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的最後一計有多恐怖?是一步險棋,一但被發現必死
姜維的計策就是想讓鍾會謀反,但是隨同鍾會的魏國將領並不會反,這就逼迫鍾會只能誅殺魏將,並且依賴姜維的蜀中舊將擔任指揮各部,到時鐘會就完全被姜維架空了,姜維再分一部軍隊據守間隔阻攔司馬炎,自己引劍閣蜀軍與魏卒回攻成都,此時鄧艾已經伏誅,無力抵抗姜維,姜維便可復國。
他可能不忠君,但他肯定是想報國。可能對劉禪「不忠」(未能制伯約除黃皓),但絕對是一心復漢,他忠的是漢室,總不能跟著皇帝一起投就是忠君報國了吧。
而致百姓於不顧讓蜀中生靈塗炭這個,這麼說的話是不是哪裡打仗哪裡就生靈塗炭呢,不可能因為這個就不打了呀,五次北伐也不能是一直讓人家生靈塗炭了吧,人家也是百姓,也不是蜀中的百姓就是百姓,所以你說的這個不顧百姓的這個也有些生硬。
姜維可能放棄了劉禪,可能沒因為大勢所趨為百姓考慮,但他用計至此也是繼承諸葛的遺志為了復興漢室,自己撈著什麼好了又怎麼能說自私自利呢。
其實鍾會已經看破姜維的意思了,但是鍾會需要一個理由能讓自己名正言順的自立,沒有那個理由比匡扶漢室更名正言順。巧的是姜維也知道鍾會知道自己的意思,鍾會需要東風,那姜維就給他東風,至於後面鍾會是不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那就是後話。
姜維主要還是沒諸葛亮帶兵能力。諸葛亮用的就是衛青驅匈奴之策,前進一步就依水建城保障後援同時有斷臨近郡城水源的能力,開渠引水到其他地方要麼開荒要麼繞城。三出岐山(歷史上實際只有三次)隔斷渭水逼得司馬懿必須主動出擊,然後上方谷(沒提火攻,也有說是上圭)被諸葛亮大敗,死傷數萬俘虜難記,之後整個關中道開始往雍州遷人,看似只多了三個郡但拿了三大產量地之一+五大產馬地之一,劉孫3.5州打曹家八州(並涼已經被外族佔了大半了)。真正算是天崩局打的有點希望了,諸葛亮死了,姜維打不過後撤,開墾的萬畝田還便宜了司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