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南岸區四公里,在如今的重慶人心中並不是一個繁華的地方。但在上世紀50-80年代,這裡有響噹噹的無線電五廠、長江橡膠廠等單位,倒是挺受歡迎的地方。
長橡小區(網路圖片)
如今,重慶工商大學南岸校區在靠近廣黔路的部分,就與長橡小區挨著。長橡小區就是原來重慶長江橡膠廠的家屬區。
長橡的前身之一是華僑興辦的老廠
很多人以為長橡是三線廠,對也不對。它的前身之一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時候。
為了支援抗戰,1940年4月,眾多海外華僑集資在重慶成立了「中南橡膠廠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主要發起人為南陽檳榔嶼膠業股東「四王」(王振相、王金興、王家驥、王尊法)。中南橡膠長為當時抗日大後方填補了橡膠工業的空白。
當時的中南橡膠廠有6個分廠,分別在雲南昆明、貴州貴陽、重慶南岸、廣東曲江、四川廣元和四川成都。
1943年,在重慶化龍橋華村購地籌建總廠,一年後便建成投產。在極其殘酷的戰爭環境中,仍為大後方提供了翻新輪胎4萬多隻。
解放前,中南橡膠廠分化,總廠以4000銀元賣給四川鹽業公司。直到1955年,中南橡膠廠與復興、永興等橡膠廠和家庭工業社合併,正式成立公私合營中南橡膠廠。1965年1月,公私合營中南廠正式轉為國營的「重慶中南橡膠廠」。
三線,成為發揚壯大的契機
大家都知道,重慶是西南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據不完全統計,僅1964年到1965年底,從北京、上海、遼寧等12個省市遷入重慶地區的企事業單位就有60個。而這也成為中南橡膠廠迎來大發展的一個契機。
1964年底,為加快重慶的橡膠產業發展,國家決定將上海橡膠製品三廠全部和上海橡膠製品四廠的一部分,內遷重慶,與重慶中南橡膠廠的3個車間合併組建重慶長江橡膠廠(中南橡膠廠剩下部分繼續在化龍橋經營)。
長橡廠的勝利火補膠
1965年11月,2000多名上海橡膠職工及家屬,乘坐民眾號輪船,從上海港十六鋪碼頭啟程赴重慶。一座西南地區最具規模的軍工、民用橡膠配套企業,便由此在重慶誕生了。
漸漸地,長橡廠成長為數一數二的大廠,從6個車間發展到12個車間、一個研究所,以及學校、職工醫院、食堂、俱樂部、招待所等生活配套也變得一應俱全。
長橡廠的廣告宣傳
長橡廠的獅牌橡膠隔板廣告
其車間701就是專門生產軍品的。據老廠職工介紹,長橡生產的產品橫跨「海陸空」,包括潛水艇上的膠板、密封艙密封件、飛機的密封膠等。為了保密,當時對外的聯絡地址是2501信箱,80%的職工是退伍軍人轉業。
重慶國營橡膠家族中,最後垮的那個
1991年長橡廠大門的合影(網路圖片)
軍轉民之後,長橡成為重慶汽車、摩托車製造業橡膠件重點配套廠家,也生產其他生活、生產使用的橡膠製品。
長橡建廠30周年發的紀念徽章和搪瓷盆
有數據顯示,長橡擁有著8座生產基地,生產28個大類、上萬個規格品種的橡膠製品。80-90年代,長橡在行業內名氣不小,算得上聲名遠播。還曾為試圖完成長江漂流個人提供橡皮船。
長橡廠多次為長江漂流的個人提供過橡皮艇(網路圖片)
90年代末起,長橡的生產經營逐漸不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2007年開始停止生產經營。2009年2月,它整體併入建峰集團。受整個橡膠行業凋敝的影響,最紅長橡因資不抵債,在2017年申請破產。破產後,機器及其房產歷經多次拍賣。
如今,重慶工商大學南岸校區有一部分就屬於原來長橡廠,有一個校門就是原來廠子的大門改的。廠辦公樓和1、2號樓都還在校園裡。
重慶工商大學南岸校區(網路圖片)
當年那批從南洋歸來的中國人建起最初的中南廠時,可能也沒想到後來它能衍生出了中南橡膠廠、長江橡膠廠等幾個廠子。可惜,創業不易,守業更難。四公里見證了長橡的輝煌,也目睹了它走向沒落。如今,無論是長橡還是四公里,都早已面目全非,那些過往只能成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