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天下同心》,是一部主要表現共產黨團結民主人士、最終促成新中國第一屆政協會議召開的歷史大劇。
也就是說,《天下同心》的主體風格是文戲。
《天下同心》中戰爭場景
但是,劇中也不乏穿插有分量的戰爭戲,有些是一筆帶過,有些是細緻地演繹,如毛澤東巧用「空城計」,驅退偷襲西柏坡的傅作義10萬大軍,就是一個精彩的戰例。
《天下同心》中的傅作義
蔣介石為了挽救國民黨軍隊在遼瀋戰役中的敗局,要調傅作義的部隊到東北救援。不願做炮灰的傅作義要想抗令,就得有一個充分的理由。
於是,他經過偵察,有了一個兩全其美的陰招:偷襲共產黨中央的所在地——西柏坡。
果然,蔣介石不僅取消了調傅作義部隊到東北的命令,還對傅作義的行動大加讚賞。
《天下同心》中的傅作義
傅作義雄心勃勃地調集10萬精兵向西柏坡迅速進發。
當時,我軍守衛西柏坡的兵力僅有兩萬人,調附近部隊回防最快也得5天。
西柏坡儼然一座空城。
怎麼應對這一突發事件?如何保衛毛主席和黨中央的安全?
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十分焦急,他建議中央立即撤離。
《天下同心》中的毛澤東
毛澤東就像以往「每臨大事須靜氣」那樣,對傅作義的偷襲顯示出極大的鎮靜與不屑。
毛澤東曾經用超人的智慧戰勝了蔣介石多少陰謀詭計,傅作義這點小動作在毛澤東眼中就是小小「蚍蜉撼樹」了。
劇中用了詳實的細節表現了毛澤東輕鬆化解這場危機的神奇戰術。
《天下同心》中的毛澤東與周恩來
毛澤東先是安慰焦慮不安的聶榮臻:
不用慌,我們就給傅作義演一場「空城計」吧。
隨之,毛澤東安排中央電台公開播放,由北京地下黨傳來的傅作義偷襲西柏坡的詳細計劃。
蔣介石聽到這一廣播後,氣急敗壞地把傅作義罵了一頓:
你的排兵布陣都被共產黨掌握了,還算什麼偷襲!
傅作義沒料到他的精心安排會是這樣的結果,立即命令急行軍的部隊就地駐防,待機而行。
急於立功的傅作義還不想放棄這一難得的立功機會。
《天下同心》中的毛澤東
毛澤東繼續給傅作義加碼。
他一方面命令楊成武的部隊加快回防西柏坡,一方面讓林彪的四野秘密入關,直插傅作義防地的後方。
傅作義得知這一消息後,緊急命令偷襲西柏坡的部隊撤回。
為時已晚了。楊成武的部隊已將擔任偷襲先鋒的敵十二旅團團包圍,全部消滅就在揮手之間。
《天下同心》中的毛澤東
這個時刻,更見毛澤東的遠見之明。在他的心目中,傅作義是可以爭取的對象,關乎著是否可以和平解放北平的大局,應當給他表示一下共產黨的誠意。
於是,毛澤東命令包圍敵軍的部隊留出一個缺口,讓傅作義這支王牌部隊逃走了。
劇中專門有一個傅作義迎接他的十二旅旅長歸來的細節。
已經理解了毛澤東仁義之心的傅作義對那位旅長說:
是毛澤東給了你們一條生路,我也欠下毛澤東一個大大的人情......
《天下同心》中的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
無論是毛澤東對傅作義略施小計,還的傅作義對毛澤東用意的心領神會,都緊緊圍繞全劇「天下同心」的主題,而且團結傅作義是「凝聚同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天下同心》用了很大戲份,繼續演繹毛澤東與傅作義之間的較量。
《天下同心》中的傅作義及他部下
儘管,傅作義對蔣介石不滿,但他並未下決心投靠共產黨。如果這樣,傅作義就可能在蔣介石威逼下,被調往南方,以解國民黨軍隊在淮海戰役中的困境;或者在我軍對北平大兵壓境之時,傅作義率軍逃往綏化一帶。
如果這樣,就會給和平解放北平帶來困難。
於是,毛澤東就像填詞作賦那樣,對北平採取了「隔而不圍」的戰術,不把傅作義逼急;同時包圍了傅作義在張家口的重兵,迫使傅作義派他的精銳部隊35軍前來救援,從而在運動中將其殲滅。
《天下同心》中的傅作義
受到重創的傅作義與共產黨抗衡的實力基本瓦解,但他還沒有下起義的最後決心。
毛澤東立即發出解放天津的命令,我軍一鼓作氣,僅用了24小時就消滅了守衛天津的敵軍。
傅作義在鐵的事實面前,徹底放下了一切幻想。他宣告起義,使我軍和平解放北平的宏偉計劃得以實現。
《天下同心》中的新中國第一屆政協會議
自然,民主人士對共產黨的向心力更為堅定。他們紛紛奔赴北平,參加了由共產黨主持召開的政協會議,由此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
《天下同心》就是這樣用文武交融的手法,生動地演繹毛澤東的睿智,演繹了民主建國這場開天闢地的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