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閏六月,還是「雙春年」,兩者相逢好不好?有啥說法?

2024年12月11日16:50:28 歷史 7406

閏月,是曆法置閏方式的一種方式,雙春年是一年中包含2個「立春」節氣的年份,並不是每年都有「閏月」,也並不是每年都是「雙春年」。

而當年既有閏月,又是「雙春年」的年份,兩者相逢在一起,並不是很常見,有時幾年才會遇到一次。

而2025年既是閏六月,又是「雙春年」,有朋友會問了,這兩者相逢會有啥說法?好不好?本篇內容,筆者就詳細和大家說說,可以借鑒了解一下。

2025年閏六月,還是「雙春年」,兩者相逢好不好?有啥說法? - 天天要聞

2025年是閏六月

閏月是以農曆日期為基礎,協調陽曆和農曆的時間,防止兩者脫節,每隔2-3年增加的一個月。

至於為何要增加一個月,主要是由於月亮繞地球轉動的周期(朔望月)與地球繞太陽轉動的周期(回歸年)不一致,為了合上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周期,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增加一個閏月。

出現閏月的年份,如何確定閏幾月?

按照農曆的的說法,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24節氣分為12個中氣和12個節氣。

在某些年份中,由於月相變化非整數日,可能會出現某個月份沒有中氣的情況。按照農曆置閏的規則,當某年中出現沒有中氣的月份時,則在該月之後增置一個閏月。

如今採取的是 「十九年七閏」 的方法,即在一個農曆十九年周期中,有十二個平年(每年十二個月),有七個閏年(每年十三個月)。

2025年按照農曆的推算,原本農曆六月應該包含小暑大暑兩個節氣。可是大暑的節氣卻行至了農曆七月的立秋之後。也就是說農曆六月在這一年中沒有大暑這個中氣。因此,按照農曆置閏的規則,需要在農曆六月之後增置一個閏月,即為閏六月。

2025年閏六月,還是「雙春年」,兩者相逢好不好?有啥說法? - 天天要聞

2025年是「雙春年」

雙春年並不是說有2個春天,春天是一個泛詞,代表了3個月的時間。一般情況下,不論是雙春年還是無春年,民間都是按照立春節氣來說的。

雙春年和無春年也是按照農曆時間來確定的,畢竟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每年二十四節氣按照公曆時間,每年只會出現一次。

而農曆由於存在閏月的原因,一些年份就會出現2個立春節氣的情況,那麼這樣的年份就被稱為雙春年。

2025年由於是閏六月,這一年的農曆年天數增多,包含了兩個立春節氣。第一個立春出現在農曆正月初六,第二個立春則出現在農曆臘月十七,因此,2025年被稱為「雙春年」。

2025年閏六月,還是「雙春年」,兩者相逢好不好?有啥說法? - 天天要聞

閏六月遇上雙春年有啥說法?

民間會流傳一些農諺,用來形成閏月或雙春年,不過,把兩者結合在一起的農諺,並不是很多。分開來看:

「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

這句農諺單從字面意思解釋,農曆中出現兩個立春夾一個冬天的年份里(也就是雙春年),農村中牛欄會出現大部分空置的現象(十個有九個都是空的)。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年冬天或許比較寒冷一些,牛本身是耐寒性比較強的動物,如果牛都要從牛欄牽進屋子裡面,嚴寒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在不同的區域,也有完全相反的解釋,意思是說,出現雙春年的年份,由於氣溫提前回升,農業生產活動比較繁忙,耕牛被大量牽出牛欄進行勞作,導致牛欄大部分空置。

2025年閏六月,還是「雙春年」,兩者相逢好不好?有啥說法? - 天天要聞

「閏六月熱難當,莊稼要遭殃」

這句農諺的意思是指,當年出現閏六月時,天氣或會變得炎熱,高溫天氣可能會對農作物造成不利影響。

「閏六月」也可以簡單理解為額外多了一個六月,六月期間的天氣比較炎熱,等於讓當年的炎熱天氣延長了,而此時田間的夏播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由於蒸騰作用加劇,水分流失過快,無法正常生長,如果不進行及時灌溉澆水,產量勢必會受到影響。

2025年閏六月,還是「雙春年」,兩者相逢好不好?有啥說法? - 天天要聞

綜合上述內容,2025年既是閏六月,還是「雙春年」,至於兩者相逢好不好的問題,並沒有具體的答案,即便是按照農諺的說法也有好有壞。

畢竟,閏月、節氣、雙春年等說法,都是人為給予的定義,所以,筆者個人觀點,可以了解傳統文化,不過具體天氣好壞,還是要以科學的天氣預報為準。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