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 | 追記志和錢莊的倒閉

2025年01月19日09:02:04 歷史 1577

來源:-馮曉暉-

作者:張廷 編輯:馮曉暉

本系列發布九江文史類研究文章。歡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聯繫方式見自動回復。本篇原刊於2012年版《百年大中路》,經潯陽區政協文史委授權轉發。

原編者按

清末民初,在九江城裡城外經營錢業者,多達近百家。徽幫和錢莊跌入「倒賬」風潮,則是當時九江金融市場普遍「倒賬」的一個縮影。

清末民初,在九江經營「錢業」的已初步形成四大幫派。即由徽州人開設的錢莊,謂之「徽幫」;由潮州人開設的錢莊,謂之「潮幫」;由南昌人開設的錢莊,謂之「南幫」;由九江人開設的錢莊,謂之「本幫」。

四大幫中唯有「徽幫」名氣最大,這當然與「徽幫」錢莊在長江中下游各大商埠有著廣泛通匯往來有關。但在1916年,「徽幫」瑞慶裕錢莊倒了江蘇鎮江幾家錢莊的賬款,並且牽連「徽幫」中的成大、豐泰、茂隆泰三家錢莊相繼歇業,從此影響了「徽幫」的信譽。緊接著在1918年,「徽幫」志和、源通裕、瑞慶裕三家又因倒了日本台灣銀行九江分行的賬款而後倒閉。

在這兩次「倒賬風潮」中,瑞慶裕錢莊不思前次歇業清理的教訓,以致「移清封存,以資核抵」。豐泰錢莊也因前次倒欠鎮江某錢莊款項而暫告收歇後,再於1918年11月,因虧空湖口等縣稅局銀兩甚巨被「官押」。而志和錢莊與日本台灣銀行九江分行的「倒賬」一案,則鬧得滿城風雨。

日本台灣銀行九江分行設立於1911年10月,開設伊始,雖然資金比較雄厚,但欲立足於當地仍須利用九江金融業(主要是錢莊),籠絡商民,便於控制。在業務上除發放(南潯鐵路)抵押貸款外,還大量對私人錢莊發放信用貸款,頗受當時「徽、潮、南、本」四大錢業幫派歡迎,在一定程度上幾乎操縱了民初九江金融市場。

志和錢莊於1910年春開設在九江正街(今大中路中段),經理謝偉臣,註冊資本額為10000元,業務主管(跑街)譚思聰,安徽安慶人。內務主管(賬房)劉宗尚,合肥人。其經營業務以存放利息為主,兼營土特產品出口。據說經理謝偉臣與當時九江商會金會長私交甚篤,而且是台灣銀行九江分行每年年終招待會上的主座嘉賓。

民初九江金融界「倒賬風潮」涉及面廣,個中情況尤為複雜。特別是台灣銀行九江分行借給錢莊和商界的款項,相當一部分是信用貸款,一旦市場發生風吹草動往往難以收回,最終發生倒賬,志和錢莊「倒賬」案可算得當時典型案例。《申報》對此案及時作了追蹤報道。

九江文史 | 追記志和錢莊的倒閉 - 天天要聞

《申報》1918年9月2日,九江近事

1918年9月2日九江志和錢莊倒閉虧欠台灣銀行款項六萬餘:該行已向商會、官廳提出質問,商會金會長因無力維持,自請辭職。聞該會擬以副會長陳靄亭升補。但志和為兩股東所組合而成,其一則在逃未獲,一則託言下股,此事恐驟難了結也。

這則報道給我們至少二個信息:一、「倒賬」款項約六萬餘元。二、由於日方提出「質問」而使九江商會金會長「自請辭職」。這說明坊間傳聞錢莊經理與金會長有私交是可信的。三、志和錢莊原來至少有兩個股東,而「在逃」的寫「託言下股」的又有何人?看來真可謂:「難了結也」。

1918年10月7日潯埠志和錢號虧欠台灣銀行款項一案:經官廳、商會辦理數次,迄未解決。前九江縣知事汪慈蓀又由省來潯,聞系專為解決此事。

事隔一個多月還是沒有「解決」,而且日方是將上次「質問」商會,官廳變成由官廳督辦,商會協辦形式。甚至調動升遷的前九江知事來九江「專為解決此事」。其中的錯綜複雜,頗為耐人深思。

九江文史 | 追記志和錢莊的倒閉 - 天天要聞

《申報》1918年11月12日,九江近事

1918年11月2日誌和錢號虧空台灣銀行一案:該行屢促傅道尹嚴究,惟以重要犯謝偉臣久無蹤跡,終未解決。昨警廳董巡官在南康縣將謝緝獲解廳,當即履行賞格,給洋五百元。據謝供稱,當志和將倒閉時,曾向大股東湯海曙聲明:不能再支,如股東不設法維持,惟有閉門潛逃。湯唯唯,並給我盤纏川洋八十元等語。現聞謝已由警廳送交九江縣署押候研詢矣。

事到如今我們才得知:徽幫志和錢莊是由股東合資經營的,錢莊經理是由投資者與股東親自兼任,或由股東物色人選擔任,謝偉臣大概屬後者,而大股東湯海曙又有那些背景,更是耐人尋味。

1918年12月12日誌和虧倒台灣銀行一案:因日本方面來文追索甚急,現袁知事已將股東湯海曙管押,某行大班取保請釋未准。

這次「倒賬風潮」雖經日方屢次追索催辦,而官廳、法庭、警廳、商會儘力督辦執行,兩股東也先後被押候,但追索款最終無結果因為志和錢莊早已虧空!究其原因之,與該錢莊不按資本實力,濫發紙票有關。

民初在九江大街小巷曾流傳著一句順口溜:「志和志和,現洋裝進籮,紙票流成河」。這也是人們對志和錢莊濫發紙票套現洋的一種諷刺。志和錢莊所發行的私票,至今流傳下來的極為罕見,中國著名紙幣收藏家吳籌中老先生曾這樣描述:票長 22.7 厘米,寬 10.4 厘米。票的四周外框人物山水轎亭圖景,內框印古詞:「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等五百餘字,框內上端印「志和」兩字,下列「九江正街」地址,中間印直書的「憑票發當十銅元壹百枚整」右印編號,左蓋「乙卯」年份章,下角蓋「九江志和庄」朱印,……。

九江文史 | 追記志和錢莊的倒閉 - 天天要聞

九江志和錢莊錢票

筆者曾於 1970 年在九江鄭綬笙先生家看到志和錢莊私票木質白版照片,殘缺許多,規格與傳世私票相同。1989 年又在安徽安慶-藏家處,看到一張全新未加蓋任何戳印的未流通票。據九江金融界前輩述志和錢莊尚發行過「伍拾枚」票子,但至今未見實物。

綜上所述,引起這場「倒賬風潮」的原因,從表面上看是借款商號經營失敗而引起的,在金融術語上稱作「人欠」。「人欠」是金融業經營放款時固有的風險,即使採取抵押放貸,也難免會發生重大損失。何況當時台灣銀行九江分行採用信用放款,一遇倒賬,其損失必然慘重。經過民初這件「倒賬」案,志和錢莊於 1918 年宣告破產,日本台灣銀行九江分行因無法追索倒賬(其他錢莊也有)累計達百萬元以上,最終在 1923 年歇業。

【編後記】

「倒賬」是中國傳統金融用語,指的是錢莊、票號、銀號等金融機構放出去的賬(貸款)收不回來。因「倒賬」而蒙受損失,被稱為「吃倒賬」。

清末到民國中葉,由於政治、經濟的風潮,以及商人的投機行為,多次出現「倒賬」風潮,很多傳統的錢莊倒閉,大商人因此而破產,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岩,就是在1883年的「倒賬」風潮中倒下的,兩年後在孤寂潦倒中離世。

清末到民國時期的「倒賬」風潮,也說明中國傳統的錢莊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必將在一次次的洗牌中被現代銀行所替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一刑事學博士生殺害四名室友,認罪以換取死刑豁免 - 天天要聞

美國一刑事學博士生殺害四名室友,認罪以換取死刑豁免

7月2日,美國愛達荷州一名30歲的男子,在聽證會上承認在2022年殺害四名室友,並且通過認罪協議避免了死刑的判決。△7月2日,布萊恩·科爾伯格在愛達荷州的法院出庭。布萊恩·科爾伯格曾是刑事學博士生。2022年11月,他殺害了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凱莉·岡薩爾維斯、伊桑·查平、澤娜·科爾諾德爾和麥迪遜·摩根。另有兩人——貝...
江曉原:中韓印刷術發明權爭奪戰 - 天天要聞

江曉原:中韓印刷術發明權爭奪戰

中韓印刷術發明權爭奪戰回顧2001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於認定,在韓國清州發現的《白雲和尚抄錄佛祖直指心體要節》(印刷於公元1377年)為世界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由韓國政府資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清州為《白雲和尚抄錄
李達:中國共產黨發起的回憶 - 天天要聞

李達:中國共產黨發起的回憶

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及五四運動後,由於工人階級的階級意識的提高,由於馬列主義的介紹、研究與宣傳的相當普遍,由於俄國十月革命的先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階級基礎、思想準備與國際聲援等客觀與主觀條件,都已經具備了。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 天天要聞

戰犯的新生之路Ⅱ(391):董益三的變化

邱行湘的木工技術不是吹出來的,三天時間,竟然神奇地將一些廢棄的鐵杴把、舊拖把把兒和前些時候為了擴大小菜園而砍掉的雜樹條子,全部給鏇成了嶄新的拖把把兒,足足八十多根,送到了縫紉組質檢組長董益三、黃維手中,二人認真地把關之後,給了邱行湘一個滿分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 天天要聞

知名相聲演員在18時30分逝世!享年68歲

7月1日,記者從貴林社工作人員獲悉,江西省著名笑星、相聲表演藝術家原江西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萬新明先生(藝名「小筱貴林」)於2025年7月1日18時30分在南昌逝世,享年六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