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酒王」淪為階下囚,入獄15年病逝,曾把頭像印酒瓶上

2024年10月05日13:33:10 歷史 1192

王效金,一個響徹中國酒界的名字,曾創造了安徽第一、全國第二的神話,他是公認的安徽「酒王」,但晚年卻慘死獄中。一代商界傳奇,為何淪落至此?這位酒王身上究竟發生了哪些故事?

商海暗流涌動,人生跌宕起伏,這句話用來形容王效金再合適不過了。

2003年,安徽名酒古井貢推出了新包裝,瓶子上印了廠長王效金的頭像。放眼全國酒界,即便是五糧液、茅台也沒這麼囂張,敢這麼做的恐怕只有他一個人。一個廠長為啥這麼高調?用王效金的話來說,那是自己憑本事賺來的。因為在他看來,古井貢能有今天的成績和地位,全靠他的努力。所以,瓶子上印自己的頭像是理所應當的。

王效金這邏輯確實沒錯,上世紀80年代還他沒接手的時候,古井貢連維持正常經營都是件難事,要不是有當地財政補貼,這個酒廠估計早就撐不下去了。

「安徽酒王」淪為階下囚,入獄15年病逝,曾把頭像印酒瓶上 - 天天要聞

好在1984年古井貢迎來了王效金這個救命恩人,雖然他當時只是副廠長,但是手裡的權力比廠長還要大。當地領導也發話了,只要能拯救酒廠,王效金怎麼做都行。

有了領導的授權,王效金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一上來,他就把大家的鐵飯碗給摔了,並且承諾只要幹得好,以後人人都能上能下,表現特別好的,還要另外給獎勵。另外,還要建立專門的質檢流程。這一套操作,現在看來沒什麼新奇的,但在那個時候提出來已經非常超前了。

果不其然,王副廠長這招很快就奏效了。短短兩年,古井貢奇蹟般地扭虧為盈。王效金也毫不謙虛,直接拿著自己的成績單到領導面前請功,於是他成了新一任廠長,古井貢也正式開啟了新篇章。

王廠長的商業頭腦的確驚為天人,剛上任第二年就幹了件大事。當時,上邊突然放開了白酒價格。這個消息對於酒廠來說有好有壞,好的是可以自己定價了,但壞的是要自負盈虧。為了止損,不少酒廠選擇了漲價,市場價格一路飆升。

「安徽酒王」淪為階下囚,入獄15年病逝,曾把頭像印酒瓶上 - 天天要聞

而王效金這邊卻採取了降價措施,古井貢一降再降之後,直接從48降到了15,不僅如此,他甚至還推出了低至個位數的低端產品。王廠長這做法,連同行都驚掉了下巴,古井貢曾經好歹也是皇家用酒,怎麼就淪落到了這種地步?

別人理不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奇招必有奇效。在漲價潮中逆行的古井貢一夜之間賣爆了,當年銷售額像坐了火箭一樣飆飛。趁著這股東風,古井貢開始快速擴張。值得一提的是,從1989年到1996年,酒廠利潤漲了整整24倍。

能把一個半死不活的酒廠做到這種程度,高調點又如何?

但有時候,過於高調確實容易惹來麻煩。當時也有員工意識到了這一點,還好心提醒了王效金,但他卻說「王守義、金嗓子都能這麼做,我憑啥不能?」

在這件事上,他是廠長他說了算。但有些事,可就由不得他了。剛高調沒幾天,紀檢就來人了,後來王效金直接進了看守所。這前後落差未免也太大了,到底咋回事?

「安徽酒王」淪為階下囚,入獄15年病逝,曾把頭像印酒瓶上 - 天天要聞

1997年,古井貢已經在快車道上疾馳了多年,而且還成為了A股第一家白酒上市公司。但是王效金並不滿足,他希望酒廠能更進一步,比如開展多元化業務。王廠長堅信,古井貢只有不斷擴張才能擁有更美好的未來。於是,他說干就干。

但俗話說,盛極必衰。這一次,王效金押錯了賭注,導致古井貢連年虧損,很快,酒廠的營收就從一年幾個億掉到了幾千萬,還差點被迫退市。這回雖然沒有滿盤皆輸,但古井貢也在下坡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不過,商海沉浮幾十年,王效金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這點問題對他來說還是能解決的。但是他的解決方案是改制,就是把酒廠原有的股份拆開,其中60%繼續歸當地政府,剩下的歸員工。毫州市接到申請之後猶豫了,但除此之外,好像也沒有更好地選擇,所以只能點頭同意。

這個方案整體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但細看的話,問題就大了,關鍵就在40%的員工股上。在王效金的分配規則中,普通員工每個人只能拿到3萬股,而他自己卻獨享1000萬股。三百多倍的差距,未免也太誇張了。

所以消息一出,就引來了眾怒。不少人質問道,就算你是廠長,也不能比普通員工高這麼多吧?還有人認為,酒廠的虧損很有可能是他故意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拿到這些股份。這麼一說,罪名可就大了。那可是竊取國有資產,這事肯定得好好查查。

「安徽酒王」淪為階下囚,入獄15年病逝,曾把頭像印酒瓶上 - 天天要聞

於是,在眾人的爭議之中,王效金戴上了銀手鐲。這一查,還真查到了他貪污受賄的事情,一次500多萬人民幣,一次60多萬美元。不過,這錢跟竊取國有資產這個罪名沒什麼關係,因為基本都是供應商給的好處費。

不過,貪污也是事實,所以王效金被判了無期徒刑。後來又因為在獄中表現良好獲得了兩次減刑的機會,刑滿之後他本可以重獲自由,但是上天沒給他這個機會,入獄的第15年,王效金死在了監獄裡,享年75歲。

慶幸的是,失去了「酒王」的古井貢在新一任廠長的領導下再次煥發生機,如今營收再度邁入百億大關,並且重新回到了名酒之列。

王效金的故事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但還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這個物慾橫流、人心浮躁的時代,一定要抵擋得住誘惑,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初心,更不能沒有底線,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才是制勝的關鍵。

至於這位商界傳奇人物的結局,到底是一代梟雄隕落,還是惡人自食其果?是功是過,相信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隨著氣溫攀升,嶺南大地處處荔枝飄香。這幾天,廣州一棵千年古荔為廣州最古老的荔枝樹,時隔數年後再結碩果,這一罕見的景象吸引了周邊村民前來拍照觀賞。千年古荔位於廣州黃埔玉岩書院,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這個年齡對於具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廣州來說,可謂見證了城市半部的歷史,承載著市民對嶺南佳果的記...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 天天要聞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原標題: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文物有話說)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出的記里鼓車復原模型。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張蔭麟復原《宋史》記載的記里鼓車齒輪裝置圖。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計程車是現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過記錄行車裡程計算費用,因此也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 天天要聞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在三國群雄逐鹿的璀璨星河中,夏侯惇的名字似乎總帶著一絲微妙的光芒。當五子良將馳騁沙場、威震敵膽時,這位曹魏元勛的軍事履歷上卻難覓耀眼的勝績。史書冷峻的筆墨下,一個令人費解的謎題浮出水面:一位鮮有戰功的將領,為何能登上曹魏權力之巔,成為曹操時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 天天要聞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作者:青燈雖然說皇帝後宮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的家務事,可是自古以來,都是天下大事,都要放在朝堂上辨一辯。特別是在明朝,皇帝娶什麼樣的嬪妃,立後還是廢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勢必要鬧上一場。可偏偏有這麼一位皇后,她被廢黜的時候,滿朝文武無一人說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地名故事:楊六郎與肅寧 不少人聽說過「劉秀夜走三陽」的傳說。三陽指的是饒陽、宰陽、高陽三座縣城。饒陽、高陽人們都知道,宰陽在現在的地圖上找不到了。其實宰陽就是現在的肅寧。 相傳楊六郎與遼國交戰在宰陽東紮下營寨,每日親自監督訓練牤牛,準備用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