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國(738年—902年),是八世紀崛起於雲南一帶的古代少數民族政權,由蒙舍詔首領皮羅閣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
隋末唐初洱海地區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分別被六個國王統領,被稱為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蒙舍詔在諸詔之南,稱為「南詔」。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在唐朝的支持下,蒙舍詔皮邏閣兼并其它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南詔政權從此開始。南詔徙都太和城,唐賜皮邏閣蒙歸義,授特進封越國公,又封「雲南王」。 天復二年(902年)唐人鄭回的後裔鄭買嗣滅亡南詔,自立為王,建立「大長和」國。
南詔疆域迅速擴大,東接貴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達西雙版納,北接大渡河;東南接越南邊境,西南接驃國(緬甸),西北接劍川,東北達宜賓。 南詔建立制度,修築道路,設置城邑,改善交通,加強與周邊國家交往,以紡織、金銀器加工為代表的手工業也得到發展,南詔紡織的錦緞水平直逼聞名當時的蜀錦。冶金業發展很快,南詔劍聞名於世。建築風格和磚瓦製作呈現唐代風韻。
「南詔」的由來是因為其前身「蒙舍詔」,因位於六詔之南,故名南詔。
794年,異牟尋被唐朝封為南詔王,自此世稱南詔國。此外,南詔又有「鶴拓」,「龍尾」、「苴咩」,「陽劍」等別稱。
而在南詔國內,其國號則數次更變。
752年,閣邏鳳(閣羅鳳)叛唐自立國號為「大蒙」(一說為細奴邏所立國號)。
公元784年,異牟尋改國號為「大禮」(又有「異牟尋初立,改國號『大理雲』」 的說法);
794年,異牟尋歸唐,改國號為「南詔」。
860年,世隆再次叛唐,改國號為「大禮」。
878年,隆舜改國號為「大封民」,直至滅亡。
淵源
哀牢王族中的舍龍(意為「大老虎」)一族,為避難遷居至邪龍(原哀牢國領土、今雲南巍山)。邪龍本是哀牢國領土,被漢朝強行設置為邪龍縣,劃歸益州郡管轄,後來漢朝勢力退出被豪酋佔據。舍龍一族的到來,很快得到哀牢人的支持,勢力不斷擴充壯大,逐漸形成以舍龍一族為中心的部落聯盟,這個部落聯盟開始被稱作「蒙舍龍」或「蒙舍」。豪酋張樂進求為拉攏舍龍一族,將女兒嫁予舍龍之子細奴邏。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舍龍之子細奴邏繼承蒙舍詔(王)。此時,洱海周邊也出現了幾個比較大的詔(王),洱海北面是河蠻人的浪穹詔(今洱源)、邆賧詔(今洱源鄧川)、施浪詔(今洱源三營),洱海東面是磨些人的越析詔(今賓川),洱海西面是哀牢人的蒙嶲詔(今漾濞),洱海南面就是蒙舍詔(今巍山),這些詔被漢史合成為「六詔」。因蒙舍詔位於這些「詔」的南面,也被漢史稱作「南詔」。
興起
永徽四年(653年),為獲得唐帝國的支持,細奴邏派子邏盛炎出使唐帝國,唐高宗封細奴邏為巍州刺史。其他五詔與河蠻部落,受吐蕃威脅,常棄唐歸附吐蕃。南詔始終附唐,因而得到唐的支持。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封南詔皮邏閣為台登郡王。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皮邏閣戰勝河蠻,取太和城。
次年,唐玄宗賜皮邏閣名為蒙歸義,進爵為雲南王。封王制書里說封王的原因是洱河諸部潛通犬戎(吐蕃),蒙歸義率兵征討有功。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皮邏閣謀乘勝兼并五詔,張建成建議厚賂劍南節度使王昱,請求合六詔為一。王昱向朝廷代請,得唐玄宗允許。
皮邏閣出兵,唐派遣中使(宦官)王承訓、御史嚴正誨參與軍事,先滅越析,次滅三浪,又滅蒙嶲,很快統一六詔,南詔算正式立國。
壯大
南詔國依附唐朝,統一了六詔。天寶四年(745年),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姓章仇)遣使至雲南,與皮邏閣言語不相得,皮邏閣很不滿意。
天寶九載(750年),閣邏鳳路過雲南(即姚州),雲南太守張虔陀侮辱同行的婦女,勒索賄賂,閣邏鳳不應,張虔陀派人去辱罵,並向朝廷誣告閣邏鳳。閣邏鳳憤怒,起兵攻破雲南,殺張虔陀,並取羈縻州。
天寶十年(751年),鮮於仲通率兵八萬出戎、巂州,往擊南詔,閣邏鳳遣使謝罪請和,請還其所虜掠,表示願意歸附於唐朝,若不允許則「歸命吐蕃,雲南之地,非唐所有也」。鮮於仲通不許,進軍至西洱河,兵臨南詔首都大和城,被南詔擊敗,唐兵死六萬人。 南詔方面亦損失慘重,雲南自曲、靖二州以下東爨居地被唐兵破壞。
天寶十一年(752年),吐蕃冊封閣邏鳳為「贊普鍾(意為贊普之弟)。
天寶十三年(754年),劍南留後李宓(音密mì)率兵七萬擊南詔,進至南詔首都太和城,全軍覆沒。這是唐最後一次出兵,第二年,安祿山反叛,唐無力再進攻,可是南詔還有意歸唐。閣邏鳳在太和城中立一大碑(南詔德化碑),表示叛唐出於不得已,對臣屬說,後世可能又歸唐,當指碑給唐使者看,明白我的本心。閣邏鳳知道依附吐蕃害多利少,兩國關係是不能持久的。
大曆十四年(779年),唐朝李晟等大破南詔、吐蕃聯軍,使其損失慘重。唐德宗派遣大將李晟、曲環率北方兵數千,聯合當地唐兵,大破吐蕃南詔軍,追擊南詔軍過大渡河。吐蕃南詔軍數次失敗,損失超過十萬人。
中興
大曆十四年(779年),南詔與吐蕃戰敗後,吐蕃悔怒,南詔恐懼,雙方關係開始發生變化,吐蕃改封南詔國王為日東王,取消「兄弟之國」的地位,改為君臣關係。
吐蕃在南詔徵收重稅,險要處設立營堡,還要南詔每年出兵助防。異牟尋感到依附吐蕃的害處。
鄭回曾是唐人,後來被南詔俘虜,然後鄭回成為南詔的高官。鄭回先後教育了鳳迦異、異牟尋、尋夢湊等多任南詔太子。即使異牟尋、尋夢湊,也被鄭回打過。南詔國上下沒有不害怕鄭回的。南詔把宰相稱為清平官,南詔設置六名清平官,異牟尋以鄭回為清平官,事務都與鄭回商議,鄭回執政當權。其他五個清平官,謙恭謹慎的侍奉鄭回。如果他們有了過失,鄭回就打他們。 鄭回勸異牟尋重新歸附於唐朝。異牟尋派使者送帛書給唐朝的節度使韋皋,異牟尋在帛書里說「異牟尋世為唐臣」,之前張虔陀志在吞併、侮辱南詔,唐朝使者不給南詔澄清昭雪,鮮於仲通攻打南詔,所以南詔才背叛唐朝。異牟尋說自己的曾祖受先帝恩寵,後人都蒙恩繼承王位,百姓懂得禮樂,本是唐朝的教化。而現在吐蕃百般欺詐,懷惡相逼。異牟尋願竭誠改過自新,歸順於唐朝天子。
異牟尋派使者帶著黃金、丹砂到唐朝,唐朝韋皋將其送到京師。使者獻上黃金、丹砂,並且說「異牟尋請求歸順於天子,永為唐朝的藩屬。所獻的黃金,是表示歸順之意如黃金;丹砂,是表示赤心」。唐德宗讚許之,賜給異牟尋詔書,並且命令韋皋派使者去查看情況。
韋皋派其崔佐時到羊苴咩城。崔佐時宣告天子的旨意,異牟尋與其下屬都趴在地上並且低頭受命。
南詔之主異牟尋遣其弟湊羅棟、清平官尹仇寬等二十七人獻地圖、方物於唐朝。唐朝冊封異牟尋為南詔王。以祠部郎中袁滋持節領使,成都少尹龐頎副之,崔佐時為判官;俱文珍為宣慰使,劉幽岩為判官。賜異牟尋黃金印,印文為「貞元冊南詔印」。使者到達南詔,異牟尋離開座位,跪著接受冊印,稽首再拜;又接受所賜服備物,說:「開元、天寶中,曾祖及祖皆蒙冊襲王,自此五十年。貞元皇帝洗痕錄功,復賜爵命,子子孫孫永為唐臣。」
衰落
太和三年(829年),劍南節度使杜元穎不曉軍事,武備廢弛,且苛待士卒,導致士卒引南詔入寇,攻破成都外城,掠走數萬人。太和四年(830年),唐朝李德裕前來鎮守,蜀地遂安。
唐文宗准許南詔求和,立約互不相侵,又用李德裕為劍南節度使,整頓邊防,訓練士卒,防南詔再來攻掠。
860年,安南引南詔兵乘虛攻破安南(今越南)交趾城,不久唐軍再次佔領安南。863年,南詔攻破交趾城,唐軍退守嶺南。
866年,唐安南都護高駢大破南詔軍。髙駢率五千士兵渡江,在邕州打敗林邑兵,進攻南詔龍州屯,蠻酋逃走。酋龍派楊緝思助酋遷守安南,以范脆些為安南都統,趙諾眉為扶邪都統。
咸通七年(866年)六月,髙駢到達交州,取得多次勝利,士兵作戰積極,殺死敵將張詮,李溠龍率萬人投降,髙駢攻破波風三壁。南詔楊緝思出戰失敗逃回,唐軍趁勢攻入城池,唐朝髙駢斬酋遷、脆些、諾眉,獻上首級三萬,平定安南。
869年,南詔軍開始進攻西川。
875年,髙駢率五千人渡江,到達南定,大破南詔軍,用繳獲南詔軍的物資來補給軍隊。監陳敕使韋仲宰率七千人至峰州,補充高駢的部隊,髙駢繼續進攻南詔,多次擊破之。
髙駢又大破南詔蠻於交趾,殺獲甚眾,包圍交趾城。髙駢督勵將士攻城,於是攻破城池,殺段酋遷及土蠻為南詔鄉導的朱道古,斬首三萬餘級,南詔余部逃走。
髙駢又擊破歸附南詔的土蠻二洞,殺死他們的酋長,土蠻率眾歸附者達到萬七千人。
髙駢寫信給驃信,驃信非常恐懼,把他兒子作為人質送給唐朝,誓約不敢寇邊。
南詔長期與唐朝戰爭,宋威、髙駢等率唐軍數次大破南詔軍。南詔「屢覆眾,國耗虛」,甚至到了征十五歲以下的男子為兵、而讓婦女代替男子耕種的地步。
乾寧四年(897年),唐朝西川節度使王建說「南詔小夷,不足辱詔書。臣在西南,彼必不敢犯塞」,認為南詔沒資格得到詔書。 與唐朝作戰,南詔要依靠黎、雅間的劉王、郝王、楊王等淺蠻部族。王建嚴厲對待這些部族,南詔與這些部族不敢侵盜。後來這些部族首領泄露軍機,都被王建殺死。
滅亡
乾寧四年(897年),唐人鄭回的後裔鄭買嗣指使楊登殺死南詔王隆舜。唐昭宗天復二年(902年),鄭買嗣起兵殺死舜化貞及南詔王族八百餘人,滅亡南詔,建立大長和國。
疆域
南詔在今雲南一帶,洱海地區是南詔的首府所在地,以大厘城(今大理)為中心的十瞼(賧)是南詔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中心。這十賧是:雲南賧(今祥雲、賓川)、品澹賧(今祥雲縣城)、白崖賧(今彌渡紅崖)、趙川賧(今大理鳳儀)、蒙舍賧(今巍山)、蒙秦賧(今漾濞)、邆川賧(今鄧川)、大和賧(又作矣和賧,今大理太和村)、苴咩賧(今大理古城)、大釐賧(又作史賧,今大理喜州)。
南詔鼎盛時期的疆域,東面包括兩爨,東南到達安南,西北連接吐蕃,南面和女王國(女王國的國都在今泰國的南奔)接界,西南和驃國(驃國的政治中心在今緬甸曼德勒一帶)接界,北抵大渡河,東北抵黔、巫(今貴州和四川的長江南岸)。
中央官制
南詔國王坐向東,自稱為元,稱諸臣為昶(音場chǎng)。諸臣對國王只自稱官銜不稱臣。主要官員中最高級稱清平官,凡六人,職位等於唐朝的宰相。又有大軍將十二人,隨同清平官每日見國王議事。清平官中一人為內算官,凡有文書,便代國王判押處置(平章事),二人為副內算官,同勾當(同平章事)。又外算官二人,或清平官或大軍將兼任。外算官領六曹,凡六曹該行下的公事文書,由外算官與本曹出文牒行下。六曹相當於唐朝的六部,名稱是兵曹、戶曹(管戶籍)、客曹、法曹、士曹(管營造工程)、倉曹(管財政)。六曹長有功績,得升大軍將。大軍將在內隨同清平官議政,出外鎮守重要城鎮,任節度使,積有功績,得升清平官。
地方官制
地方組織是以洱海地區為中心,分為十瞼(音簡jiǎn,相當唐朝的州)六節度。
邆川城(大理白族自治州東南)、龍口城(大理縣北)、大厘城(大理縣喜州)、太和城(大理縣太和村)、羊苴咩城(咩音miē大理縣)為一組,邆川城力賧,大厘城,龍口城為史,太和城、羊苴咩城為陽。南詔國王往來居住,五處如一。
此外,白崖(又名勃弄,大理縣東南紅岩)為國王親屬所居,亦為官員分田所在;
趙川(大理縣)東南為親近國王的白蠻所居,亦即南詔主要官員的家族所居;
蒙舍(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為南詔的發祥地。
此外,東有雲南(祥雲縣)和品澹(祥雲縣西品甸),西有蒙秦臉(漾濞縣),北有牟和(洱源縣北蒙次和村),為拱衛中心地區的重鎮,亦為洱海地區的門戶,由國王的子弟鎮守。以上共十。各地方凡一百家設總佐一人,一千家設理人官一人,一萬家設都督一人。南詔有會川、通海兩都督。
六個節度使卒兵分駐外圍要害地方,統治六詔以外的諸部落。
弄棟節度使駐弄棟城(姚安縣),管諸族部落。
永昌節度使駐永昌城(保山縣)。永昌是古哀牢族(烏蠻別種)居地,南詔國王的始祖舍龍來自哀牢,南詔與哀牢有良好關係。南詔全國常備兵數為三萬,永昌鎮就有兵一萬,其中一部分當是哀牢人,另一部分是勇健善斗的望苴子,也是烏蠻別種。永昌鎮擁重兵監視西爨,又管轄金齒、漆齒、銀齒、綉腳、穿鼻、裸形、磨些、望外喻等落後部落。這些部落要通過三譯四譯,才能與南詔言語相通。
銀生節度使駐銀生城(景東縣),轄區直到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帶,督轄朴子、長鬃等數十族。南詔遷徙弄棟鎮境年漢族人到遠處,很可能是指與唐境隔絕的永昌銀生兩鎮。劍川節度使駐鐵橋城(劍川縣北),管轄浪加萌、於浪、傳袞、長褌(音坤kūn)、磨些、朴子、河人、弄棟等十餘族。
拓東節度使駐善闡府(南詔別都,昆明市),管轄東爨烏蠻三十七部。七九四年,南詔擊敗吐蕃,遷施蠻、順蠻、磨些蠻、茫蠻、弄棟蠻等數萬戶到拓東鎮,充實雲南的東北境。
麗水節度使駐麗水城(在騰衝縣西),管轄金齒、漆齒、綉腳、綉面、雕題、僧耆等十餘族。六節度使對外是劍川、麗水兩鎮防吐蕃,拓東、弄棟兩鎮防唐劍南,對內是六鎮都管轄境內諸族。看諸族名號,可知許多是非常落後的部落,南詔國行使統治權,自然要和諸族接觸,在接觸中諸族接受一些較高的文化,改革一些野蠻的「故俗」,節度使用兵力迫脅,破壞諸族的閉塞生活,終究是一件好事。
宗教
佛教(密宗)傳入南詔,逐漸成為南詔統治者推崇的國教,是南詔國最盛行的宗教。這一時期統治者大建寺廟,鑄造佛像。勸龍晟曾用三千兩黃金鑄佛3尊,到勸豐佑時佛教達到鼎盛時期,南詔的許多寺塔和佛像都在這時興建或重建,到隆舜時建了大寺八百,小寺三千,佛教成了南詔統治者維護其統治的工具。
南詔文字受漢字的影響很深,唐武后聖曆元年(698)所立的安寧《王仁求碑》的碑刻文字所用皆為武則天頒行的字體,同時還運用了唐代民間流行的俗字體,如岡(罔)、(閉)等。具有典型性的《南詔德化碑》通體全是唐代漢字,且辭藻華麗,頗具唐風。在佛教傳入南詔後使用漢字更為普遍,著名的《南詔中興二年國史畫》是反映南詔歷史的國史畫卷,秘藏王宮內供王室成員觀看的,畫卷的款式、題記皆採用漢字,畫卷外的補充說明文字卷亦用漢字。
南詔還使用僰文記事。僰文即用方塊文字記錄白語的文字,或將漢字筆劃作部分增減而成的表意記音文字,這種文字創始於南詔時期。僰文多用在有字磚瓦上,在雲南許多古城遺址中都出土了刻有這種僰文的有字瓦。還有用僰文寫成的《僰古通記》。但這種僰文並沒有得到普遍的推廣,在南詔以後基本沒有人使用。
美術
劍川石鐘山石窟是南詔石刻藝術的精品,分布在劍川石寶山的石鍾寺、沙登村、獅子關3個地點,共有17窟,造像139尊,碑碣5通,造像題記和其它題記44則。造像內容一是佛教題材,有如來佛、觀音、天王、大力士等;二是世俗題材,如南詔王、清平官、僧人等。石窟藝術風格受到敦煌、藏族、南亞文化風格的影響,但又具有南詔自己獨特的風格,是南詔文化與漢族、藏族、南亞文化交流的結晶。
南詔的繪畫藝術集中體現在《南詔中興二年國史畫》之中,此畫成於舜化貞中興二年(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內容描繪了當時記述的南詔歷史和神話傳說的片斷,從巍山祭鐵柱始至中興二年的史實,神話及佛教傳入的故事,圖文並茂,是一幅既具有繪畫藝術又具有研究南詔歷史的重要文物,被譽為「南詔瑰寶」。
音樂
南詔時期的音樂舞蹈豐富多彩,尤以南詔的宮廷音樂為最。宮廷音樂是在雲南少數民族音樂的基礎上吸收內地和東南亞音樂而形成的。東南亞的「驃國樂」首先傳入南詔,而後由南詔傳入唐朝的長安。南詔宮廷中還流行中原王朝所賜的「龜茲樂」。
南詔亦有自己的宮廷音樂,南詔王異牟尋作《南詔奉聖樂》,獻給唐朝。南詔曾以260人的大型樂舞團歷盡艱辛,跋山涉水,赴長安向唐朝敬獻「南詔奉聖樂」樂舞。南詔的樂曲還有「天南滇越俗歌」,這是由雲南民歌經加工而成的官府音樂。還有「蓋羅縫」、「贊普子」、「菩薩蠻」等樂曲。南詔為樂曲伴奏的樂器有箏、箜篌、五弦、琵琶、笙、笛、拍板、篳篥、鐃、鐸、鉦和銅鼓等。
民族
在南詔,以往的昆明蠻、雲南蠻、哀牢蠻、西洱河蠻、僰、漢等族群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區域,在長期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交往中,相互交流,相互融合。
閣邏鳳遣將軍楊牟利率兵脅迫西爨遷徙到太和城西南的永昌城(保山縣),凡徙二十餘萬戶。河蠻與西爨同為白蠻,徙居永昌,可以增加南詔的實力。西爨征服烏蠻(東爨),徙居後,烏蠻得自立,南詔國王世世與烏蠻通婚姻,讓烏蠻徙居西爨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