不可能的!

今未得其心,欲其呼之而輒應,能乎?

二是鬥志未立。春初守城,魯可藻見站在垛口的都是一些童僕以及僱傭的一些殘弱之人。這些人連火炮器械都不會用,還指望他們守城嗎?

各富戶派童僕登城,今日一人,明日一人,不過是應付而已。所以

素以效死為心,臨時猶恐其轉念,今人懷自免之私,欲得其死力,能乎?

三是關隘未守。這一條則是從形勢上來說,和州東南阻江,西北靠山,農民自全椒來,有後河、夾山關可守;自定遠、陳家市來,有後何、雞籠弄可守;自柘皋、巢縣來,有昭關、羊子弄可守;自無為來,有天河、裕溪可守。這些都是有險可恃的。假如在各處置百餘人,無事則巡察,有事則堵截拒守,農民是不可能越山渡河抵達城下的。

是棄險阻予敵,而退守以自敝也。

四是姦細未嚴查。春來農民軍騎兵過和州遠鄉及近城者很多,有抓獲者,或謊稱公差、逃兵、商人,甚至有很多姦細帶著騾馬兵器,但只要搜出金銀、首飾、器皿、綢緞、衣服,都全部釋放。

二十七日夜,州守見官署後面山上有一人,遠望城外,就讓將其擒獲。

二十八日攻城時,有農民軍在城下大喊:「屠繼山!爾許於二十七夜放火,何以誑我?」繼山,江西人,筆工。當時在城牆上守垛口,對他進行拷問之後,他供出有二十多人,約在張鐵巷、姬家巷兩處放火,在對屠繼山進行處罰時,竟然允許他招保而不殺。城陷只是,城中果然有兩處火起。

而且農民對於城鄉各鎮人的姓名了如指掌,隨處指名查問。很顯然他們很早之前就拿到了城內的情報。

是舍姦宄不誅,而養癰以貽患也。

五是亂民未靖。城內屢屢出現大盜,他們要麼劫庫銀,要麼劫某府刑廳,要麼劫大官及富戶。去春聞警時,即捉獲了一批,其黨多達數十人。農民軍抵達前數日,有白帽賊五十多人,在里聚集在張某家的後門,後被發現,才驚散。張某看見了這些人面孔,膽管服不敢緝拿,和城即便沒有淪陷,這些兇徒,也不會安然無事,必定會興風作浪。

此查察不密,示賊以可乘之隙也。

六是救援未立。和城的城牆極為牢固,即便是城外農民軍挖掘城牆的地方,厚可數丈。如果能有一支軍,在數十里外虛張聲勢,農民軍必聞而卻步。州守也發出了告急公文,請求南京發救兵,卻沒有結果。

此援剿不速,與賊以得志之機也。

以上六條都是和州丟失的原因,那麼農民軍真的那麼強大嗎?

然則賊遂不可除乎?

和州城中有人有被擄至農民軍中,知道了農民軍很多信息。

其首領為闖王高疤子,次稱王者四人,又次稱王者十六人,其下則小掌盤子,又下則管隊。隊中人數多寡不一,管隊之下則隊長,大小掌盤子共七十二人,與官兵抗拒者,止管隊一輩而已。

而其農民軍,很多人也有不滿。

被擄到農民軍的和州人,在除夕夜,發現一名農民軍在痛哭,兩人就開始聊天,其中有很多有用的信息。

賊中亦多怨悔,除夕痛哭不已,和人問之,云:「我不得已被擄在此,父母妻子不得相見。

問:「何不偷去?」

此處偷去就是逃走的意思。

云:「偷去恐盤獲被殺。若有官府招安,願出為良民。」

中一起事賊亦怨恨:「吃張胖子(原註:闖王下頭目)虧。今日也約走馬,明日也約走馬,做出如此大事,將來不知死於何所。」

即賊首亦云:「又是一年矣。我馬上快樂,過一日是一日,過一年是一年。」

而且這些農民軍其實畏懼官兵如虎,時刻提防。即便是逃難人的手中持長槍,農民軍即不敢近。軍中各個地方的人都有,各種類型的人都有。起事之時只有六十人,一年後就有四千。而今加上到處擄來的則幾乎有四十萬,但他們之中也不肯殺人者,敢殺人的多是一些無知少年,而且敢於作戰的人也並不多。

以殺人為樂者,多未冠少年,蓋賊多擄少年,為其無知而易誘也。其實絕無力量,絕無技勇,每隊中止管隊一人,差能應敵耳。

這名哭泣的農民軍繼續與和州人聊天:

對和(州)人云:「我等已準備去,爾城上若一垛口立一人,誰敢上城?」

問到南京否,云:「我先到儀揚截掠糧船,再過南京,若不得過江,再回去。」

問回何處,云:「回潼關。」問回去如何,云:「秋閑再出來。」

問爾有何法術,云:「無法術,前晚之風,原亦不知助爾助我。」

問是否曾有姦細,云:「到城外捉獲一人,拷問城內虛實,便是姦細。」

問官兵如何不能勝,云:「我人多馬多,人疲換人,馬疲換馬,自是難勝。」

問爾要如許銀何用,云:「我等亦有要救命時,若官兵逐急,須此物鋪地,方得逃命。」

來源:無心鏡 公眾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血色經緯:解碼朱溫的亂世強軍密碼 - 天天要聞

血色經緯:解碼朱溫的亂世強軍密碼

"朱三的刀,砍自己人時比砍黃巢還快三分!"——汴梁城頭的三百顆潰兵頭顱尚在滴血,坊間的私語已道破梟雄的治軍玄機。在晚唐藩鎮林立的亂局中,這個出身鹽梟的草莽,竟打造出橫掃中原的戰爭機器。
明朝無宰相:誰在替皇帝管天下? - 天天要聞

明朝無宰相:誰在替皇帝管天下?

洪武十三年(1380年),南京城的血腥味還沒散盡。朱元璋坐在奉天殿里,把玩著胡惟庸案的卷宗。這個跟他打天下的老夥計,因為"專權不法"被處決,九族盡誅。史書記載:"帝以歷代丞相多專權,遂罷中書省"(《明史·職官志》)。從此,中國延續千年的宰相
肖愛華履新!曾是「亞洲第一女劍客」 - 天天要聞

肖愛華履新!曾是「亞洲第一女劍客」

3月25日,江蘇省政府官網發布最新人事任免通知。其中,任命肖愛華為省體育局副局長。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肖愛華1971年3月出生,江蘇江都人,最為大家熟悉的是「亞洲第一女劍客」的稱號。2012年7月,肖愛華任南京體育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至此履新。圖片來源:南京體育學院官網肖愛華,女,漢族,1971年3月生,江蘇江都人,...
日本人對「性」的開放程度有多高? - 天天要聞

日本人對「性」的開放程度有多高?

日本的性文化不是一天兩天蹦出來的,得追溯到好幾百年前。平安時代(794-1185年),貴族們就已經把情愛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那時候的文學作品,比如紫式部的《源氏物語》,就大大方方寫出了貴族間的風流事兒。這本書的主角光源氏跟各種女人糾纏,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