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歷史貢獻,唐太宗被嚴重誇大

2025年02月05日00:32:11 歷史 1847

關注我們

要說歷史上有作為的皇帝,大家脫口而出的就會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今天,我們就來客觀分析下,這四位帝王各自的歷史貢獻。

他們所處的歷史時期不一樣,我們究竟該怎麼來比較?

對中國歷史上四位關鍵君主——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的貢獻排序,需綜合政治制度開創性、文化影響力、歷史延續性等多維度考量。以下為基於歷史價值的客觀排序與解析:

我覺得主要從以下幾個維度來衡量:

1、是否結束了長期戰亂時代,結束了戰爭對人們造成的痛苦,創造有利生產生活的社會環境。國土的開拓,對後世版圖的影響。

2、政治創新,對後世政治體制的影響。

3、經濟創新,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4、文化創新,為文化發展做出的貢獻。

5、是否後對後世影響深刻的重大工程,為後世繁榮做出的奠基性工程。

比較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歷史貢獻,唐太宗被嚴重誇大 - 天天要聞

現在我們就來逐個例舉下各位帝王的歷史貢獻,各項得分以10分計算。

首先來說秦始皇的政績。

秦始皇結束了春秋戰國400年的戰亂,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北擊匈奴,讓農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有了明顯的分界線;征伐嶺南和雲貴,讓這兩大塊正式納入版圖。從結束戰亂來和奠定版圖來說,秦始皇可打滿分。

從政治制度來說,秦始皇廢分封,開創了全國性郡縣制,這是一大政治創舉,延續到了現代。這一項又可打滿分。

就經濟創新而言,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統一車軌,為後世經濟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創新,主要體現在統一文字上,這一項接近滿分吧。

至於對後世影響巨大的工程,第一個是修築長城。修長城來抵禦游牧民族,一直延續到了明朝;第二個是修全國性直道和馳道,修建溝通西南的「五尺道」;第三個是修建溝通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靈渠。僅這三項又是滿分。

給秦始皇下一個定義的話,就是國土和制度的奠基者,若無秦始皇的制度革命,中國可能走向歐洲式封建分裂。

第二位,我們來說說漢武帝的政績。

在疆域版圖上,打通河西走廊(設武威張掖等四郡),將新疆首次納入版圖;遠征匈奴至漠北,奠定漢地基本範圍。攻滅南越國閩越,在朝鮮設立樂浪的漢四郡。在高祖劉邦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疆域。但是,漢武帝沒有結束分裂戰亂的功績,所以他的貢獻要遜色秦始皇。

政治制度創新。漢武帝用「推恩令」、左官律等制度瓦解了分封王國的威脅;開創了刺史制度,這是地方監察制度的起源;開創了「察舉制」,這是第一種統一選拔人才制度。

在文化上,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儒家為官方哲學,影響東亞兩千年。 在曆法上,漢武帝組織編寫了《太初曆》,這是中國曆法劃時代的變革,在此基礎上產生的陰曆體系一直沿用到現在。

在經濟制度上,漢武帝鹽鐵官營、均輸平準,首創國家資本主義模式,用國有經濟來穩定經濟秩序。

在工程建設上,漢武帝把長城延伸到了河西走廊,並大力整治黃河。此外,漢武帝還派人修建了通往貴州的道路。

綜合評價來說,漢武帝應該是「文明的定型者」,在他的統治下轄,儒家正統化與疆域擴張塑造了中華文明的基本形態。

第三位,我們來說說唐太宗李世民

從結束戰亂來說,唐朝的建立,主要貢獻還在於李淵。李淵是起兵反隋的主要決策者,打著「尊隋」的旗號擁立楊侑避免成為眾矢之的,迅速攻佔長安,通過聯姻拉攏關隴軍事集團都是李淵的決策。李世民的主要貢獻是前線指揮。現在史學界認為,李淵才是建立唐朝的核心,李世民的作用被誇大了。這一點,下文將詳細解說。

就開拓疆土來說,李世民的貞觀年間並不是唐朝疆域最廣的時候,遼東、北庭都護府都是在高宗李治和武則天時期納入版圖。但是,李世民有一個亮點就是平定東突厥,還得到了一個尊稱——天可漢。

就政治制度開創而言,三省六部制和科舉都是以前就有的,只是歷史教材放到貞觀之治里來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三省六部制開創於隋文帝時期,科舉制是隋煬帝楊廣的大業元年開創的。

唐太宗能拿出來說說的制度就是《貞觀律》,這是後世法律的一個藍本。均田制開創於北魏,租用調製隋朝就開始了,況且這兩個制度基本上實施沒多久就黃了,不切實際。

文化上的貢獻,唐太宗值得說一說的就是包容性強,民族融合加強。

綜合評價: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成為東亞"盛世"模板,但其成就部分依託隋朝遺產(如大運河府兵制)。

現在我們來說說看,為什麼說唐太宗的貢獻被誇大?為何會被誇大?

唐太宗最拿得出手的政績就是「貞觀之治」,但貞觀之治並非歷代王朝經濟社會發展的巔峰。

貞觀末期戶數僅恢復至隋朝鼎盛期的1/3,隋煬帝初年,全國有890萬戶,而貞觀之治的末年,全國還僅有380萬戶。就連歷史教科書都不敢說,貞觀年間人們豐衣足食了。唐朝最繁榮的時候,還得到唐玄宗開元年間。貞觀之治的成就,大抵跟漢朝的文景之治差不多,跟北宋宋仁宗時期相比都有差距。

而且,唐太宗的一些成就,還依仗了表叔隋煬帝楊廣開通了大運河。

但是,有些史書為什麼把唐太宗抬高到「千古一帝」的地位?

首先,唐太宗自己就動手篡改歷史,因為「玄武門之變」的污點,李世民把自己的《實錄》都改了,放大了自己的成績,貶低了父親和兄長李建成的功勞。

其次,「貞觀之治」在後世文人眼裡樹立了一個「理想化」的盛世範本,尤其是唐太宗納諫的故事,讓他們覺得「帝王就應該聽臣子的」,所以對唐太宗進行了美化。尤其是宋代以降,儒家學者為規勸君主,將貞觀之治塑造成理想化模板。歐陽修宋祁等人在修《新唐書》的時候,不自覺的將這個「善於納諫」的明君好好美化一下。

唐太宗是有一定歷史貢獻,但與秦皇漢武兩人客觀仔細比較一下,差距立即就出來了。

比較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歷史貢獻,唐太宗被嚴重誇大 - 天天要聞

我們來說說宋太祖趙匡胤

就結束戰亂來說,趙匡胤結束了五代十國分立的局面(50年換5朝8姓13君),完成了局部統一。雖然有北方的遼國西夏,南方的大理並立,宋太祖也算是有一定的成就,8分應該沒問題。

在政治方面,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結束了長期武人干政局面;對中央和地方機構實行分權,把軍事、行政、司法和財政等四項權利分散,為後世的地方行政機構實施提供了範本。

宋太祖最大的成就在於經濟和文化上。

相對之前歷朝,宋太祖幾乎進行了一場經濟革命。取消消坊市制,取消宵禁,宋朝的商品經濟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推廣小麥生產,他兒子又推廣占城稻,宋朝的農業空前發展。整個宋朝,沒有因為吃不起飯而發生大規模造反。宋江算是黑社會組織,方臘的宗教色彩非常重。

在文化上,宋太祖立誓,「不以言殺士大夫」。輿論環境寬鬆,文化飛速發展,除了宋詞和文章以外,「四大發明」有三個出現在宋朝。

還有一點,宋朝的皇帝,在個人道德方面確實樹立了典範,除了宋徽宗花石綱被人詬病以外,沒有哪本史書敢說宋朝其他皇帝是暴君昏君,窮奢極欲的。宋朝皇帝生活都很簡樸,也是極少修皇宮的王朝。

在工程建設上,趙匡胤主要的成就就是為圍繞開封,經一步修整了運河體系。

比較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歷史貢獻,唐太宗被嚴重誇大 - 天天要聞

說明:疆域指結束分裂戰亂,和開創疆域。政治、經濟、文化,均指開創性的政策創新,減分項包括暴政,文化鉗制等。

其他皇帝補充資料。

1、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開創三省六部制,開挖了兩段運河。

2、隋煬帝楊堅,攻滅南陳的主將,隋朝大運河的修建者,科舉制度的開創者。

3、元世祖忽必烈,疆域空前,設立行省制度,修建京杭大運河

4、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實行兩京十三省行政區劃,廢丞相,完善科舉,提高讀書人地位。推動大移民,平衡地方經濟發展。

5、明成祖朱棣,出擊草原,設立努爾干都司,營建北京城,設內閣,鄭和下西洋

6、康熙,平三藩,收台灣,打敗噶爾丹

7、雍正,改土歸流,攤丁入畝,火耗歸功。

8、康雍乾三朝的共同減分點:文字獄。雍正最為厲害,康熙多一個遷界禁海。因為沒有廢除科舉制,文化上都給兩分。

比較下「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歷史貢獻,唐太宗被嚴重誇大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聞

成湯:曠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個延續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開國君主必定上膺天命,獲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續數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順民心,得到了民眾擁護的正當性。而真正贏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後代的文獻中,成湯被描繪成一位體恤民眾、寬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 天天要聞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吳承學黎國韜教授所著《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一書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將在中華書局出版,請我寫序。為了撰寫序言,我重新閱讀了國韜各種著述,並且大致了解了相關學科的學術史。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一些回憶與感想。壹1990年,我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回到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國韜1992年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