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6月15日,延安五老之一的謝覺哉病逝,全國人民都為他的離世而悲傷,其妻王定國更是痛不欲生。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謝覺哉剛剛病逝沒多久,王定國就找上了中央的工作人員問道:「我是什麼級別的人員,又應該住什麼樣的房子?」
對於王定國的這番詢問,工作人員非常地驚訝,要知道,王定國可是一位為國家與人民作出無數貢獻的老革命,可如今她卻突然說出一番似在向國家索要待遇的話來,這屬實是出乎了工作人員的意料。
那麼,王定國這番話真的是在向國家索要待遇嗎?若不是,那她究竟又為何要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參加革命的王定國
1913年,王定國出生在四川營山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當時正是軍閥混戰的年代,農民們飽受軍閥與地主們的剝削,而王定國一家也沒有逃過這樣的苦難。
王定國的父親是農民,他的身體便是因為地主的剝削而得了重病,最終英年早逝。
而在父親去世以後,為了給父親辦葬禮,王定國的母親只能忍痛賣掉自己的兒子。
這還沒完,等到王定國年紀稍大些後,因為家裡經濟實在困難,就連她自己,也被賣做了童養媳。
這番苦難的生活也在王定國的心裡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她明白自己如今所遭遇的一切,與軍閥地主們的壓迫剝削脫不了干係。
因此,她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打倒這些軍閥地主,而在這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讓自己從夫家中解放出來。
很快,王定國就等到了這個機會。
那是在1933年的時候,川東地下黨負責人楊克明來到了營山開展地下活動,在這一過程中,王定國的舅舅出力良多。
而這位舅舅向來對王定國的遭遇非常同情,於是,他便請求楊克明與自己一起花錢將王定國從夫家贖了出來。
從此以後,王定國便開始幫助舅舅等革命者開展地下工作,當舅舅在開會的時候,王定國會為他放風,當舅舅需要送信的時候,王定國便會為舅舅跑腿。
就這樣,王定國接觸到了越來越多有關共產黨的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她也意識到了只有共產黨才能帶領著人民走向勝利。
因此,在1933年的時候,王定國先是加入了紅軍,在營山縣的內物委員會工作,之後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擔任營山縣的婦女獨立營營長,帶領著數百名女性與黑惡勢力進行鬥爭。
等到了1935年1月的時候,王定國被調到了川陝省委領導的新劇團工作,她在這工作不久後,便與紅軍一起北上抗日。
北上之時,為了做好宣傳工作,王定國與劇團的成員們一起進行陣前喊話動員以及組織民工參加紅軍的工作。
在行軍的時候,王定國慧慧跑前跑後地練習唱歌以及朗誦,特別是在宿營的時候,她的其他戰友都已經進入了夢鄉,而王定國卻依然還在熬夜寫標語,這些標語都是第二天出發前要做沿路張貼起來的,王定國對此非常看重。
等到了第二天出發以後,王定國她們會唱著「當兵要當紅軍兵」、「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以及「團結抗日」等歌曲,幫助紅軍進行政治宣傳,為紅軍渡江提供了較大的助力。
在長征這段艱難的歲月里,王定國她們除了要進行宣傳工作以及鼓勵戰士們以外,還要面臨著身體的極限考驗。
像王定國自己,就因為惡劣的環境吃過很多苦,在翻越雪山時她凍傷了腳,腳趾因為寒冷而壞死,她忍著傷痛將腳趾撥落下來,然後咬緊牙關繼續前行。
在過草地的時候,因為食物實在匱乏,王定國等戰士不得不用草根與樹皮果腹,有時甚至還要煮牛皮鞋底充饑,對此,王定國沒有喊過一聲苦和累,而是將這些苦難化作了打油詩在隊伍中傳唱,以此來鼓勵其他戰士堅持下去。
王定國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長征的途中,令王定國沒想到的是,她在長征中不單單是得到了更多的鍛煉,而且還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伴侶,這個人便是謝覺哉。
與謝覺哉的相識相愛
王定國與謝覺哉的第一次見面是在1935年,當時,兩人所在的部隊在四川雪山腳下的休整,王定國等劇團成員見同志們的衣物有許多都已經破爛了,便抽空給同志們縫補衣物。
謝覺哉雖然是延安五老之一,在共產黨里的地位很高,但他並沒有搞特殊,衣物同樣也是破破爛爛的,於是,他也將自己的衣物送了過來。
他送的時候王定國恰巧就在劇團,因此謝覺哉的衣物就由王定國負責縫補,兩人也就此相識。
不過當時兩人也只是點頭之交,畢竟謝覺哉的年紀要比王定國大29歲,他們之間很難有情感上的交集。
但緣分本就是令人捉摸不透的,在長征過後,王定國與謝覺哉在蘭州再次相遇,而這一次,謝覺哉還救了王定國一命。
原來,王定國所在的劇團在1936年奉總部命令前去永昌進行慰問演出,而在前去永昌的路上,劇團卻遭遇到了國民黨馬家軍的敵人。
馬家軍來勢洶洶,而劇團只有十幾條槍,彈藥又少,雖然王定國等人奉盡全力地與敵軍激戰,但終究是雙拳難敵四手,最終被馬家軍擊敗,政委易維精、黨支部書記廖赤健等十多人壯烈犧牲,剩下包括王定國在內的三十多人不幸被俘,緊接著被押送到了西寧。
被俘虜後,王定國等女戰士經常遭到敵人的毒打,但她們從未向敵人屈服,而是勇敢地與敵人進行鬥爭,與其他被俘虜的西路軍戰士進行接觸,與他們取得信任。
之後,王定國秘密與這些戰士成立了一個地下黨支部,由王定國擔任組織委員一職。
通過這個地下黨支部,王定國成功地團結起了被俘虜的同志,並多次向外傳遞消息,等待組織前來救援。
等到了1937年的時候,時任蘭州八路軍辦事處負責人一職的謝覺哉派遣蔡光波與高金城秘密開展對戰士們的營救工作。
高金城在通過一番查探以後,成功地與王定國取得了聯繫,並將情況都彙報給了謝覺哉。
此後,謝老便與其他同志開始實施營救計劃,並於1937年10月將王定國等同志救了出來。
到達蘭州「八辦」以後,王定國請求組織將自己送去延安進行革命工作,但蘭州「八辦」的同志們都希望王定國能夠留在當地工作,因為當地需要一個女幹部來協助開展統一戰線工作。
在深思熟慮以後,王定國最終還是選擇留在了「八辦」,在這一期間,她積極配合謝覺哉的工作,並進一步加深了對謝覺哉的了解,之後,有著同一革命理想的兩人走到了一起,成為了一對革命伴侶。
對王定國來說,「八辦」的工作並不容易,這裡的接待人員很少,工作量又很大,王定國每天都要忙得團團轉,哪裡缺人,王定國就要去哪裡補位。
而且,王定國的文化水平並不高,為此,她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寫字、學俄文等事情上,因此,王定國一天往往睡不到五小時。
但王定國卻毫不在意,她是一個不服輸的人,無論面前有什麼困難,王定國都會努力去將其克服,對此,謝老既非常地心疼,也為她感到驕傲。
王定國的努力是值得的,在堅持不懈的學習下,王定國很快就成為了一名能夠獨當一面的文字工作者,能夠在工作上給予謝老極大的幫助。
謝老病逝,自我讓房
新中國成立以後,謝覺哉先後擔任內務部部長、政務院政法委員會委員等職,等到了1959年時,他又成為了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長,考慮到謝老年事已高,國家便將王定國一起調到了最高人民法院,負責協助謝老的工作。
可惜的是,謝老因為年事已高,幾年後就病倒了,在此期間,王定國一邊照顧謝老,一邊完成手中的工作,整個人都憔悴了許多。
1971年,謝覺哉同志不幸病逝,享年87歲,雖然他是帶著欣慰離世的,但王定國還是為他的離世而感到悲傷。
謝老生前的級別很高,所以國家給予他的待遇是非常好的,但王定國認為她與謝老雖然是夫妻,但兩人的待遇是必須分開的,如今謝老既然已經離世,那她就不能再占著謝老的待遇,應該將其讓出來。
於是,王定國便找上了中央的工作人員說道:「我是什麼級別的,那就住什麼房子,至於我丈夫生前享受的一系列待遇,中央應該將之收回。」
在王定國的堅持下,中央最終還是將謝覺哉的待遇都收了回來,而王定國則是搬到了自己之前住的地方。
結語
2020年,王定國在北京病逝,享年107歲。
王定國的一生是令人敬佩的,她是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是當之無愧的巾幗女英雄。
她從未忘記過自己的初心,為黨與人民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即使是在該享受的時候,王定國仍然沒有享受,而是努力地工作著。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107歲女紅軍王定國逝世,這是一位走過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女英雄 20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