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小而不救者,有圖大之心。——《棋經十三篇》
據《三國志》記載,東漢有一個叫征羌的小地方,這裡曾出過一個叫焦矯的縣令,因此焦矯得了一個「焦征羌」的外號。
古代能在地方上當官,且能混的風生水起的人,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家庭背景,這個焦矯也不例外,他家是會稽郡的大族,他本人則是當地的地頭蛇,據相關史料記載,當年老焦在會稽的勢力非常大,一般人想要在會稽謀生,必須要徵得他的點頭,就連當地官員,也對他忌憚三分。
後來曾擔任過東吳丞相和尚書的高官步騭和衛旌,在進入東吳的體制之前,曾是過的不怎麼好的窮哥們,有一段時間,倆人到了會稽,想以種瓜賣瓜為生。
這種小生意在當地本來無足輕重,但是他倆知道焦矯是會稽的高啟強,如果不去焦家拜碼頭,那麼早晚會有人來問他倆的瓜保不保熟。
衛旌這個人稍微有點小性格,如果就他自己,估計他是肯定不會去焦家拜碼頭的,但是步騭卻是一個明白人,史書中說他早年貧困時,雖然依然能堅持讀書學習,但在性格上卻也能「降志辱身」。
對於一般人而言,他可能寧願站著死,但對於極少數人來說,他們卻能為了更長遠的目標,而跪著活,步騭就屬於後者。
在步騭的堅持下,衛旌最終和步騭一起去了焦家,倆窮哥們帶著禮物去了焦家之後,老焦並沒有第一時間見他倆,而是通過下人傳話,說他正在睡覺,至於真假,估計假的面更大一些,因為步騭和衛旌都不是一般人,拜訪老焦之前,應該不會莽著去,應該是打聽過時間的。
但是人家老焦當時就是睡覺了,於是這窮哥倆就只好在外面曬太陽,等了很久之後,人家也沒起,結果衛旌有點不耐煩了,但是在步騭的勸說下,衛旌才又堅持了下來。
等到老焦那邊同意見客之後,衛旌又差點破防了,因為老焦坐在屋裡納涼,卻沒讓衛旌和步騭進屋,只是安排他倆在外面說話,衛旌一看老焦如此不尊重自己,差點就要暴走,結果步騭再次勸住了衛旌。
後來老焦一看這倆人還能穩的住,於是就給倆人安排飯,當時老焦自己吃的是成桌的山珍海味,而他安排衛旌和步騭吃的,不過是一些勉強能填飽肚子的粗茶淡飯,衛旌一看老焦如此不講究,再次紅溫,氣的根本沒怎麼動筷子,但是步騭去安之若素,安安靜靜的把飯菜吃了個一乾二淨。
老焦一看這倆人也算人物,也就沒在危難,過了老焦這一關之後,衛旌就問步騭,他是如何能忍住老焦如此落他們面子的,步騭則淡然的回答:
吾等貧賤,是以主人以貧賤遇之,固其宜也,當何所恥?
從史書之前對步騭的評價,以及步騭一點面子都不在乎的事迹來看,似乎步騭是個已經「躺平」的,毫無追求,且「自甘墮落」的人,那麼真實這樣嗎?
答案自然否定的。
因為據史書後續的記載顯示,步騭和衛旌在順利的當了一陣瓜販子以後,就因為孫權的聘用而進入了體制。
看過上一篇文章的朋友(詳見《趣聊三國:出來混,不能沒有眼色》),已經知道交州那塊地盤是個虎狼窩,以士燮為首的地頭蛇,已經弄死了兩任刺史,等閑的人對這塊地盤是望而生畏。
但是在公元210年的時候,孫權卻派步騭去了交州,結果交州自此成了東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可見,步騭在被孫權聘用之後,應該是表現的相當突出,而士燮能歸服東吳,雖然有東吳強大的原因,但也不能忽視步騭的作用。
此後步騭的官場之路,也基本上是平步青雲,後來步騭曾一度擔任過東吳的丞相之職,而在他之前干這活的人,則是曾經擊潰過劉備的陸遜,由此可見步騭個人能力有多強。
衛旌在東吳的發展也不錯,曾一度官至尚書一職,但仔細查閱衛旌的簡歷,我們就會發現,衛旌的官場事迹,遠不如步騭精彩,他還曾被免過職,他能在東吳立住腳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因為當年的窮哥們步騭的照拂。
那麼兩個起點基本差不多的人,為何後來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能力自然是根本原因,但是情商這塊,我們也不能忽略,一個早年放不下面子的人,在以後的工作中,情商也一定不會太高,這可能也是他和步騭有差距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