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諸葛亮的偶像,春秋第一宰相,他到底做了什麼?

2024年11月05日22:52:05 歷史 1439

管仲在歷史上到底有多厲害?

諸葛亮將其視為自己人生的目標,北宋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認為管仲的政治才能和治國方略對齊國的強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代的維新派領袖、著名歷史學家梁啟超更是評價管仲為「國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國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學術思想界一鉅子也」。

這麼牛的人物,肯定不是天生的,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管仲:諸葛亮的偶像,春秋第一宰相,他到底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史記.管晏列傳》中有明確記載:

「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說的是,管仲年輕的時候,與人合夥做生意,失敗了,本錢也賠光了,嘗試去做官,試了三次,都被長官給辭退了,三次參與戰爭三次都做了逃兵。

管仲,名夷吾,字仲,安徽潁上人。

他出生的時代,周室衰微,諸侯並起,天下正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管仲的早年經歷頗為坎坷。他和鮑叔牙之間的友誼堪稱千古佳話,可這段佳話的背後,卻有著複雜而殘酷的現實。

據《史記》記載,管仲和鮑叔牙曾一同經商。在這個過程中,管仲總是多分財利,旁人多有不滿,然而鮑叔牙卻不以為意,他深知管仲家境貧寒,更有遠大的抱負,這些錢財於管仲而言,是為了贍養在家的老母親。

這種理解與包容,為管仲灰暗的早年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彩。

但管仲顯然不是商業上的奇才,兩人的生意也因為各種原因倒閉了,後來因為從商積累下的見識進入官場。

管仲先是輔佐公子糾,鮑叔牙則輔佐公子小白。

齊襄公死後,齊國陷入內亂,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有機會爭奪國君之位。

在這場殘酷的權力角逐中,管仲曾帶兵截擊公子小白,並且一箭射中了小白的衣帶鉤。小白佯裝中箭身亡,以此騙過了管仲,然後快馬加鞭趕回齊國,搶先登上國君之位,是為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本欲殺管仲以報一箭之仇。

但鮑叔牙極力勸阻,他向齊桓公指出,管仲之才遠勝於自己,如果桓公想要稱霸諸侯,非管仲不可。

管仲:諸葛亮的偶像,春秋第一宰相,他到底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個極具戲劇性的轉折,也是歷史的一個關鍵節點。

齊桓公展現出了非凡的胸懷,他聽從了鮑叔牙的建議,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從此,管仲開始了他那改變齊國乃至整個春秋歷史的改革之路。

管仲改革的第一步,便是在經濟領域。

他推行「相地而衰征」。

在當時的齊國,土地制度依然有著舊有井田制的影子,這種制度嚴重束縛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管仲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問題,他提出根據土地的肥瘠程度徵收不同的賦稅。

肥沃之地多征,貧瘠之地少征。

這一舉措看似簡單,實則意義重大。《管子》一書中對此有詳細的描述,這一改革打破了傳統的土地稅收模式,使得農民的負擔更加合理。

那些擁有較差土地的農民不再因過重的賦稅而苦不堪言,而擁有肥沃土地的農民也覺得公平合理。於是,農民們開始積極開墾土地,改進生產技術,齊國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在手工業方面,管仲設立了眾多官職進行管理。

例如「工正」「工師」等,這些官職分工明確,職責清晰。他們對手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督和指導。

在管仲的改革下,齊國的手工業發展迅速。

以紡織業為例,齊國的絲綢製品在質量和工藝上都有了質的飛躍。據記載,當時齊國生產的絲綢「文采千匹」,不僅在國內廣泛流通,還遠銷他國,成為各國貴族競相追逐的奢侈品。這不僅為齊國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益,還提升了齊國在國際上的聲譽。

商業,是管仲經濟改革的重中之重。

他深知商業對於國家發展的巨大作用,因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促進商業繁榮。

首先,他降低了國內的商業稅,這一舉措極大地刺激了商人的積極性。商人不再擔心過重的稅負會侵蝕他們的利潤,於是紛紛擴大經營規模。

同時,管仲對外降低關稅,吸引了各國商人來到齊國經商。

齊國的市場上,來自不同國家的商品琳琅滿目,熱鬧非凡。

為了規範市場秩序,管仲還設立了專門的市場管理機構。這些機構負責監督商品的質量、價格以及交易行為。在市場管理機構的監督下,欺詐、哄抬物價等不良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市場交易更加公平、有序。

管仲:諸葛亮的偶像,春秋第一宰相,他到底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在經濟改革中,管仲還有一項影響深遠的舉措——鹽鐵專營。

在古代,鹽和鐵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

管仲主張國家對鹽鐵的生產和銷售進行壟斷經營。對於鹽,齊國擁有豐富的海鹽資源。管仲通過設立鹽官,統一管理海鹽的生產和銷售。百姓們日常飲食離不開鹽,國家通過控制鹽的銷售,獲得了穩定而豐厚的財政收入。

在鐵的方面,管仲重視鐵礦的開採和冶鐵技術的發展。齊國的冶鐵業在國家的扶持下迅速壯大,生產出的鐵制農具和兵器質量上乘。鐵制農具的廣泛使用,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而精良的兵器則增強了齊國軍隊的戰鬥力。

鹽鐵專營這一政策,為齊國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後盾,同時也使得國家對經濟的掌控力大大增強。

除了經濟領域,管仲在政治和軍事上也有著卓越的改革措施。

在政治上,他推行「四民分業」。將齊國的民眾分為士、農、工、商四個階層,並讓他們聚居在不同的區域。這種劃分並非簡單的分類,而是有著深刻的意義。

士階層主要負責軍事和政治事務,他們接受專門的軍事訓練和文化教育,成為國家的統治和保衛力量。

農民聚居在一起,方便交流農業生產經驗,共同維護水利設施等。

手工業者聚居,則有利於技術的傳承和創新。

商人聚居,便於形成商業氛圍,促進商業信息的交流。

《國語》中對這一制度有詳細記載,這種四民分業、聚居的模式,使得齊國的社會結構更加穩定,各階層的專業素養不斷提高,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

國家有錢了,下一步就是增加士兵人數,這是各朝各代都想著實行的一項政策,就是百姓們平時務農,戰時則拿起武器作戰。

這項政策的好處就是,能很快徵召大量士兵,在戰時作戰。

管仲的改革並非一帆風順,在改革的過程中,他面臨著來自國內舊貴族勢力的重重阻力。

比如管仲實行「叄其國而伍其鄙」的政策,將「國」劃分為21鄉,其中工商鄉6個,士(農)鄉15個,又將鄉村劃分為不同層級管理。

這打破了原來舊貴族對地方的鬆散管理模式,大大削弱了貴族的行政管理權,使得國家的行政區域組織結構更加精細化,中央對地方的管控力增強。

當然齊國的百姓和貴族之間的矛盾,沒有那麼尖銳,管仲的改革也考慮到了貴族的利益。

比如改革雖然削弱了舊貴族的部分權力,但在新的政治體系和管理模式下,舊貴族仍然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力。

在官員的任命和管理上,雖然強調選賢任能、以勞受祿,但對於一些舊貴族,如果他們具備一定的才能和功績,仍然可以在新的體系中擔任官職,享受相應的待遇。

齊國本身資源豐富,在管仲的改革中,大力發展工商業、實行鹽鐵專賣等措施,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這些經濟上的發展和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讓舊貴族分享到部分利益。

例如,舊貴族可以參與到一些商業活動或者從國家的經濟發展中獲得一定的紅利,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他們在政治權力上的損失。

管仲在齊國做了40年的丞相,臨死前和齊桓公的對話,堪稱人間清醒,也告訴了我們應該遠離什麼樣的人。

下一篇文章預告:《一場關乎齊國命運的對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