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就連青蛙自己都沒想到,它們有一天竟然成為抗日戰場上的「大功臣」!
在抗戰期間,日軍開始從東北戰場南下,一路上燒殺搶掠十分兇殘。而這個時候,面對裝備精良的敵人,身為八路軍指揮官的蔡愛卿將小小的青蛙用在了戰場上。
究竟這位抗日名將如何用小小的青蛙對付日軍?難道就憑著這種小動物就能影響一場戰鬥的結局嗎?
苦孩子的倔強
作為抗戰名將蔡愛卿,他出生在農村,家中相當貧窮。父親在他幼時就病逝,母親在過了幾年後實在養活不起自己就匆匆改嫁,留下了自己。
當時蔡愛卿跟著同樣困苦的叔叔生活,當他17歲的時候聽說當時的省城長沙在打仗,就想去碰碰運氣,能到軍隊混口飯吃也是美事一樁。
經過多日的奔波,真讓蔡愛卿看到了他從沒見過的景象。炮火連天的戰壕讓他倍感稀奇,蔡愛卿非但沒有害怕,還有事沒事地往前湊。
可就在這時候,他居然遇到了日後的開國大將黃克誠。當時黃克誠的眼鏡被打掉了,高度近視的他負傷走丟。才使得他一瘸一拐地遇到了看熱鬧的蔡愛卿。
此時看著兩眼無神的黃克誠,蔡愛卿還給他指了紅軍隊伍的路。看著這個沒了眼鏡的戰士,蔡愛卿有些不放心,就乾脆跟了上去。
後來他也跟上了紅軍的大部隊,看著整齊有序的隊伍,蔡愛卿也想參加進來。但當時正值敵我雙方交戰之際,突然冒出的一個人,誰也不敢接納。此時蔡愛卿也不氣餒,乾脆紅軍走哪他就跟到哪。
結果頗有毅力的蔡愛卿一直跟到了常德,而在平時他餓得實在走不動了,紅軍也會給他盛一碗飯吃。連續蹭了數日,當時蔡愛卿這才如願以償被分到了紅軍四師。
在隊伍里,他又遇到了黃克誠。當時兩人在閑暇之餘還敘舊,他特別感謝蔡愛卿當時幫他指路。還表示要是不是蔡愛卿,自己恐怕就要摸錯隊伍了。蔡愛卿簡直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而在部隊中,沖著恩情黃克誠也教了他很多知識。所以蔡愛卿成長得很快,在戰鬥時也沖在最前面,表現極好。他憑著一股衝勁越戰越勇,逐漸成為紅軍隊伍中一顆閃亮的星。
後來蔡愛卿隨部隊走上了長征的道路,他一直都以作戰勇敢、足智多謀而著稱。等到長徵結束後,英雄無比的蔡愛卿還被任命為紅八團的參謀長。
而此後,在面對日軍的侵略時,作戰經驗豐富的蔡愛卿居然用自己的聰明智慧,狠狠地給了
日軍沉重地打擊。
妙用青蛙計
在1942年,日軍盤踞山西,開始蠶食這個煤礦大省。當時日軍行至沁源縣,這裡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這個地區東臨太行山,西依呂梁山。南北兩邊分別有重要的鐵路和公路。
在這裡進可攻退可守,戰略部署的意義非常大。日軍佔領後,還對著太岳山的抗日根據地掃蕩。所以沁源縣必須打回來。
當時在沁源縣的城口,日軍修了一個碉堡,對紅軍的地進攻起到相當麻煩的作用。此時要完全拿下沁源,這個碉堡必須除掉。
但這個碉堡異常堅固,作為裝備簡陋的紅軍來說,攻陷碉堡的難度就相當大。蔡愛卿想了許久,突然他一眼亮,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蔡愛卿在碉堡的不遠處開始指揮戰士們埋下不少的地雷,此時只需敵人出來就行。可是日軍相當精明,無論外面有任何的動靜也不會輕易地出去冒險。
而將地雷都安排好,蔡愛卿又帶著戰士們抓了很多的青蛙。每天都抓上不少,等這些青蛙越聚越多的時候,這足足成百上千隻的青蛙到手後,蔡愛卿就讓戰士們往青蛙嘴裡塞花椒、辣椒籽。
然後蔡愛卿與戰士們趁著夜色將這些青蛙都投放在日軍的碉堡旁邊,而此時在碉堡的周圍突然就響起了一陣又一陣的青蛙的叫聲。
此時因為吃了花椒等辛辣物品,青蛙們總是吱哇亂叫。這成百上千隻的青蛙一起叫嚷,讓碉堡內的日軍相當苦惱。
一連幾天的折磨讓日軍筋疲力盡,他們實在承受不住,就開始走出碉堡去捉青蛙。而當日軍剛走出碉堡,就踩到了蔡愛卿提前布置好的地雷。
就這樣,不少日軍被炸得人仰馬翻。而蔡愛卿就這樣讓日軍吃了很大的虧,等敵人手足無措的時候,蔡愛卿帶著戰士們殺了過來,打得日軍措手不及。
由於蔡愛卿的機智應對,日軍被迫撤離了沁源這個重要區域。而在日後組織上還特地表揚了蔡愛卿計謀,還在全軍推廣。
後來聰明機敏的蔡愛卿在日後的戰鬥中一直跟著部隊前進,還在新中國建立後成為少將,在國防部兢兢業業,為祖國的建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參考資料:
1·岳陽市人民政府網-《抗日猛將蔡愛卿》
2·百度百科-《蔡愛卿》
3·抗日戰爭紀念網-《開創抗日根據地的黨政軍領導人——蔡愛卿》
4·搜狐新聞-《抗戰故事:出奇制勝 他採用青蛙戰打得鬼子狼狽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