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2024年12月30日19:32:07 歷史 1698

前言

世人皆知瓊瑤,卻沒人知道她的大姨,竟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和稅務官——袁曉園(原名袁行潔)。

她的「袁氏拼音方案」享譽國際,經歷一次失敗婚姻後,她帶著兒子與高官之子葉南再婚,晚年時放棄美籍歸國。

他們的結合是否鑄就了幸福歸宿?

如今她又過得怎樣?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非凡的童年

袁曉園出生在一個很有地位的大家族。

家裡的人都以為袁曉園會像其他富家小姐一樣,安安穩穩地長大,找個門當戶對的人結婚。

但是,袁曉園從小就跟別人不一樣。

小時候的袁曉園特別聰明,三歲就能背詩,四歲就開始學畫畫。

有一次,她爸爸的朋友來家裡做客,看到袁曉園的畫,還以為是大人畫的呢。

袁曉園性格很倔強,經常跟大人頂嘴。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有一次,她聽說鄰居家的男孩子要去上學,就鬧著要和他們一起去。

她爸爸說:"女孩子不用讀那麼多書。"

袁曉園一聽就不高興了,跑到房間里哭了一整天。

那時候,家裡只給男孩子請老師。

袁曉園可不甘心,她每天都偷偷躲在書房外面,從窗戶縫裡聽課。

就這樣,她不僅把課程都學會了,還經常幫弟弟們寫作業。

有一次,老師表揚弟弟寫的文章好,弟弟不好意思地說其實是姐姐幫忙寫的。

老師聽了很驚訝,從那以後,就開始偷偷教袁曉園讀書了。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勇敢追夢的青年時代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了。

18歲的袁曉園聽說了這個消息,心裡特別激動。

她決定要離開家,去上海闖蕩。

臨走那天,媽媽哭著不讓她走,但袁曉園還是堅持要去。

她先是考上了上海美術學校,每天畫畫、看展覽,過得很充實。

但沒過多久,她又聽說江蘇省政府在招公務員,就去報了名。

沒想到,她居然考了第一名,成了農礦廳的秘書。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在上海工作期間,袁曉園認識了很多朋友。

有一次,她在畫展上遇到了有名的畫家林風眠

兩人聊得很投機,就決定一起辦畫展。

畫展很成功,很多人都來看,還有報紙報道了這件事。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1930年,袁曉園決定去法國留學。

坐船的時候,她發現船上很多人都會說法語,自己卻一句也不懂。

於是,她買了本法語書,每天在甲板上自學。

等到了法國,她已經能用簡單的法語跟人打招呼了。

在國外,她先後在兩所大學學習,常常學到深夜。

有一次,她差點錯過了重要的考試,是室友及時叫醒了她。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首位女外交官

回國後,袁曉園先是當上了中國第一個女稅務官。

廈門工作時,有人想送她禮物,被她嚴詞拒絕了。

後來,她又成為中國第一個女外交官,被派到印度加爾各答當副領事。

在那裡,她經常和當地的華僑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

抗日戰爭爆發後,她組織華僑捐款買軍火。

有一次,她冒著危險,親自護送一批軍火回國,差點被日本人發現。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波瀾起伏的感情生活

袁曉園的感情生活也很有意思。

她第一次結婚沒多久就離婚了,帶著小兒子一個人生活。

那時候,離婚的女人常常會受到歧視,但袁曉園卻堅強地面對一切。

她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兒子,生活雖然辛苦,但她從不抱怨。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有一次,袁曉園坐船去國外出差。

在船上,她認識了一個叫葉南的年輕人。

葉南是個高官的兒子,但為人很謙虛。

兩人聊得很投機,慢慢就產生了感情。

回國後,他們又見了幾次面,最後決定結婚。

葉南知道袁曉園有個兒子,但他一點也不介意。

他對袁曉園的兒子特別好,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葉南還很支持袁曉園的工作。

有時候袁曉園要出差,他就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

有了葉南的支持,袁曉園在工作上更加得心應手。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學術造詣

除了當外交官,袁曉園還喜歡研究學問。

她對漢字特別感興趣,覺得漢字太難學了,想找個辦法讓它變得簡單些。

她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最後發明了一種新的拼音方法,叫"袁氏拼音方案"。

這個方案有108個拼音字母,可以拼出所有的漢字。

很多人覺得她的發明很厲害,說她就像古代發明文字的倉頡一樣了。

為了推廣自己的研究成果,袁曉園還成立了一個研究會,專門研究如何讓漢字變得更現代化。

她經常邀請國內外的專家來開會,討論漢字改革的問題。

這些活動不僅推動了漢字的研究,也幫助外國人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

袁曉園不僅會研究,還很會寫書法。

她的字寫得既漂亮又有氣勢,特別是那些大字,寫起來更是氣勢磅礴。

有一次,她在一個書法展覽上展出了自己的作品,很多人都說她的字既有傳統性,又有現代感,很特別。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晚年的文化交流

袁曉園年紀大了以後,還是閑不住。

她經常坐飛機往返中國和美國,想要幫助兩國人民更好地了解彼此。

有一次,她在美國參加一個文化交流活動,看到很多美國人對中國文化感興趣,她特別高興,就主動教他們寫中國字。

1985年,已經80多歲的袁曉園做了一個重要決定。

她放棄了美國國籍,決定回中國定居。

回國後,她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

雖然年紀大了,但她還是很熱心公益事業。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有一次,她聽說一個偏遠山區的學校缺少圖書,就發動身邊的朋友一起捐書,還親自去學校看望孩子們。

袁曉園還成立了幾個研究機構和雜誌社,繼續研究她感興趣的文化問題。

她常說:"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即使90多歲了,她還堅持每天看報紙,了解世界新聞。

而且她既了解中國文化,又熟悉西方文化。

所以,她常常充當"文化翻譯"的角色,幫助中國人了解西方,也幫助外國人了解中國。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有一次,一個美國朋友問她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喝熱水,她就耐心地解釋了中國傳統醫學的觀點,讓那位朋友恍然大悟。

作為一個成功的女性,袁曉園證明了女性也可以有很好的事業,可以為社會做出重要貢獻。

她的外甥女瓊瑤是個有名的作家,但瓊瑤說:"跟大姨比起來,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太小了。"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生命落幕

2003年11月17日,袁曉園在南京去世了,享年102歲。

她的一生經歷了清朝末年、民國時期、新中國成立後的各個階段,見證了中國的巨大變化。

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她也沒有放棄過學習,沒有停止過對祖國的熱愛。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結語

袁曉園的一生,無疑是中國女性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典範,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學習。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她是瓊瑤大姨,是我國首位女外交官,離異後嫁高官之子,如今怎樣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印尼華僑走進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 天天要聞

印尼華僑走進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2025年5月11日下午3時,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訪客——25位印尼華人華僑組成的參訪團,成員平均年齡超過75歲,最年長者88歲。他們中有人坐著輪椅、有人拄著拐杖,全程緊跟講解員步伐,無一人掉隊。參訪團此行是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特意到館重溫歷史,併合唱《松花江上》。 參訪團成員雖年事已高,...
這屆山西年輕人!結婚主打一個開心 - 天天要聞

這屆山西年輕人!結婚主打一個開心

當傳統婚宴遇上Z世代腦洞山西這屆年輕人徹底顛覆「結婚標配」!從電動車隊的拉風接親到火鍋店裡的誓言公交車上的浪漫他們用行動證明結婚不卷排場快樂才是終極儀式感Part.01沒有豪車轟鳴卻引得路人祝福鳴笛3月6日運城小伙帶領30輛電動車迎親車把系氣球後視鏡系紅綢帶車隊穿行大街小巷路人紛紛拍照「比超跑車隊還吸睛!環保又...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 天天要聞

洪秀柱黃智賢邱毅王炳忠等,建議統一後台灣地區新管理團隊名單

兩岸關係這個大棋盤上,總有些聲音讓人耳朵一豎,特別是談到台灣和大陸統一後的事。洪秀柱那句「兩岸同屬一中,終極目標是統一」,擲地有聲,直接點燃了不少討論。而黃智賢、邱毅、王炳忠這些名字,也常跟「統一」倆字綁在一起。他們不光是喊口號,還真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