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很多拍攝古裝題材的影視劇當中,他們對於父母的稱呼都是「爹娘」,對比起現在的「爸爸媽媽」截然不同。
對於父母的稱呼,是什麼時候有變化的呢?
想必很多人給的答案都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世界化,越來越多地方把對於爹娘的稱呼改成了爸爸媽媽,因為這是受外來文化的影響。
在西方文化當中,爸爸媽媽的叫法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我們對父母的稱呼崇洋媚外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其實,站在牙牙學語的嬰兒角度來看,「a」這個發音,是他們最能掌握的發音,mama跟baba自然而然,成了他們學會的第一個辭彙。
所以說,不管是西方小孩還是東方小孩,baba,mama都是他們的統一語言,嬰語才是世界的起點。
了解了中國古文化以後,我們會發現嬰語早已存在,而且是最先被發揚光大的存在。
先從媽稱呼談起。
例如,在魏晉時期有《玉篇.女部》記載「媽,莫補切」,可見,媽這個叫法,流傳已久,今時今日還能被人們沿用,不奇怪。
在清代《廣雅.釋親》中說到「媽,母也」,可見媽這個叫法,不管是到了哪個民族同志的時期,都是廣泛得到認可的存在。
最讓人感到驚訝的是在中國如此遼闊的土地之上,爸爸這個叫法歷史同樣悠久。
《廣雅》篇中有提到「爸,夫也」。可見,大家對於父母的稱呼都是相當統一的,從古時候就有文獻反饋出來。清代更有學者指出「爸者,父聲之轉」。想必,統治者們從來沒想過去改變同樣的習俗習慣。
一開始,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爹的確是最常用的叫法,跟西方人現如今叫爸爸Dady一樣。
只不過爹這樣的讀音,隨著地域發音習慣不同,也會顯出不同的存在方式。例如在湖南那一代,爹等同於da,聽起來截然不同了。
到了今天,爸爸兩個字成了完全被普及的存在,是嬰語征服了大家。
了解了大家對父母稱呼歷史變化,大部分人的感受是覺得新奇。
方言版
前面提到在不同的地區對於父母的叫法可能不一樣,這樣的特徵在古代同樣存在。
例如在北方有人叫父親為爹,或者是大大,或者是拜,叫母親則是娘。
但在南方更為複雜的語系分類當中,把父親稱作爺,或者是老豆,才是最常見的叫法。大家學過的木蘭詩當中,旦辭爺娘去就是這麼個存在。
只不過中原在幾百年,甚至在幾千年當中都頗受統治者的喜愛,當地人的語言習慣自然而然成了正統,所以官方記載才會把對父母的叫法統稱為爸媽。
但是在每一個地方,大家依舊堅持流傳下來的傳統,官方的稱呼普及開來得到的反饋是大家知道了爸媽也是可以用來稱呼父母的。
隨著歷史變化,大家對於爸媽的稱呼萬變不離其宗。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家知道爸媽是用來稱呼父母的,但依舊保持著自己當地的叫法。
自從滿人入關以後,爸媽這種稱呼才被強硬的安置了下來。可以說從清朝起,爸媽的叫法更為廣泛,其餘的稱呼都是山腳疙瘩的人才會繼續堅持。
因為在清朝統治的時候,他們把人分為了旗人跟民人,前者為貴族大部分是滿足,後者可當奴隸,大部分是漢族。
對於滿足貴族來說,他們可以叫自己的父親為爸爸,為了彰顯其中的親昵程度,他們甚至會把母親也叫做爸爸。例如光緒帝叫慈禧太后有時候叫親爸爸。
但是對於漢族來說,他們叫自己的父親則是為爹。從此,在對爹娘的稱呼上便可以分辨貴族跟下等人。爸媽這種稱呼後來佔了大部分,是因為漢族人基數比較大。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對於父親的稱呼變化是比較生硬的,幾乎脫離不開爹跟ba兩個發音,除了有些地方把爺也用來稱作父親以外,又或者是其他少數民族以及地方系語言內,發音有所改變,大部分依舊是叫爹。
但是,大家對於母親的稱呼變化,就顯得跳脫了一些。
一開始,娘這個字不能用來指作母親,而是用來稱呼較為年輕的女子群體。
例如大家所聽過的杜十娘,聶隱娘等等,在女孩的姓氏後面加娘字,指的是該女孩來自某個家庭,還未出嫁的意思。
很早很早的時候,孃孃才是用來稱呼娘的,很多人對於這種叫法感到驚奇,畢竟現如今孃這個字只用來稱呼嬸嬸。
在唐朝,幾乎家家戶戶稱呼自己的母親或者是叫比自己年紀長的長輩,都是叫孃孃,這個字成了唐朝人生活當中最親切的存在。
但後來,隨著政治的變革,例如某些少數民族統治中原時期,孃這個字逐漸被廢除,被娘這個字時代。在娘這個稱呼盛行的時候,媽只能用來稱作家中年紀大而且關係更親近的的女僕。
可以說,光是研究對父母稱呼的歷史變化,我們都能夠總結出一條格外不同的歷史曲線,其中包含著政治的變革,文化的融合跟分裂,漢字的發展是偉大的。
在很多古典文字當中,之所以會出現「大不韙」存在,例如,在統一叫爹娘的年代,有人稱呼自己的父母為爸媽,在禁止用作爹娘稱呼父母的年代,依舊有人把該稱呼寫入書中。
唯一的原因便是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響,除了明清這兩個朝代,對於思想的扼殺以外,大家對於父母的稱呼都是怎麼親密怎麼來。
到了今天,如此遼闊的中國,能夠統一對父母的稱呼,而且同時接納其他方面體系內的不同稱呼方式,實在是難得。
從漢字的發展史來看,一些字早已用不上,更是憑空出現了很多新字,但是唯獨對爹娘稱呼的這些字眼,一直以來沒有變化。可以說,去了解對父母稱呼的歷史發展,便可以從中窺探到一些中華文化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