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才(1924.2—2017.7.13)山西萬榮人,1942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7月參加革命工作。
1939年7月參加八路軍,歷任第115師支隊一大隊工作隊員,八路軍總部宣傳隊幹事,太岳區212旅宣傳隊員、特務連戰士,五十四團團部文書,太岳三分區司令部收發員。1944年10月起任五十七團五連副政治指導員。
1945年8月起任太岳四縱隊13旅57團9連代政治指導員、政治指導員38團九連連長。1947年2月起任38團1營副營長、營長。1949年3月至1950年6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13軍38師114團參謀長。
1950年6月至1952年1月任陸軍第13軍112團代副團長、副團長,1952年1月至7月任112團團長。1952年7月至1954年任陸軍師炮兵主任。1954年至1958年在解放軍軍事學院學習。1958年4月至1964年5月任陸軍師副師長兼參謀長(1959年10月至1962年8月兼職)。1964年5月至1969年3月任陸軍師長。1969年春至1977年6月任13軍副軍長。「文化大革命」中曾任四川省革委會委員。1973年後任中共四川省重慶市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重慶市革委會副主任。1980年11月至1983年8月任50軍副軍長。
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軍銜。1988年7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
中共第九屆、十屆中央候補委員。
他曾3次獲特等戰鬥英雄稱號,9次榮立特等功。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上,他是以善打大仗惡仗出名的戰鬥英雄。在戰爭年代,他曾參加大小戰鬥百餘次。在呂梁戰役東陽村戰鬥中,帶領三十多名戰士突入敵陣地,在三面受敵的情況下,堅持戰鬥4小時,直到全團出擊殲滅敵人,榮獲了特等戰鬥英雄稱號;在上黨戰役中,他率領的某部九連獲「鐵九連」稱號;在呂梁戰役中,他獲得了太岳縱隊的特等戰鬥英雄稱號;在淮海戰役中,張英才營參戰15次,斃敵2000餘人,俘敵1000餘人。淮海戰役前委批准授予張英才營為「鋼鐵營」,授予他為「鋼鐵營營長」和「特等戰鬥英雄」稱號。
2017年7月13日,張英才在四川成都軍區總院去世,享年93歲。
來源:中國共產黨歷屆中央委員大辭典(1921—2003)中央黨史出版社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路,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路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侵權,謠言或其它問題請聯繫刪除。最後,大家對於這個事件有什麼不同的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