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奉命為部隊機關食堂拉過冬儲白菜,對白菜情愫別樣

2024年09月28日15:42:13 歷史 1918

1987年,我奉命為部隊機關食堂拉過冬儲白菜,對白菜情愫別樣

1987年的秋天,天高雲淡,秋風一吹,那黃了的樹葉就沙沙作響。我跟老王頭一起拉菜,老王頭一邊趕車一邊念叨著,「這白菜得好好挑,部隊上的同志們冬天就靠它們了。」我應了一聲,心裡卻在想,這白菜怎麼就那麼重要呢?那時候我二十齣頭,對啥都好奇,也有些不解。

我家在北邊的村子裡,家裡不算富裕,但也不至於餓肚子。爹娘都是本分的庄稼人,家裡除了幾畝地,就剩下一頭老牛了。那年我十七歲,高中沒念完就參了軍,想著能給家裡減輕些負擔。剛到部隊那會兒,啥都不懂,老班長就像老牛一樣,帶著我一步步往前走。我跟他說起家裡的事,他只是點點頭,沒多說什麼,但我知道,他心裡有數。1987年,我奉命為部隊機關食堂拉過冬儲白菜,對白菜情愫別樣 - 天天要聞

這回拉白菜,我跟老王頭從早上忙到下午,太陽都快落山了,才把最後一車白菜拉回了營區。看著那些綠油油的葉子,我心裡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像是對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認識。我跟老王頭說,「王叔,這白菜真是好東西,咱們得好好照顧。」

第二天一早,連長找我談話,說是部隊有個任務,需要我去執行。我一聽,心裡那個激動啊,以為是要去參加什麼大行動,結果連長告訴我,是讓我負責這批白菜的保管工作。「這可是大事,得細心,別讓人偷了,也別讓蟲子咬了。」連長的話音未落,我已拍著胸脯答應下來。

可沒想到,這看似簡單的工作,竟成了我軍旅生涯的一道坎。那段時間,我幾乎天天泡在菜窖里,檢查溫度濕度,生怕出半點差錯。有一天夜裡,我夢見白菜都被蟲子吃光了,嚇得一身冷汗醒來。第二天,我就開始研究如何防蟲,還特意向老鄉請教了不少土辦法。日子一天天過去,白菜還是好好的,可我心裡的石頭卻怎麼也放不下。1987年,我奉命為部隊機關食堂拉過冬儲白菜,對白菜情愫別樣 - 天天要聞

我這人倔脾氣,認準的事兒就得干到底。連長見我這麼上心,也放心了不少。有天晚上,我正準備睡覺,忽然聽到外面有動靜,趕緊披上衣服出去查看。原來是個小孩兒,在菜窖附近轉悠,我上前一問,才知道他是鄰村的小東子,家裡窮,父母又病著,實在是餓得不行了,才打起了這些白菜的主意。我心裡一陣酸楚,想起自己小時候,家裡也是這般光景。我猶豫了一下,還是讓他拿了幾顆白菜回去。

這事我沒跟任何人提起,只是心裡多了份牽掛。後來,連長發現白菜少了,問我怎麼回事,我支支吾吾地說可能是老鼠鬧的。連長雖然沒再多問,但我看得出他眼神里的疑惑。那幾天,我心裡七上八下的,怕連長查出真相,更怕小東子一家挨餓。

就在我忐忑不安的時候,連長找到了我,跟我說,「小劉,你做的事兒我知道了,做得好!但下次別瞞著,有什麼困難咱們一起解決。」那一刻,我眼淚差點兒掉下來,連長的這句話,比啥獎勵都讓我感動。從那以後,我更加用心地照顧著這些白菜,也時不時給小東子送些吃的過去。1987年,我奉命為部隊機關食堂拉過冬儲白菜,對白菜情愫別樣 - 天天要聞

日子久了,我和小東子也熟絡起來。他告訴我,他的夢想是當兵,保護家人不受欺負。我聽後,心裡暖暖的,覺得自己的付出更有意義了。每當我看到他那雙渴望的眼睛,就彷彿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我鼓勵他好好讀書,將來有機會也能穿上軍裝。

轉眼到了年底,部隊組織了一次慰問活動,給周邊的貧困家庭送去溫暖。我主動請纓,帶著戰士們去了小東子家。看到我們帶來的米面油,還有過冬的棉衣,小東子的母親淚流滿面,不住地道謝。那一刻,我深深體會到,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

回到部隊,我跟連長彙報了這次慰問的情況。連長聽後,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小劉,你不僅會種菜,還會做人。」這話雖輕,卻重重地落在了我的心上。從那以後,我更加堅定了要成為一名優秀軍人的決心。1987年,我奉命為部隊機關食堂拉過冬儲白菜,對白菜情愫別樣 - 天天要聞

春去秋來,轉眼又是新的季節。那批白菜早已被分發完畢,但它們帶給我的記憶卻永遠刻在了心底。我從一個懵懂的少年,成長為一名有擔當的軍人,這其中,離不開那些默默支持我的人。特別是連長,他不僅是我的上級,更是我的榜樣。每當我遇到困難,想起他的話,就會有無窮的動力。

幾年後,我退役回到了家鄉,成為了村裡的書記。我始終記得連長的教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鄉親們。小東子的夢想也實現了,他真的穿上了軍裝,成了一個有志氣的小夥子。我們偶爾還會通電話,聊起當年的事,總能笑出聲來。

如今,我已經退休,但那段軍旅生涯,尤其是那段關於白菜的故事,始終是我最寶貴的記憶。每當有人問起我的經歷,我總會講起這段往事,告訴他們,有時候,一顆普通的白菜,也能見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1987年,我奉命為部隊機關食堂拉過冬儲白菜,對白菜情愫別樣 - 天天要聞

文章結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隨著氣溫攀升,嶺南大地處處荔枝飄香。這幾天,廣州一棵千年古荔為廣州最古老的荔枝樹,時隔數年後再結碩果,這一罕見的景象吸引了周邊村民前來拍照觀賞。千年古荔位於廣州黃埔玉岩書院,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這個年齡對於具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廣州來說,可謂見證了城市半部的歷史,承載著市民對嶺南佳果的記...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 天天要聞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原標題: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文物有話說)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出的記里鼓車復原模型。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張蔭麟復原《宋史》記載的記里鼓車齒輪裝置圖。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計程車是現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過記錄行車裡程計算費用,因此也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 天天要聞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在三國群雄逐鹿的璀璨星河中,夏侯惇的名字似乎總帶著一絲微妙的光芒。當五子良將馳騁沙場、威震敵膽時,這位曹魏元勛的軍事履歷上卻難覓耀眼的勝績。史書冷峻的筆墨下,一個令人費解的謎題浮出水面:一位鮮有戰功的將領,為何能登上曹魏權力之巔,成為曹操時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 天天要聞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作者:青燈雖然說皇帝後宮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的家務事,可是自古以來,都是天下大事,都要放在朝堂上辨一辯。特別是在明朝,皇帝娶什麼樣的嬪妃,立後還是廢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勢必要鬧上一場。可偏偏有這麼一位皇后,她被廢黜的時候,滿朝文武無一人說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地名故事:楊六郎與肅寧 不少人聽說過「劉秀夜走三陽」的傳說。三陽指的是饒陽、宰陽、高陽三座縣城。饒陽、高陽人們都知道,宰陽在現在的地圖上找不到了。其實宰陽就是現在的肅寧。 相傳楊六郎與遼國交戰在宰陽東紮下營寨,每日親自監督訓練牤牛,準備用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