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歷史貢獻,唐太宗被嚴重誇大

2025年02月05日00:32:11 歷史 1847

關注我們

要說歷史上有作為的皇帝,大家脫口而出的就會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今天,我們就來客觀分析下,這四位帝王各自的歷史貢獻。

他們所處的歷史時期不一樣,我們究竟該怎麼來比較?

對中國歷史上四位關鍵君主——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的貢獻排序,需綜合政治制度開創性、文化影響力、歷史延續性等多維度考量。以下為基於歷史價值的客觀排序與解析:

我覺得主要從以下幾個維度來衡量:

1、是否結束了長期戰亂時代,結束了戰爭對人們造成的痛苦,創造有利生產生活的社會環境。國土的開拓,對後世版圖的影響。

2、政治創新,對後世政治體制的影響。

3、經濟創新,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4、文化創新,為文化發展做出的貢獻。

5、是否後對後世影響深刻的重大工程,為後世繁榮做出的奠基性工程。

比較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歷史貢獻,唐太宗被嚴重誇大 - 天天要聞

現在我們就來逐個例舉下各位帝王的歷史貢獻,各項得分以10分計算。

首先來說秦始皇的政績。

秦始皇結束了春秋戰國400年的戰亂,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北擊匈奴,讓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有了明顯的分界線;征伐嶺南和雲貴,讓這兩大塊正式納入版圖。從結束戰亂來和奠定版圖來說,秦始皇可打滿分。

從政治制度來說,秦始皇廢分封,開創了全國性郡縣制,這是一大政治創舉,延續到了現代。這一項又可打滿分。

就經濟創新而言,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車軌,為後世經濟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創新,主要體現在統一文字上,這一項接近滿分吧。

至於對後世影響巨大的工程,第一個是修築長城。修長城來抵禦游牧民族,一直延續到了明朝;第二個是修全國性直道和馳道,修建溝通西南的「五尺道」;第三個是修建溝通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靈渠。僅這三項又是滿分。

給秦始皇下一個定義的話,就是國土和制度的奠基者,若無秦始皇的制度革命,中國可能走向歐洲式封建分裂。

第二位,我們來說說漢武帝的政績。

在疆域版圖上,打通河西走廊(設武威張掖等四郡),將新疆首次納入版圖;遠征匈奴至漠北,奠定漢地基本範圍。攻滅南越國閩越,在朝鮮設立樂浪的漢四郡。在高祖劉邦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疆域。但是,漢武帝沒有結束分裂戰亂的功績,所以他的貢獻要遜色秦始皇。

政治制度創新。漢武帝用「推恩令」、左官律等制度瓦解了分封王國的威脅;開創了刺史制度,這是地方監察制度的起源;開創了「察舉制」,這是第一種統一選拔人才制度。

在文化上,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家為官方哲學,影響東亞兩千年。 在曆法上,漢武帝組織編寫了《太初曆》,這是中國曆法劃時代的變革,在此基礎上產生的陰曆體系一直沿用到現在。

在經濟制度上,漢武帝鹽鐵官營、均輸平準,首創國家資本主義模式,用國有經濟來穩定經濟秩序。

在工程建設上,漢武帝把長城延伸到了河西走廊,並大力整治黃河。此外,漢武帝還派人修建了通往貴州的道路。

綜合評價來說,漢武帝應該是「文明的定型者」,在他的統治下轄,儒家正統化與疆域擴張塑造了中華文明的基本形態。

第三位,我們來說說唐太宗李世民

從結束戰亂來說,唐朝的建立,主要貢獻還在於李淵。李淵是起兵反隋的主要決策者,打著「尊隋」的旗號擁立楊侑避免成為眾矢之的,迅速攻佔長安,通過聯姻拉攏關隴軍事集團都是李淵的決策。李世民的主要貢獻是前線指揮。現在史學界認為,李淵才是建立唐朝的核心,李世民的作用被誇大了。這一點,下文將詳細解說。

就開拓疆土來說,李世民的貞觀年間並不是唐朝疆域最廣的時候,遼東、北庭都護府都是在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時期納入版圖。但是,李世民有一個亮點就是平定東突厥,還得到了一個尊稱——天可漢。

就政治制度開創而言,三省六部制和科舉都是以前就有的,只是歷史教材放到貞觀之治里來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三省六部制開創於隋文帝時期,科舉制是隋煬帝楊廣的大業元年開創的。

唐太宗能拿出來說說的制度就是《貞觀律》,這是後世法律的一個藍本。均田制開創於北魏,租用調製隋朝就開始了,況且這兩個制度基本上實施沒多久就黃了,不切實際。

文化上的貢獻,唐太宗值得說一說的就是包容性強,民族融合加強。

綜合評價: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成為東亞"盛世"模板,但其成就部分依託隋朝遺產(如大運河府兵制)。

現在我們來說說看,為什麼說唐太宗的貢獻被誇大?為何會被誇大?

唐太宗最拿得出手的政績就是「貞觀之治」,但貞觀之治並非歷代王朝經濟社會發展的巔峰。

貞觀末期戶數僅恢復至隋朝鼎盛期的1/3,隋煬帝初年,全國有890萬戶,而貞觀之治的末年,全國還僅有380萬戶。就連歷史教科書都不敢說,貞觀年間人們豐衣足食了。唐朝最繁榮的時候,還得到唐玄宗開元年間。貞觀之治的成就,大抵跟漢朝的文景之治差不多,跟北宋宋仁宗時期相比都有差距。

而且,唐太宗的一些成就,還依仗了表叔隋煬帝楊廣開通了大運河。

但是,有些史書為什麼把唐太宗抬高到「千古一帝」的地位?

首先,唐太宗自己就動手篡改歷史,因為「玄武門之變」的污點,李世民把自己的《實錄》都改了,放大了自己的成績,貶低了父親和兄長李建成的功勞。

其次,「貞觀之治」在後世文人眼裡樹立了一個「理想化」的盛世範本,尤其是唐太宗納諫的故事,讓他們覺得「帝王就應該聽臣子的」,所以對唐太宗進行了美化。尤其是宋代以降,儒家學者為規勸君主,將貞觀之治塑造成理想化模板。歐陽修宋祁等人在修《新唐書》的時候,不自覺的將這個「善於納諫」的明君好好美化一下。

唐太宗是有一定歷史貢獻,但與秦皇漢武兩人客觀仔細比較一下,差距立即就出來了。

比較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歷史貢獻,唐太宗被嚴重誇大 - 天天要聞

我們來說說宋太祖趙匡胤

就結束戰亂來說,趙匡胤結束了五代十國分立的局面(50年換5朝8姓13君),完成了局部統一。雖然有北方的遼國西夏,南方的大理並立,宋太祖也算是有一定的成就,8分應該沒問題。

在政治方面,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結束了長期武人干政局面;對中央和地方機構實行分權,把軍事、行政、司法和財政等四項權利分散,為後世的地方行政機構實施提供了範本。

宋太祖最大的成就在於經濟和文化上。

相對之前歷朝,宋太祖幾乎進行了一場經濟革命。取消消坊市制,取消宵禁,宋朝的商品經濟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推廣小麥生產,他兒子又推廣占城稻,宋朝的農業空前發展。整個宋朝,沒有因為吃不起飯而發生大規模造反。宋江算是黑社會組織,方臘的宗教色彩非常重。

在文化上,宋太祖立誓,「不以言殺士大夫」。輿論環境寬鬆,文化飛速發展,除了宋詞和文章以外,「四大發明」有三個出現在宋朝。

還有一點,宋朝的皇帝,在個人道德方面確實樹立了典範,除了宋徽宗花石綱被人詬病以外,沒有哪本史書敢說宋朝其他皇帝是暴君昏君,窮奢極欲的。宋朝皇帝生活都很簡樸,也是極少修皇宮的王朝。

在工程建設上,趙匡胤主要的成就就是為圍繞開封,經一步修整了運河體系。

比較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歷史貢獻,唐太宗被嚴重誇大 - 天天要聞

說明:疆域指結束分裂戰亂,和開創疆域。政治、經濟、文化,均指開創性的政策創新,減分項包括暴政,文化鉗制等。

其他皇帝補充資料。

1、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開創三省六部制,開挖了兩段運河。

2、隋煬帝楊堅,攻滅南陳的主將,隋朝大運河的修建者,科舉制度的開創者。

3、元世祖忽必烈,疆域空前,設立行省制度,修建京杭大運河

4、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實行兩京十三省行政區劃,廢丞相,完善科舉,提高讀書人地位。推動大移民,平衡地方經濟發展。

5、明成祖朱棣,出擊草原,設立努爾干都司,營建北京城,設內閣,鄭和下西洋

6、康熙,平三藩,收台灣,打敗噶爾丹

7、雍正,改土歸流,攤丁入畝,火耗歸功。

8、康雍乾三朝的共同減分點:文字獄。雍正最為厲害,康熙多一個遷界禁海。因為沒有廢除科舉制,文化上都給兩分。

比較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歷史貢獻,唐太宗被嚴重誇大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沒有李嘉誠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李嘉誠 - 天天要聞

沒有李嘉誠的時代,只有時代的李嘉誠

之前我寫過好幾次李黃瓜,但只要稍微多說一點,文章就發不出來。不過這一次,港澳辦官網轉載了《大公報》標題為「莫天真、勿糊塗」的文章,不知道算不算是開了個口子。
成都春招攬才:供崗1.7萬個,30歲以下成主力,美英澳俄海歸來了 - 天天要聞

成都春招攬才:供崗1.7萬個,30歲以下成主力,美英澳俄海歸來了

3月16日上午,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1、2號館內人頭攢動、氣氛熱烈,由成都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牽頭主辦的「蓉聘行動·立園滿園——2025成都春季大型招聘會暨『蓉漂人才薈』青年人才招聘會」盛大啟幕。當天,686家用人單位到場攬才,現場發布需求崗位17649個,吸引2.5萬各類人才踴躍參會,初步達成就業意向5850人。本次招聘會...
反攻號角吹響!菲律賓選戰開打,關鍵時刻,中國收到特殊信號 - 天天要聞

反攻號角吹響!菲律賓選戰開打,關鍵時刻,中國收到特殊信號

「菲律賓中期選舉在副總統彈劾風波中於近日啟動競選活動」。據法新社近日報道,中期選舉將為下屆總統競選奠定基礎,並決定被彈劾的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的政治前途。路透社稱,競選活動當天在嚴重分化的政治背景下展開,精英階層之間的激烈爭吵已加劇選舉對立情勢。莎拉和總統馬科
胡適確實不宜評價太高,但也不能完全說是漢奸 - 天天要聞

胡適確實不宜評價太高,但也不能完全說是漢奸

抗戰時期,即使在八路個新四軍建立在抗日根據地,對不同的人群也是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說對黨政幹部和軍隊幹部來說,那肯定是必須玩積極抗日的,哪怕是不夠積極,也是要批評的。但是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要求就比較寬鬆一些了,也是區別對待的,只要部突破積極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