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06年九月(即萬曆三十四年八月),李自成出生在陝西米脂縣李繼遷寨的一個貧困農戶家庭。在他出生之前,已經有一個哥哥與姐姐,他的降生,對於李守忠來說,無疑增添了一份生活壓力。
由於生活過於艱難,在李自成四歲時,李守忠將他送入寺廟,因此又被人稱為 「黃來僧」。七歲時,李自成回到家裡,上了幾年學,在此期間,他還給本鄉的大戶人家放羊,也曾飽受大戶人家的欺辱。
李自成從小對練武非常感興趣,他與自己的侄兒李過曾經離鄉幾百里,上延安拜當地一位有名的羅教頭學習拳棍,經過五年的苦練,李自成也算是學有所成,為他以來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李自成身材高大魁梧,膂力過人,性格堅毅且勇敢無畏,但也帶著幾分草莽的魯莽和衝動。
回到米脂老家以後,李自成無事可做,父親也去世了,他通過朋友劉芳亮的介紹,當上了一名郵卒,也算是解決了吃飯的問題。
當郵卒的薪水雖然不高,但是可以讓李自成增加自己的見識,開闊他的眼界,讓他看到明朝官場上的腐朽沒落,並且認識更多的人。
在當郵卒期間,他結識了高一功,高傑,劉體純,郝搖旗,袁宗第等人,還有藍田的劉宗敏。他們經常在一起喝酒,交流自己平時遇到的一些,當聊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時,大家都十分生氣。
由於李自成經常喝酒,常常會丟失了一些郵件,要不就是幾天不回驛站,剛好崇禎下令裁人,就這樣,李自成連郵卒的差事也丟了。
沒有了收入來源的李自成生活頓時陷入困境,只能借本地大戶人家艾同知的高利貸度日,可是到期又沒有辦法還,遭到艾家痛打一頓。
李自成心中非常惱怒,在一個月高風黑的夜晚,他與自己的侄兒李過一起潛入艾家,將艾老爺殺死,二人從此逃離米脂縣,四處流浪。
崇禎三年,陝西地區連年乾旱,災荒嚴重,老百姓生活非常困難,身處異鄉的李自成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 ,他參加了張存孟領導的農民起義隊伍,從此正式開始了他的農民起義軍生涯。
由於李自成從小練習過武藝,作戰勇猛,很快就得到了張存孟的器重,漸露頭角,成為了一名張存孟手下一名重要的小頭目。
李自成與其他的小頭目不同,他善於學習,只要有時間,他就研究破敵之策,學習排兵布陣,而且善於發掘人才。
在此期間,他認識了牛金星,宋獻策,李岩等人,後來這些人都成為了李自成手下的謀臣。
在路過藍田縣時,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老朋友劉宗敏,勸說劉宗敏加入自己的隊伍,為自己尋到了一個最為得力的幫手。
當他在米脂縣的那些兄弟,如:劉芳亮,劉體純,高一功,高傑,郝搖旗,袁宗第等人聽說李自成有所成就時,紛紛來投奔他。
一時間,李自成手下是人才濟濟,文有李岩,宋獻策,牛金星,武有劉宗敏,李過,劉體純,劉芳亮,高一功,高傑,郝搖旗 ,袁宗第。
很快,農民軍頭領張存孟就發現李自成勢力大增,自己有些快壓不住他,主想了一個辦法,讓李自成離開自己。
李自成沒有辦法,就帶著自己的兄弟們,往河南方向去發展。
崇禎八年,李自成在路過老家米脂縣時,遭到艾同知的兒子艾萬年的襲擊。
這個艾萬年通過賄賂明朝官員,捐買了一個副總兵之職,手下有幾千明軍。
面對氣勢逼人的艾萬年,李自成並沒有表現出慌亂,他帶領自己手下八百兄弟,在寧州之戰中,設計斬殺艾萬年,收編了其手下一部分士卒。
而且得到了大量的糧草,兵器,李自成憑藉自身的才能和威望,手下的人也越來越多,他不斷擴充隊伍,並且認識了另一支明末起義軍頭領高迎祥。
高迎祥為人豪爽,善於結交朋友,他與李自成性格相近,很快就結拜為異姓兄弟,從此李自成追隨高迎祥,正式成為了「老八王」之一。
此時的李自成還不到三十歲,算得上是一位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