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文閱讀前,為了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可以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在清朝,和珅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且他的名字更是成了貪婪與權謀的代名詞。
和珅憑藉非凡的才智與敏銳的政治手腕,不僅獲得了乾隆皇帝的寵信,還積累了富可敵國的財產。
同時,也使「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成了一句流傳百世的俗語。
但這位世人眼中的大貪官,卻做了一件讓人意想不到的「功德之事」,甚至這項功績使得我們今天依然受益匪淺。
那麼,這個功績是什麼?和珅為何會做出與其貪婪形象截然不同的選擇?
少年坎坷
乾隆十五年,和珅出生,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三歲喪母、九歲失父,此後一直和兄長和琳相依為命。
其實,兄弟二人還有一個繼母,但繼母王氏對兄弟倆很刻薄。
幸運的是,家中唯一的老僕吳伯,心疼這對孤苦伶仃的兄弟,對他們格外照顧。
吳伯不僅在物質上接濟,還在精神上給予和珅極大的支持。
他帶著和珅閱讀各類書籍,從儒家經典到史書逸聞,甚至偶爾講述一些民間傳說。
而和珅對知識的渴望從未被貧苦抹去。
晚上,他總是獨自坐在角落學習,即便是最為簡單的書籍,對於和珅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寶藏。
和珅不僅努力學習漢語,還克服語言障礙,逐漸掌握了滿語、蒙語、藏語。
這些讀書的夜晚不僅是和珅逃避殘酷現實的時刻,更成為他通往未來的道路上最初的步伐。
但真正讓和珅平步青雲、踏入朝堂中心的關鍵機遇,則來源於一次與權貴的偶遇。
當時,內務府大臣馮英廉無意中發現和珅年紀輕輕就精通多國語言,且對古典經書和時政議題的見解獨到。
這讓他深感驚訝,彷彿發現了一塊尚未雕琢的璞玉。
抱著愛才之心,他不僅讓和珅擔任身邊的助手,還將自己的掌上明珠許配給他,從而無形中助他邁入了朝廷的核心圈子。
有了伯樂的推舉,再加上和珅自身的聰明才智,他的仕途一帆風順。
他擅長在朝堂之上處理棘手問題,能夠抓住時機在皇帝面前表現自己的智慧。
和珅不僅僅是一個聽命行事的官員,他善於解讀朝中派系的微妙關係,也精於在朝廷各派之間周旋,既不結怨,也不引人注目。
在處理國庫和邊疆事務時,他更是表現得遊刃有餘,既懂得體察民情,也善於提出務實的解決方案。
一次西北的災荒,讓朝廷上下陷入一片愁雲。
其他官員在賑災奏摺上各說各話,卻少有實質內容。
和珅則在呈給乾隆的奏摺中,細緻入微地剖析災情,並提出多項解決方案,既高效又不損官民利益。
這份出色的奏摺不僅獲得了乾隆的肯定,更加深了對他的信任。
只是,官場的巨大權力也逐漸改變了和珅。
成權臣巨貪
他最初入仕時尚能保持清廉,但權力帶來的誘惑無孔不入,最終一點點侵蝕了他原本尚存的正直之心。
在他破獲的一樁貪污大案中,涉及一位名為李侍堯的官員。
和珅通過精明的調查和周密的布控,順利掌握了貪腐證據,將此案告破。
可正是這次案子,徹底揭開了和珅對財富貪婪的渴望。
案件落幕後,他不僅獲得了乾隆的重賞,還私下與同僚瓜分了部分贓款。
這種嘗到甜頭的經歷,讓和珅發現,通過官場的權力網路,他不僅可以掌控政局,還能輕鬆聚斂巨額財富。
之後,隨著他的權力不斷鞏固,和珅的貪婪也如同開閘的洪水,再也無法遏制。
無論是徵稅、賑災,還是邊疆事務,他總能找到機會從中謀取巨額利益。
他逐漸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官員「朋友圈」,為自己積累了一張涉及京城、地方的關係網,進而達成了權力與財富的相互勾連。
各地的官員、商人為了攀附和珅,不惜送上厚禮,甚至朝中其他高官,若想謀取一官半職或保住地位,也會前來拜訪奉承。
就這樣,和珅的府邸,逐漸成為京城中最奢華的所在。
每逢佳節或宴會,他府中燈火通明,賓客絡繹不絕,甚至,對於眾多文人官員而言,能被邀請到和府,已是身份的象徵。
但正所謂「盛極必衰」,和珅雖得乾隆寵信,但乾隆年事已高,皇位最終不可避免地傳到了嘉慶手中。
新即位的嘉慶帝對和珅早有不滿,認為他是前朝腐敗的象徵,並對其奢靡之風與貪婪行徑深惡痛絕。
嘉慶四年,嘉慶皇帝正式下令徹查和珅。
多年的積怨一朝爆發,和珅在一夜之間從權傾朝野的巨貪變成了眾叛親離的階下囚。
審查他的罪行時,大臣們列舉了二十餘條罪狀,從貪污斂財、結黨營私到侵吞民財,罪行累累,觸目驚心。
人們發現,和珅的財產竟高達十餘億兩白銀,幾乎相當於清朝國庫數十年的收入,財產之巨讓整個朝野震驚不已。
在被押入牢獄的日子裡,和珅的境遇與昔日奢華生活形成了強烈對比。
他最得意的門客、追隨者早已作鳥獸散,連往日的親信也無一人前來看望。
這種情況下,和珅別無選擇,最終選擇了自盡。
至此,這位清朝最具爭議的巨貪和權臣,結束了自己戲劇性的一生。
與《紅樓夢》結緣
值得一提的是,和珅身居高位期間,做了一件大好事。
愛財的同時,他內心深處始終保留著對文學的深厚情感。
在他看來,書籍不只是求知的工具,更是情感和思想的寄託。
於是,在處理繁忙的朝務之餘,他總是會抽出時間,沉浸在書香之中。
這期間,和珅遇到了那部將影響他一生的作品——《紅樓夢》。
彼時,這部書籍以《石頭記》為名在民間悄悄流傳。
由於書中描繪了大量關於封建家族興衰的內容,還包含了對封建禮教的深刻反思與批判。
因此,這樣的書籍極易被視為「犯禁之作」,更隨時面臨查禁的風險。
某次,和珅的部下在街頭偶然購得一份《石頭記》的抄本,回府後將此書獻給和珅。
出於對文學的好奇與喜愛,和珅打開書頁,隨即被書中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深深吸引。
隨著一頁頁翻閱,和珅逐漸意識到,這部書絕不僅是描寫才子佳人、家族興衰的普通小說。
書中通過一個家族的起伏,映射了整個封建制度的病態和僵化,並揭露了社會生活的種種不公。
但和珅也清楚地知道,這樣的作品若想流傳於世,勢必會遭到朝廷的阻撓,甚至可能因文字獄而遭毀滅。
於是,為了保護這部文學巨著,他想出了一種迂迴的方式。
在乾隆面前小心翼翼地提到與《紅樓夢》類似的文學作品,試探皇帝對這類題材的容忍度。
他在各種場合旁敲側擊地引導話題,提及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以探求乾隆的態度。
隨著對話的深入,和珅察覺到乾隆對文學創作並非全然排斥,甚至在聽到他描述的片段時表現出些許興趣。
和珅知道,這就是最佳的機會。
他藉機在一些交談中,精心挑選了《紅樓夢》中既富有詩意又不觸及敏感內容的段落,在乾隆面前做了賞析。
面對和珅的巧妙陳述和生動解讀,乾隆果然對書中的藝術描寫產生了好奇,甚至在某些情節的討論中頻頻點頭。
和珅見狀,心中暗自慶幸,也決定採取更為積極的措施來保護這部作品。
為了避免《紅樓夢》在查禁中銷毀,他還秘密安排了對書籍的收藏和抄寫,以確保即便在朝廷施壓的情況下,也能保存部分原作內容。
最終,在他的推動下,乾隆對《紅樓夢》的興趣不斷增加,和珅也抓住機會向皇帝提出了將其解禁的請求。
就這樣,這部原本可能被埋沒、甚至消失於歷史中的作品,得以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
成就傳世名著
在成功保全《紅樓夢》之後,和珅並未停下步伐。
他很清楚,這部作品雖然流傳下來,但並未完成。
曹雪芹去世前只寫完了前八十回,後續情節留有大量空白。
對和珅來說,這部描寫封建家族盛衰和世態人情的文學傑作,若不能有一個完整的結局,將成為文化遺產中一大遺憾。
於是,他萌生了續寫此書的想法。
和珅慎重挑選了續寫的人選,最終將目光落在了當時文名頗高的高鶚身上。
高鶚以其紮實的文筆和對《紅樓夢》的理解聞名於文壇,他不僅有出色的創作能力,還能揣摩原作的獨特韻味。
另外,在續寫過程中,和珅還親自參與到《紅樓夢》後續情節的構思中。
他要求高鶚在續寫時保持謹慎,不僅要延續曹雪芹的創作風格,還要在情節細節上精益求精。
同時,他鼓勵高鶚挖掘每個人物,在重大變故下的內心掙扎和複雜情感。
他還特別要求,在描寫賈府的落敗時,盡量避免誇張的手法。
而是要通過日常生活的細節,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家族盛極而衰的悲涼。
除了內容方面的把關,和珅還精心安排了《紅樓夢》續作的出版與推廣。
和珅深知,若想讓一部作品真正為世人所知,光靠文字之美還不夠,還需要廣泛傳播的渠道。
他組織了多場文學雅集,將高鶚續寫的《紅樓夢》手稿展示在眾多文人墨客面前,引發了京城中不少文人的熱議與關注。
最終,在和珅的推動下,《紅樓夢》得以廣泛傳播,從一部可能被掩埋的禁書變成了家喻戶曉的文學瑰寶,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傳世經典。
或許和珅自己也未曾料到,他在權力場上縱橫捭闔的同時,對《紅樓夢》的保護和推動會成為他一生中難以被取代的功績。
但正是他的這份堅持,讓《紅樓夢》在歷史的風雨中得以留存,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結語
和珅的一生充滿了矛盾與反差,既是史上有名的巨貪,又曾位極人臣、深得皇帝寵信。
同時,在權謀與奢靡之外,他在文學上的一段「意外功績」也令人回味。
正是因為他的保護與推動,《紅樓夢》才得以完整呈現,成為傳世不朽的文化瑰寶。
雖然和珅最終因貪腐身敗名裂,但他對《紅樓夢》的貢獻,卻成了他在歷史長河中獨特的一筆。
或許正是這段經歷,讓和珅的形象超越了單一的巨貪定義,變得複雜而立體。
信息來源:2009年2月23日 關於《和珅被賜死:查抄家產清單一覽(圖)》的報道
天津日報 2008年10月6日 關於《和珅襄助《紅樓夢》出版:巨貪與賈寶玉同為情種》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