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家貢布逝世,曾與隊友創造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紀錄

2024年12月08日20:13:04 歷史 1104

西藏日報》12月8日消息,西藏自治區原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任貢布同志,因病於2024年12月5日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91歲。

登山家貢布逝世,曾與隊友創造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紀錄 - 天天要聞

貢布 資料圖(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貢布同志系西藏聶拉木人,1956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196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國登山隊集訓隊副隊長,西藏登山隊副隊長,西藏體委副書記、副主任、巡視員,西藏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95年6月經組織批准離休。

據報道,1959年,貢布被選入中國登山隊,曾當選為西藏體育總會主席,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國登山隊員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首次從「不可逾越」的北坡登上了珠峰峰頂,五星紅旗首次插上珠穆朗瑪峰頂,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壯舉。

另據澎湃新聞報道,為了保護珠峰地區的自然環境,在貢布多次倡議下,西藏於1990年6月1日建立了「西藏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貢布四處奔走,從珠峰到藏北,大力宣傳禁止捕殺藏羚羊野氂牛等野生動物。

為了紀念攀登珠穆朗瑪峰,貢布給兩個孫女和兩個外孫女分別取名為珠穆雍措、珠穆英卓、珠穆玉妮、珠穆英瑞,「珠穆」在藏語中的意思是聖女、女神,有高貴、漂亮的意思。

極目新聞綜合中國新聞周刊、澎湃新聞、北青網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南京的博物館有看頭| 古代聖旨如何防偽?五色絲線一體織成 - 天天要聞

南京的博物館有看頭| 古代聖旨如何防偽?五色絲線一體織成

在沒有現代化設備的古代,人們如何做好重要文書的防偽工作?近日,在南京博物院開年特展《錦繡江南——中國傳統織綉工藝的巔峰創造》中,一件南京博物院院藏明朝隆慶「織錦誥命卷」就展出了古代中國精湛的織綉工藝和古人防偽的巧思。明穆宗朱載垕於公元156
何以王朝,是引領,是傳承,更是鼎盛 - 天天要聞

何以王朝,是引領,是傳承,更是鼎盛

所謂王朝,指的是只有一位天下共主並且能夠世代傳承政權,所以能夠稱得上王朝的時代,必定是社會一切發展的中心,而敢把「王朝」二字直接掛鉤的品牌,篤定是行業翹楚,比亞迪王朝網就是如此。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是世界的文化瑰寶,中華文化擺在任何一個人面前都能帶來強烈的衝擊感,而近幾年騰飛的中國汽車工業,也讓世...
淚別!北洋學長高鎮同院士和他堅守的「航空夢」 - 天天要聞

淚別!北洋學長高鎮同院士和他堅守的「航空夢」

1月21日5時20分,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1950屆校友高鎮同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高鎮同院士遺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鎮同校友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他不僅是一位傳奇的科學家,更是一位為國家、為人民、為民族作出無私奉獻的「大先生」。他畢...
乘高鐵列車 賞非遺風韻 - 天天要聞

乘高鐵列車 賞非遺風韻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翟祚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宋寶穎)2025年蛇年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我們即將迎來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春運期間,在熱鬧十足的候車室、遊子返鄉的高鐵上,非遺活動走進候車室、列車上,為旅客送上一道別樣的文化盛宴。1月18日上午,煙台南站候車大廳中央,幾位煙台書法名家揮毫潑墨,寫下一張張寓意...
中國鐵路春運進入「無紙票時代」 - 天天要聞

中國鐵路春運進入「無紙票時代」

1月14日,在深圳北站,乘客準備乘車出行。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新華社廣州1月23日電(記者吳濤)目前正值2025年節前春運的高峰期,日均到發旅客超過50萬人次的廣州南站人潮湧動,卻不再有乘客排隊列印車費報銷發票的場景。從車票到報銷發票,乘坐火車出行的乘客首次享受到車票全面無紙化的春運旅程,不斷向前的中國鐵路春運...
新聞8點見丨京西山村裡的年;仿製葯「擴容」的質量關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京西山村裡的年;仿製葯「擴容」的質量關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春節臨近,年味兒漸濃。京西深山裡,村民們準備了6000多個餃子,準備了春聯和福字,準備了一台晚會,邀請十里八鄉的人們一起過年。1月22日下午,高台村,村民在禮堂里觀看村晚表演。 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北京門頭溝區雁翅鎮高台村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山村,...
1937年,中國理髮師孤身一人,面對萬名日軍斬殺日方高官 - 天天要聞

1937年,中國理髮師孤身一人,面對萬名日軍斬殺日方高官

世世代代的中國人都不會忘記那段長達7年的苦痛歷史!1937年,在軍閥混戰的中國已經搖搖欲墜。就在7月7日,日本方面以士兵失蹤為借口,向早已傷痕纍纍的中國宣戰。早就準備好對中國下手的日本,開始在多個戰線上對我們發起猛烈攻勢。
毛主席讚譽:獨一無二的人才,唯有我們紅軍能培養出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讚譽:獨一無二的人才,唯有我們紅軍能培養出

獨臂將軍的革命之路投身革命意味著流血和犧牲。近代中國革命中,無數先烈獻出了生命,一些人雖受傷致殘但仍繼續奮鬥。劉疇西、賀炳炎、余秋里三位「獨臂將軍」是這些堅韌不拔的革命者的代表。正如毛主席所說:「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獨臂將軍,只有紅軍能培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