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越共中央保健委員會19日發布消息,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當天因病逝世,享年80歲。
今年4月14日剛剛度過80歲生日的阮富仲,是越南1986年革新開放以來任職最久的最高領導人,自2011年起擔任越共中央總書記。他的這一屆任期,原本應至2026年結束。
阮富仲任內中越關係得到進一步提升,2023年12月,中越雙方同意發表《關於進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越建設具有戰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顯示出雙方對當前合作感到滿意,對未來合作充滿期待,也更有信心。
已患病一段時間
據新華社,越通社援引越共中央保健委員會的消息說,阮富仲已患病一段時間,其間受到精心治療和悉心照顧,但由於年事已高、病情嚴重,於當地時間19日13時38分在越南軍隊108中央醫院逝世。越南將為阮富仲舉行國葬,越共中央委員會以及越南國會、國家主席、政府、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將就相關安排發布特別公告。
越南官方公布阮富仲逝世消息後,越南國內多地電視台滾動播放阮富仲資料紀錄片。
此前一天,越共中央政治局在軍隊108中央醫院舉行儀式,向阮富仲授予越南最高榮譽金星勳章,並表示這是「黨、國家和人民對阮富仲總書記對越南黨、越南民族革命事業的重大且卓越貢獻的充分認可」。
今年6月20日,阮富仲與到訪的普京舉行會談。越南國家電視台播出的畫面中顯示,阮富仲未到下車處迎接,而是全程坐在室內,但依然進行了正式的會談。這是在公開報道中阮富仲留給外界的最後形象。
公開資料顯示,阮富仲1944年生於越南河內市東英縣東會鄉貧苦農民家庭。中學時就對詩歌文學感興趣,在1963年考入河內綜合大學語言文學系。
阮富仲一開始並未思考從政,1967年畢業時他希望留校繼續從事文藝研究,但被分配到了越共最為重要的理論刊物《學習雜誌》(後改名《共產雜誌》)。從1967年至1996年,他在這份雜誌工作了近30年。
他在一開始的起步的編輯崗位上幹了14年,在1981年選派前往蘇聯社會科學院實習,並獲黨建專業副博士的學位。1983年回國後,他開始受到重用,歷任《共產雜誌》黨建部副主任、主任,雜誌編委會委員、副總編,在1991年8月開始擔任雜誌的總編輯。
1996年8月,在擔任總編輯5年後他正式進入政界,擔任河內市委副書記,負責河內市委宣教部。1998年3月至2006年8月,他先後擔任越共中央理論委員會副主席、主席,負責越共理論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0年,阮富仲調任河內市委書記,在此同時他一直兼任越共中央理論委員會主席,這在歷屆河內市委書記中是唯一一例。
阮富仲2006年6月至2011年7月任國會主席。從2011年1月起病逝前,一直擔任越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書記。在擔任越南領導人,阮富仲依然關注理論工作和研究,2022年2月出版發行了《社會主義和越南走向社會主義道路的若干理論和實踐問題》一書,匯聚了阮富仲的29篇文章和講話稿。
「竹子外交」
在19日病逝後,越南國家主席蘇林撰寫紀念文章表示,阮富仲和越共中央發展了越南的外交政策思想,總結了實踐活動,形成了「竹子外交」藝術。
越南盛產竹子,用竹子製作的圓錐形竹笠甚至已經成為了越南的文化象徵。在外人看來,越南的「竹子外交」就像一株風中的竹子,隨風擺動又不「一邊倒」。
在2016年8月,阮富仲在越南全國對外工作會議上率先提出「竹子外交」的理念。此後「竹子外交」理念逐漸豐富,內涵日益豐富。在越南官方描述中,「竹子外交」可總結為「根堅、身實、枝柔」,即目標堅定、思想務實、策略靈活。
當前越南外交希望發展自身的「新興中等強國」地位,而發展經濟是越南實現中等強國目標的根本。為此,越南與世界主要經濟體建立了夥伴關係,積极參与區域和全球的自由貿易合作機制,推動貿易全球化和自由化。
在此過程中,中國的角色不可或缺,除了中國是越南的重要鄰國以及中越產業互補外,越南還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中國經驗。
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和越南在國情和文化上多有相似之處,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越南充分借鑒了中國的成功經驗,吸取了中國的挫折教訓,體現了其「船小好掉頭」的優勢,這也是中越之間的特殊紐帶。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越南社會科學院中國研究所所長阮春強也表示,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發展成就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福祉,中國發展繁榮為其他國家進行經濟決策、實現發展繁榮提供重要借鑒。越南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和中國近鄰,借鑒了中共建黨治國的寶貴經驗。阮富仲在擔任總書記前就曾於1992年、1997年、2001年、2003年、2007年訪華。在擔任總書記後,他分別於就職當年的2011年10月、2015年4月、2017年1月和2022年10月四次訪華。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在2022年10月31日的會談中阮富仲說,發揮和提升兩國現有合作機制的效果,特別是越中雙邊合作指導委員會的作用,推動「兩廊一圈」和「一帶一路」倡議的進一步對接。進一步推動提升兩國經濟合作效果,在各領域營造新亮點。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