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本來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在中國近代,外蒙古和中國「分了家」。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他們還想搶走蒙古草原上的一顆閃耀的寶石——貝爾湖。
最後他們成功了嗎?
外蒙古的獨立
相比起貝爾湖的歸屬,外蒙古的獨立才是更加值得所有中華兒女遺憾的事情。
外蒙古獨立的苗頭萌發於晚晴的同治、光緒年間,這個時候許多人還在吹噓什麼「同光中興」。
但是實際的情況是當時清政府無能,對外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對內慈禧太后為代表的一大批人都在忙著撈錢和享樂,慈禧太后為了修園子和過大壽,竟然挪用海軍軍費。只有少數人比如左宗棠等人是在真心實意地救國家,所以這些人才會被稱為民族英雄。
由於外蒙古的地盤上掌握實權的都是王公貴族,他們早就把自己治下的土地和牧民當成了自己的私產,所以當清廷的官員前來徵稅的時候這些蒙古王公就非常不滿,覺得清廷是在從他們嘴中奪食。於是這些蒙古王公開始簇擁在外蒙古藏傳佛教活佛博克多格根的周圍,共同對抗清廷,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博克多格根是個野心家,他見清廷已經是日薄西山,自己又大勢已成,於是就想乾脆讓外蒙古徹底獨立出去,自己當皇帝。正好這個時候沙俄一直在外蒙古尋找代理人,在發現博克多格根的野心之後雙方一拍即合。就這樣,在沙俄的扶持下,外蒙古獨立了,博克多格根也圓了自己的皇帝夢。但是從一開始博克多格根就是個傀儡。外蒙古的政局也沒有就此平穩下來,而是陷入了持續不斷地動蕩之中。
作為中華兒女,即便是陷入內亂,也在時刻想著保持中國的領土完整。在北洋政府時期,段祺瑞他們就曾經派遣徐樹錚出征外蒙古,試圖恢復對外蒙古的統治,但是最終由於國內局勢混亂而不得不作罷。
1924年,中華民國政府與蘇俄政府簽訂《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協定中明確了外蒙古仍然是中國的一部分。
但是等到蔣介石政府上台,中國的態度發生了重大轉變。蔣介石政府為了爭取蘇聯對日宣戰,以承認外蒙古獨立和接受雅爾塔秘密協定條件為條件,和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最終在外蒙當局和蘇聯的監視和控制下,外蒙通過了獨立的全民公投,兩個多月之後,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承認了外蒙古獨立。
在蔣介石的主動配合下,外蒙古迅速完成了獨立需要的所有程序。這就導致在新中國建立之後,就算想拒絕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獨立主權地位也沒有了法理依據。
貝爾湖爭端的由來
1953年,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去世,之後由於蘇聯政壇的人事更迭,中蘇關係也開始迅速惡化。
俗話說日防夜防,家賊難防。外蒙古曾經是中國的一部分,自然知道中蒙邊境線附近中國都有什麼好東西。
中蘇關係惡化的第二年,外蒙古就覺得他們有蘇聯人撐腰,但是中國人沒有,於是他們就無視之前與中國簽訂的協定,派兵實際控制了原本屬於中國的貝爾湖。
選擇貝爾湖作為下手的目標,外蒙古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就是貝爾湖的資源豐富。在茫茫的草原或者大漠中,最難得到的就是水資源了。而貝爾湖就是一個淡水湖。湖泊總面積可達628.78平方千米,湖水一般深度在9米左右,湖水最深處可達50米以上。淡水儲量巨大。
除了是一個巨大的天然淡水水庫之外,貝爾湖還有豐富的漁業和自然資源,可以說是茫茫蒙古草原上的一個聚寶盆。
除了現實意義之外,貝爾湖對外蒙古的另外一層意義就是貝爾湖可以算是所有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迹。
貝爾湖在史書中還有一個名字,就是捕魚兒海。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歷史上一位堪稱空前絕後的偉大歷史人物,他創建了一個橫跨亞歐的龐大帝國,而他的子孫忽必烈創建了元朝。
元朝是被明朝推翻的。在元順帝被趕出元大都之後,北元手上仍然有一支實力非常強大的軍事力量。這支北元軍隊經常劫掠明朝邊關,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非常頭痛。
為了全殲這支北元軍隊,明軍的開國將領藍玉率領明朝的開國精銳在風雪覆蓋的草原上苦苦尋找了好幾個月,終於在捕魚兒海之畔找到了這支軍隊並全殲,這一戰被稱為捕魚兒海之役。此戰過後,蒙古族最輝煌的一段歷史就此徹底結束。
艱難的談判歷程
在外蒙古派遣軍隊佔領貝爾湖之後,新中國政府面臨著兩個選擇:打還是談。
要打的話,顧慮重重。
當時我們剛打完抗美援朝戰爭,國家百廢待興,無力再負擔另外一場戰爭的消耗了。
而且當時的國際形勢對我們比較不利。如果我們和蒙古開戰,蘇聯一定會站到蒙古一邊,而剛和中國打過一場的美國能夠作壁上觀就已經是對中國比較有利的選擇了。
所以打是不能打的,只能選擇談判。
談判的過程非常艱辛,因為蒙古知道中國急需休養生息,國際局勢也不利於中國。世界上實力最為強大的兩個國家蘇聯和美國,一個剛和中國在朝鮮戰場上交過手,另外一個和中國關係正在迅速惡化。
但是,我們又不可能完全放棄貝爾湖,因為這不僅關係到中國的國家利益,更是關係到貝爾湖沿岸中國人民的福祉。
在貝爾湖沿岸的中國人民中,不僅有靠放牧為生的牧民,還有許多依賴打漁謀生的漁民,如果貝爾湖真的被蒙古全佔去了,這些漁民就失去了他們賴以為生的生計。
於是中國政府與蒙古就貝爾湖的歸屬展開了長達八年的「馬拉松式」的談判。對於這場談判,中國政府是非常有信心的,畢竟百餘年的近代史我們都挺過來了,8年的全面抗戰的艱苦歷程我們都走過來了,談判而已,又不是打仗,我們耗得起。
而且,時間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從1954年到1962年,中國的實力發展迅速,尤其是中國的經濟和工業化發展進程,在速度那是一年比一年快。
到了1962年,眼看中國的實力逐漸把蒙古甩在了後面,蒙古的態度終於出現了軟化,但是由於有蘇聯在背後撐腰,在最後商定談判結果的時候蒙古還是把能占的好處都佔盡了,總面積628.78平方千米劃歸中國佔有的只有西北部的40.26平方千米。
結語
說到底,實力還是談判的基礎,想必同樣的問題放到幾十年後的現在,同樣是中蒙兩個國家進行談判,即便是這個時候蘇聯依然存在,結果也會有大大的不同。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停下發展的腳步,近代百餘年的屈辱歷史,更加不能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