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課,省委書記為何點名他們……

2024年12月06日13:41:35 歷史 5485

理工學院畢業生、貴州盤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月亮田礦204隊隊長陳惠陽投身新型工業化,被授予「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

貴州大學畢業生陳珍勤工儉學,大學攢下一行李箱榮譽證書,畢業帶回家和父母分享,刷屏了朋友圈;

返鄉創業大學生吳國邦不當「金領」「白領」,甘當「牛司令」,帶領鄉親們壯產業、促增收;

「95後」村支書楊慧做好土特產精深加工文章,讓瓮背村的黃桃一路暢銷;

……

11月20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麟來到貴州理工學院為廣大師生講授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青年學子們面對面話理想抱負、談學習實踐、講就業創業,以身邊人身邊事串聯起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恢弘巨變,用榜樣的力量溫暖青年、鼓舞青年、啟迪青年。

「希望全省廣大青年深刻感悟新時代偉大成就,激發奮進新征程強大動力,在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中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徐麟鼓舞貴州青年學子胸懷大志始於小目標,珍惜時光學好真本領,創新創造勇當排頭兵,立德為先走好人生路,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這堂課,省委書記為何點名他們…… - 天天要聞

這堂課,有政治經濟也有成長建議,有熾熱關懷更有精神激勵。我們收穫滿滿!

收穫一:火熱的青春,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領導幹部走進高校與青年學子面對面交流,能讓青年學子從「頂層設計」的高度進一步了解國情、省情、社情,對青年學子全面正確地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重要意義。

據天眼新聞觀察,2023年11月16日,徐麟來到貴州大學為青年學子講授思想政治理論課;2023年5月4日,又到貴安新區調研青年工作並與青年代表座談。其實梳理不難發現,深入基層調研時,無論走進廠礦車間,還是踏上田間地頭,青年的成長進步、創新創業,他始終關心關注。

當天的思政課,從貴州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籤講起,解讀了新時代貴州城鄉面貌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

放眼世界——新時代中國續寫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世界未有;

聚焦貴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大踏步前進的一個縮影」令人驚嘆。

「這些成績的取得,最根本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他要求青年學子,要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把情感認同上升為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把感恩之心轉化為忠誠之志、維護之行、奮進之力。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篇章,需要我們從歷史中汲取思想養分。

徐麟與同學們回顧了我國改革開放史,闡述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八屆三中全會、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劃時代意義,全面介紹了貴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的戰略謀劃和實踐舉措,指出貴州闖新路根本動力在於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守正創新,勇闖改革新路,堅持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齊守、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齊抓、發展和民生兩個成果共要。

……

歷史是最生動的教材,實踐是有力的明證。在巨變中觸摸時代的脈動,從縮影中體悟思想的偉力,這堂思政課,讓青年學子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深化了對信仰、奮鬥的認識。

收穫二:時代為青年學子就業提供了大平台、創業提供了大舞台

有一個小細節值得注意,這堂思政課的講課地點是在貴州理工學院,這與貴州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高頻熱詞「強理工」脈絡相連。

近年來,以科學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貴州正堅持大抓產業、主攻工業,著力優化學科結構,實施理工科強化行動,加快培養更多符合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的人才。

徐麟與大家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2021年視察貴州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介紹了貴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的戰略謀劃和實踐舉措。

「最高的橋、最多的數據中心、最快的森林覆蓋率增速!」新時代貴州巨變的「三個之最」讓青年學子們自豪感油然而生。

「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世界最清晰的全月球地質圖、全國最多的世界自然遺產……」,此般如數家珍的盤點,引發了現場800多名師生深深共鳴。

當前,貴州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全省大抓產業、主攻工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富礦精開」,建設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廣大青年學子就業提供了大平台、創業提供了大舞台。

在這樣一片找得到機會、看得見未來、能實現人生價值的熱土上,青年學子施展才能、建功立業也必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收穫三:榜樣就在身邊,青年的奮鬥值得被看見

周琦43年初心不變、為國找礦,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

平均年齡僅30歲的中國天眼fast研發團隊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

近兩個小時的課程里,先後說起礦產勘查專家周琦、中國天眼fast研發團隊、畢節市龍鳳村科技小院團隊以及劉秀祥、冉家四姐妹、陳惠陽、陳珍、吳國邦、龍宇等青年榜樣。

「通過這堂課,我感受到了榜樣其實就在身邊、如此鮮活,我也將繼續努力、不斷提升自己,希望早日成長為新時代優秀採礦工程師。」礦業工程學院採礦221班韓金鵬同學深受觸動。

在貴州,還有更多的優秀青年以青春赴山海,主動到發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科技創新最前沿、產業發展第一線、鄉村振興大舞台一展身手,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鬥中升華。

十年苦練磨一劍的射擊奧運冠軍謝瑜,千里背母上學的劉秀祥,茶山上綻芳華的布依族冉家四姐妹,龍宇與母親一起用現代工藝創新苗綉產品……

新時代貴州青年的奮鬥故事直抵人心,點亮新時代貴州追趕跨越的新征程。

追求進步,是青年最寶貴的特質。一位哲人說:「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

這堂課是思想的洗禮、也是行動的號角。闊步新征程,時代重任寄希望於青年一代。希望朝氣蓬勃的貴州青年們珍惜韶華、挺膺擔當,與社會同向同行同成長,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樑之才。

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 天天要聞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史記 秦始皇本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剛剛統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綰等人建議說:各國諸候剛被消滅,燕、齊、荊地遼遠,不在那裡立王,就沒有人來安定燕、齊、荊。請把皇帝的幾...
苦澀的荒唐 - 天天要聞

苦澀的荒唐

文革後期的73年,小學四年級時一個班級搞了一場隨堂批判會,校長都來參加了,因為校長聽說這個民辦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強的,讓「啞巴」都開口說了話。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 天天要聞

中國第一個蒙難的新聞記者

光緒二十九年六月十五日(1903年8月7日),紫禁城飄著細雨。軍機大臣瞿鴻禨捧著一疊奏摺疾步穿過宮門,卻在養心殿前聽見瓷器碎裂的脆響。殿內,慈禧太后正凝視著刑部呈報的"杖斃逆犯沈藎事畢"奏本,指尖深深掐進黃綾錦墊。 這個令帝國最高統治者震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 天天要聞

送別!楊林德教授逝世

據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我會第四屆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楊林德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3日11時37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6歲。楊林德教授在岩石力學與地下工程研究方面作出了開創性貢獻,並為推動我國岩石力學學科發展、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