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如此偉大,為什麼沒有人「反漢復秦」?

2024年11月23日17:33:03 歷史 1239

秦朝如此偉大,為什麼沒有人「反漢復秦」? - 天天要聞

一個奮六世之餘烈,蕩平九州,總齊八荒的秦朝,在二世而亡後,居然沒有一個民眾留戀它。哪怕是清朝這種外族來的統治者,在其滅亡後,仍有一大批遺老遺少為復辟而奔走呼號,甚至在今天依然有很多人留戀清朝,歌頌清朝。

秦朝,一個如此「牛班」一時的大帝國,如果不是那段蕩氣迴腸的秦末農民戰爭,甚至秦朝的存在感都不如唐宋時期的一個小藩鎮割據。

奇怪不,史書上一個懷念的標點符號也沒有。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那場「牛班轟轟」的商鞅變法

細節不再重複,舉三個與商鞅有關的故事。

第一、誘殺魏昂

商鞅是魏國人,因為魏國不重用他,投靠到秦國,一不留神混大了。秦魏戰爭爆發後,商鞅親自率兵去攻打家鄉。魏國帶兵的是公子昂,商鞅跟公子昂是故交,當年商鞅不得志時,公子昂對他十分照顧。雙方碰面後,商鞅先生毒計,以敘舊的方式邀請公子昂見面聊天。公子昂沒有多想,帶著隨從來到秦軍地盤赴宴。到那以後直接傻眼,等待他的不是美酒佳肴,而是刀斧手。公子昂稀里糊塗被商鞅騙殺。

這件事在秦國產生一個極大的負面影響,讓秦國人明白了一條生存之道,為了利益,可以不擇手段,仁義、信譽、朋友……沒有什麼是不能出賣的。

第二、南門徙木

有人把商鞅「南門徙木」說成是變法的號角。那純粹是非蠢即壞的別有用心。一根木頭從南門抗到北門,獎勵五十金。這事表面看是在給朝廷樹立威信。朝廷有那閑工夫陪你玩這個?實際上,商鞅是通過這種方式,告訴秦國人,不管朝廷做出什麼樣的荒唐事,只要是朝廷做的,你們信就對了。

信,不一定有好果子吃;不信,一定沒有好果子吃。這明顯是在赤裸裸的威脅民眾,誰要是不服的話,朝廷有一百種辦法弄死你。

第三、焚書坑儒

自古變法,肯定會有人不滿,天底下沒有十全十美,人人滿意的變法措施。商鞅為了探聽讀書人對他變法的看法,把一些「博士」召集起來,讓他們自由發表對變法的看法。道家是無為而治,人家閉口不談,儒家則不同,儒家本身是倡導恢復周禮的,面對商鞅的種種手段,自然是滿腹牢騷。

儒生一頓發表意見後,商鞅直接下令,把儒生全部挖坑埋了,把儒家的書籍全部沒收燒了。以後誰要在看儒家的東西,格殺勿論。

我們把三件事連起來看。第一件事是統一軍隊的思想,第二件事統一民眾的思想,第三件事是統一知識分子的思想。商鞅變法,可以用「不擇手段」來評價。

儘管對秦國的崛起非常實用,但也帶壞了秦國的風氣,整個社會的道德、仁義、信用全部灰飛煙滅。

這不是在黑商鞅。他自己說過這樣一句話:

國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亂,至削;國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強

翻譯過來,是說用善良的手段治理民眾,必然天下大亂。用奸詐的手段治理民眾,必然國家強大。再加上他發明的弱民、貧民、疲民、辱民、愚民——馭民五術。

這種強大的反噬也是非常致命的。商鞅變法後的,秦國不再是一個有人情味兒的國家,而是一部帝國機器。所有人都是這部戰爭機器上的零部件。

苛捐雜稅下,民眾無法掙扎,只能麻木地活著。這樣的帝國對外征戰再強大,若是瓦解,會有人懷念嗎?

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如寇讎。說的正是這樣的道理吧。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