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火了,火得一塌糊塗;飄了,飄得不知所以。易中天不僅拼文化知識,拼歷史典故,而且還拼家族先祖。「先前我們家也闊過」,為自己的走紅做背景鋪墊,意在說明,我易中天能傲視天下,是出身於世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在中國,「拼祖宗」是有傳統的。出名了,當大官了,都要整理族譜,要在政治道義上站住腳,都要拉幾個歷史上的名人做背景,以增強自己的號召力。比如劉備,自稱漢室宗親,靖王之後。你想,劉備距離漢高祖一二百年,誰能知曉劉備是不是靖王之後。不細細的按圖索驥,順藤摸瓜,不排個十天八天,還真是鬧不清楚。
不過,劉備一口咬定是漢室宗親,人們只好信了。還是「皇叔」,人們更加起敬。如此一來,劉備「匡扶漢室」打天下,有了巨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在法理上、道義上就佔據了制高點,名正言順,理所當然。名不正則事不成么。
但誰都知道,續族譜,拉名人,都是小把戲,不過裝腔作勢,拉大旗作虎皮而已,尤其是現代,搞那一套已經沒有什麼意思了。人們的文化素養、文明程度、現實考量,都不可同日而語。可是,偏有一些人熱衷此道,在自己有點成就的同時,都喜歡在家世上做文章。
易中天依靠研究傳統文化出名,自然也想挖一挖祖宗,使自己的形象更加靚麗,自己的名氣更加遠播。
於是,易中天開始行動了。把老子娘都拉出來,談一談家世,擺一擺榮耀,為自己塗脂抹粉。
這是偉民縱論整理的易中天的談話記錄(括弧里的文字是小編所加),我們不妨欣賞一番。
我(易中天)出生於書香門第世家,爸爸是大學教授,曾祖父是郭嵩濤(這跟郭嵩濤有什麼關係?)的忘年交。郭是著名的外交家,中國第一個駐外的公使,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前衛人物。郭出使英國的時候,把孩子託付給易中天的曾祖父,曾祖父就是個讀書人,沒有做過什麼官(還好,沒有說其痛恨腐敗,掛冠而去的話)。
郭嵩濤回國以後,把他的曾祖父推薦給張之洞。祖父考上了湖南的新型學堂(湖南政法大學的前身),畢業後當縣長,官場腐敗,憤而辭官回家(這就是風骨、節操),自學中醫,懸壺濟世(境界高遠,心憂黎民。多少有點意思)。
父親抗戰時考上了廈門大學中文系,但沒去上學。家裡確實有錢,但路途遙遠,又是兵荒馬亂。家裡有145間房子,被國軍徵用了,做抗戰指揮部。日本人轟炸,夷為平地,指揮官是岡村寧次,親自指揮炸他們家(易家名氣大,岡村寧次雖然壞透了,但此舉卻是成全了易家)。
易中天的父親是中國著名的財政稅務專家,會計學家(不知道從事什麼職業,擔任過什麼職務,著名?不知有何依據)。母親娘家很牛,跟左宗棠是姻親(扯得越遠越好,名氣越大越好)。左宗棠是她們家(本家,還是娘家?)的女婿。母親在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熊希齡的府上長大(是寄人籬下,還是做傭人),外祖父當時是北京有名大律師(什麼名氣?),周家和熊家是世交(有過來往),母親在香山的一個師範大學上學。抗戰期間,母親逃難到湘西,在國共兩黨婦女界的領袖宋美齡和鄧穎超(這個招牌過硬,可惜只是遠遠地見過面)聯合辦的一個基金會裡的保育院服務。保育院專門收留抗戰烈士的遺孤,母親就在那裡工作。
怎麼樣?不怎麼樣。祖上不是平民,也就是個小資產階級吧。之所以感到家世顯赫,只不過傍幾個名人罷了。
我曾在一次飯局上認識了一個體制內的退休人員,為了顯擺自己過去的輝煌,語帶滿滿的優越感但不乏謙遜的說:都是過去的事了,不過一個芝麻官而已。再問具體職務,便語焉不詳,含糊其辭,給人以極大的想像空間。芝麻官,也就是七品,妥妥的縣處級,能當個縣委書記或者縣長以及市局局長,也是相當了得。敢怕確實是「芝麻官」,擺不上檯面,就不往明處說了。如若真是,正是顯擺之時,焉有不說之理?
易中天的「春秋」談話,也可能是祖上不怎麼顯赫,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為擺闊諱,只好像那個「芝麻官」王顧左右而言他了。為什麼都是傍名人而不說具體事實呢?當然,沒有一點資本也是傍不起名人的。不明白易中天為什麼要談家世,跟自己取得的成就有關係么?除了滿足虛榮心之外,只有顯擺一說了。
不知為啥不談家裡那一百多間房子是怎麼來的。勤儉持家?巧取豪奪?祖先對國家對民族都有那些貢獻?估計不會對民族有啥貢獻,要有的話,就易中天的舌燦蓮花,還不繪聲繪色講述一番?既然是「擺闊」,也是題中應有之意嘛。
易中天曾經講過古今中外「拼爹」的傳統和現象,並予以猛烈地抨擊和貶損,不知道易中天夜深人靜之時捫心自問,自己談家世是否也在抨擊和批評的範圍之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