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健圖展回望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歷程

2024年10月30日11:20:16 歷史 4484

◆《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記者 蔣豐、郁叢嘉

在人類歷史那悠遠而深邃的夜空中,總有些名字如同最亮的星,穿越時空的塵埃,依舊熠熠生輝,指引著後來者的方向。周恩來,這個溫暖而又自豪的名字,便是其中之一。他不僅在中國的大地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更在日本乃至世界的歷史篇章中,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24年10月29日,秋日細雨涔涔,一場名為「山高水長——周恩來與中日友好史料」的專題展在東京健圖文化中心緩緩拉開序幕。這是一場跨越國界的紀念,由中共一大紀念館精心策劃,攜手上海健圖文化集團與上海市翔宇公益基金會,共同編織的一段關於友誼與和平的敘事。

東京健圖展回望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歷程 - 天天要聞

周恩來,這個名字,每當被輕輕喚起,便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人們的心田,激起無盡的敬意與懷念。他是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巨擘,是新中國外交的奠基者,更是中日友誼那座堅不可摧的橋樑。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他以超凡的智慧和無畏的勇氣,提出了「民間先行、以民促官」的外交智慧,如一股清流,穿透了重重迷霧,為中日兩國架起了理解與合作的橋樑。

東京健圖展回望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歷程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副館長周崢站在台上,聲音里滿是深情與期待:「這是中共一大紀念館第一次在境外舉辦展覽。近年來,我館積極探索對外講述中國共產黨故事的方法和路徑,這次展覽可謂是一次積極的嘗試。希望通過這個展覽,加深兩國人民間的相互了解,為促進中日友好盡一份力量。」

東京健圖展回望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歷程 - 天天要聞

隨後,周恩來的侄孫女周蓉,帶著父親周爾鎏的著作《我的七爸周恩來》緩緩走上台前。她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面,溫柔而堅定。她告訴與會者,自己為這次展覽還特意帶來了周恩來在上世紀40年代國共談判時期穿過的一件大衣。當年,周恩來曾把穿舊的一些衣服、鞋子送給侄子周爾鎏,稱這樣做是「物盡其用」,由此充分體現出周恩來從未想過通過保存衣物來流芳百世的高風亮節。她表示,希望以這本書和這件大衣為載體,跨越時空,讓日本民眾感受一下周恩來的「溫度」和人格風範,為中日兩國人民增進友誼搭建更多更好的文化橋樑。

東京健圖展回望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歷程 - 天天要聞

公益財團法人日中友好會館日方理事長小川正史,眼中閃爍著對過去的回憶與對未來的憧憬。他講述了自己從1979年開始進入日本外務省。在外務省的40年間,一直從事與中國有關的各項工作,「周恩來總理是我最尊敬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之一。」他特別期待通過本次展覽,能夠讓日中兩國民眾更多地學習周總理的事迹和精神,從長遠立場考量日中關係的發展方向,從而進一步促進兩國國民間的友好交流和相互理解。

東京健圖展回望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歷程 - 天天要聞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教育處參贊郭軍在致辭中深情回顧了周恩來總理為中日關係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指出「這次展出的寶貴史料,正是兩國間深厚情誼的見證,讓我們得以追溯周總理為中日友誼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東京健圖展回望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歷程 - 天天要聞

東京健圖展回望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歷程 - 天天要聞

在與會者熱烈的掌聲中,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上海電影局局長潘敏以及郭軍參贊與周蓉共同為展覽揭牌,開啟了這段歷史的新的篇章。

東京健圖展回望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歷程 - 天天要聞

東京健圖展回望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歷程 - 天天要聞

東京健圖展回望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歷程 - 天天要聞

開幕式後,人流緩緩步入一樓展廳。整個展覽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埋下中日友好的種子。第二部分, 推動中日民間交往。第三部分,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第四部分,致力中日文化交流。共展出了134幅照片,還有一件實物。所有這些都無聲地訴說著過往,也預示著未來。

東京健圖展回望周恩來與中日友好歷程 - 天天要聞

東京健圖文化中心代表黃貝貝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眼中閃爍著光芒,深情地表示,周恩來總理在中日兩國人民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他不僅僅是中國的重要領導人,更是一位能夠深深觸動中日民眾內心的人物。這次展覽名為「山高水長」,寓意著周恩來總理為中日關係和中日友好發展所做出的貢獻,猶如山嶽般崇高,好似江河般綿長。我們期望通過這個展覽,在重溫中喚起共鳴,推助中日關係新的發展。

於是,在這個秋日的午後,周恩來的名字再次跨越時空,溫暖了中日兩國民眾的心,也照亮了中日友好的未來之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 天天要聞

中方決定,制裁托倫蒂諾!

據外交部網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宣布中方對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裁。一段時間以來,菲律賓個別反華政客出於一己私利,在涉華問題上採取了一系列惡意言行,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係。中國政府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中方決定,對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實施制...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 天天要聞

香港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8周年,聚焦拼經濟、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時,香港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香港特區政府高級官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儀式。 在活動現場,香港警察管樂團奏樂,護旗方隊用中式步操護送國旗和區旗入場。隨後,現場全體肅立,國旗...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 天天要聞

中共一大紀念館喜納「鎮館之寶」——《周恩來手書李公朴、聞一多悼詞》

今晨8時許,伴隨著一大廣場國旗護衛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和整齊劃一的動作,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全體人員肅立致敬。莊嚴肅穆的氛圍中,中共一大紀念館舉辦的「頌歌獻給黨」系列慶祝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融合了莊嚴儀式、文藝匯演、文物見證與紅色體驗等多種形式,深情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沒有共產黨就沒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