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2024年07月10日06:22:05 歷史 1918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東漢末年三國鼎立,魏蜀吳中,當屬魏國最強大,在曹操的加持下,吸納的人才也是非常之多,名臣良將人才濟濟,正是人才的不斷層才使得曹魏越來越強大,那麼在正史上,這些有名的將領他們的結局都是怎樣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典韋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典韋

典韋作為曹操帳下最好的保鏢,對曹操的保護也是盡職盡責,一直保護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在曹操征戰宛城張綉時,張綉投降曹操,這樣曹操十分高興,便宴請張綉等將領,誰知沒過幾天,張繡得知消息,曹操要除掉他,統領他的部隊,這讓張綉十分不滿,於是先下手為強,率軍直搗曹操大帳,突如其來的進攻,把曹操打的措手不及,曹操騎馬逃走,典韋作為曹操的保鏢,死死的守住大門,不讓張綉軍進入一步,奈何敵方部隊越來越多,典韋與其大戰,最終力戰而亡,死了之後,張綉命人將其頭顱割下,以示三軍。

2.李通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李通

在曹操率軍征討張綉時,李通率軍投奔了曹操,及時為曹操補充了兵力,李通作為先鋒,回頭攻打張綉並大破之,讓曹操對其刮目相看。李通為人非常正直,又非常有能力,官渡之戰中,袁紹和劉表都對他招降,想要籠絡他,都被李通一一拒絕,在周瑜劉備合兵圍困曹仁,李通率兵救援曹仁,誰知在迫近包圍圈時,李通突然兵亡,實在是非常可惜。

3.夏侯淵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夏侯淵

要說曹魏將領中結局最憋屈的當屬夏侯淵,夏侯淵實力還是非常強的,先是在官渡督運糧草,擊潰韓遂,平定涼州,為曹操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可是在定軍山之戰中,先是分兵救援張郃,後分兵去救火、修補鹿角,這個時候黃忠出現,此時的夏侯淵已經心力憔悴,隨即被黃忠斬殺。

4.曹仁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曹仁

曹仁官至大將軍、大司馬,跟隨曹操多年,屢立功勛。破袁術、攻陶謙、擒呂布、敗劉備,參加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後,曹仁又鎮守江陵,抵禦周瑜進攻。多次跟隨曹操參加大戰,在濡須口之戰中,沒有聽從蔣濟的良言,自恃兵多,堅持要分兵進攻中洲,結果魏軍大敗,死傷無數,在濡須口戰敗沒多久後曹仁便因病去世。

5.曹休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曹休

曹休官至大司馬,跟隨曹操後,負責曹操的警衛工作,跟隨曹操征戰,在夏侯惇去世後,成為主持與孫吳對峙的江淮間軍務,後又破吳蘭、退張飛、破呂范、戰審德,戰功赫赫,可是英勇一世的曹休怎麼也沒有想到被周魴所騙,曹休大意的聽信了周魴來投靠的真實性,便率軍接應周魴,結果遭遇東吳埋伏,曹軍士卒前無退路、後又追兵,惶恐之下陸續叛逃,曹休的人馬幾乎已經潰不成軍,曹休上書請罪,曹丕沒有怪罪,反而曹休十分愧疚,僅僅三個月後便去世了。

6.于禁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于禁

于禁官至安遠將軍,于禁的爭議還是比較大的,對於他的投降褒貶不一。跟隨曹操後,為曹操屢立戰功,于禁為人剛正,大義凜然,為了維護軍法不惜殺掉自己的故友,曹操對其大加讚賞,可是在襄樊之戰中,成了關羽成名的背景,關羽水淹于禁七軍,斬殺龐德,于禁投降關羽。

于禁晚年輾轉回到了魏國,曹丕讓于禁拜謁曹操陵寢時,在陵墓的牆壁上畫了于禁降服之狀,于禁慚愧難當,不久便去世了。

7.夏侯尚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夏侯尚

夏侯尚官至荊州牧,作為夏侯家族的大將,本該戰死沙場,南征北戰,沒想到夏侯尚是個性情中人。在戰場上夏侯尚戰績也算小有成就,都督南方諸軍事,攻拔蜀國上庸,平定三郡九縣,後又擊敗諸葛瑾,軍功頗大,曹丕對其也是十分重用。

誰知夏侯尚娶了一房小妾,對其十分寵愛,這讓曹丕十分憤怒,因為夏侯尚德正房是曹氏女子,於是曹丕派人絞殺了這個愛妾,愛妾去世對夏侯尚打擊很大,一度生病精神恍惚,整日抑鬱,兩年後便抑鬱而終。

8.張郃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張郃

張郃官至征西車騎將軍,堪稱曹魏第一猛將,投降曹操後,便跟隨曹操征戰四方,在平定涼州、爭奪漢中、安定淮南中屢立戰功,率軍抵禦諸葛亮北伐,在街亭之戰中更是大敗馬謖,逼得諸葛亮退回漢中。

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司馬懿奉命率軍狙擊,司馬懿多次派兵跟隨諸葛亮的軍隊,張郃的思想是長久對峙,諸葛亮由於長時間找不到好的機會進攻,於是退還祁山,司馬懿令張郃追擊,張郃說逃兵毋追,怎奈作為統帥的司馬懿不聽,張郃只得聽命追擊,張郃追到木門谷,蜀軍早已埋伏好,亂箭射來,張郃中箭而亡。

9.王經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王經

王經官至尚書,要說曹魏最忠心的,王經必然上榜,早年受到崔林的賞識,平步青雲,在堅守狄道時,被包圍在城中,得到鄧艾陳泰的幫助才得以脫險,被召回京城另行任命。曹髦不想再受司馬昭擺布,於是召見王沈、王經、王業,提出進討司馬昭的計劃,誰知王沈、王業向司馬昭告密,並且要帶著王經,但是王經不肯附和。

曹髦被成濟殺掉後,司馬昭因為王經沒有向他告密,隨即將其下入大獄,不久朝廷將王經和其母親殺掉。

10.陳泰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陳泰

陳泰官至左僕射,因為父親陳群的緣故,仕途自然是非常順利,在高平陵政變中,極力勸諫曹爽投降,讓曹爽接受了司馬懿開出的條件,這就司馬家族對其更加信任。後屢次抗擊蜀漢,成功防禦蜀將姜維的多次進攻,兩度抵抗東吳的進攻。

在魏帝曹髦被成濟殺掉後,陳泰趴在曹髦身上痛哭不已,因過於悲痛,不久即嘔血去世。

11.鍾會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鍾會

鍾會官至司徒,奸詐了一輩子的鐘會,最終自取滅亡。鍾會文武雙全,弱冠之齡便享譽曹魏,在平定諸葛誕之變,滅蜀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滅亡蜀漢後,逐漸有了謀反之心,為了避免鄧艾壞事,於是率先誣告鄧艾謀反將鄧艾下入大獄。

怎奈事情沒有向著他策劃的方向發展,士兵叛亂。原先一夥的衛瓘也加入了叛亂,將姜維和鍾會殺害了,這次謀反之事就這樣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12.鄧艾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鄧艾

鄧艾官至征西將軍、太尉,他與鍾會也算是難兄難弟了,鄧艾文武全才,深諳兵法,為統一魏晉大業建立了卓越的功勛,在滅蜀之戰中,偷渡陰平,成為第一大功臣,奈何在巨大勝利面前,他擅自循東漢將軍鄧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義,任命大批官吏,被鍾會抓住了把柄,鍾會以謀反之罪啟奏朝廷,鄧艾父子被下入大獄。

由於鍾會謀反失敗,負責擒拿鄧艾父子的衛瓘害怕鄧艾放出來後會找自己麻煩,於是派遣田續前往三造亭追殺鄧艾,鄧艾父子被斬殺。

13.王凌

王凌官至太尉,早年受到曹操賞識得以仕途高升,屢建戰功,總管江淮軍政。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後,徹底掌握住魏國的大權,將曹芳控制在自己手中,曹芳也是非常的懦弱,王凌非常不滿,聽說曹彪有勇有謀,想要擁立他為帝,司馬懿察覺後對王凌拉攏,想要讓其歸順。

暗中積極籌劃,以教訓吳國為名,調動揚州大軍發動政變,司馬懿知道後大軍迅速開拔揚州,將揚州團團包圍,由於沒有拿到虎符沒法調動其他軍隊,為避免壽春百姓遭受戰火,王凌寫信請罪,自縛投降。在前往洛陽期間,服毒自盡,司馬懿將其暴屍三日,誅滅三族。

14.文欽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文欽

文欽官至東吳鎮北大將軍、幽州牧,在曹魏時文欽在淮南期間,多次立下戰功,喜歡虛報俘虜人數,企圖獲得寵賞,但朝廷往往不給,因此懷恨在心。文欽與鎮東將軍毌丘儉在揚州起兵討伐司馬師,兵敗後投奔東吳,奉命救援起兵反抗司馬氏的諸葛誕,由於諸葛誕和文欽不和,諸葛誕遂將文欽殺掉。

15.桓嘉

桓嘉官至樂安太守,娶升遷亭公主,在東興之戰中戰死。

16.毌丘儉

毌丘儉官至鎮東大將軍,早年受到父親的影響,仕途比較順利,兩伐遼東公孫淵為司馬懿所殺,遼東郡光復。兩次出塞遠征,摧毀高句驪王國,征服朝鮮半島,高平陵政變發生後,司馬師掌握朝政,夏侯玄李豐等好友想要反抗司馬師將其取代,奈何事敗被殺,司馬師又廢黜廢黜曹芳,改立曹髦,這讓毌丘儉看不下去了,於是起兵討伐司馬師,奈何司馬氏操縱國政多年,根基已穩,並控制了全國絕大多數的軍隊,最終毌丘儉兵敗,在逃亡途中被平民張蜀殺害。

17.司馬師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司馬師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司馬師

司馬師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在父親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奪權成功後,司馬師接管其軍政勢力,獨攬朝廷大權,廢黜廢黜曹芳,改立曹髦,鎮東將軍毌丘儉及揚州刺史文欽起兵反叛司馬師,司馬師親率大軍剿滅毌丘儉和文欽,期間文欽之子文鴦帶兵闖司馬昭大帳,司馬師受驚過度致使眼睛震出眼眶,回師途中病死。

18.諸葛誕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諸葛誕

諸葛誕官至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在仕途中幾經沉浮,毌丘儉起兵反叛司馬師,東吳方面派出呂據留贊支援毌丘儉,諸葛誕派出大軍大敗東吳軍隊,斬殺留贊,此戰過後諸葛誕便平步青雲。

諸葛誕不滿司馬氏兄弟擅權,心中十分不安,於是發動叛變,徵集淮南將士和一年糧食據守壽春,並且向東吳求援,司馬昭則率軍征伐諸葛誕,將壽春重重包圍,城中糧食漸漸枯竭,魏軍成功攻克壽春,諸葛誕帶領幾名士兵逃走,胡奮帶兵追趕,最終斬殺諸葛誕,並且夷滅其三族。

以上便是曹魏十八名將之結局,結局都沒有那麼完美,還好曹魏方面人才濟濟,要不然這麼多名將不得善終,曹魏政權可能支撐不到司馬炎稱帝。

喜歡我,請「點贊」+「評論」哦,我們不見不散,歡迎來我主頁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呀。

三國中,曹魏18名將之結局,皆未善終!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隨著氣溫攀升,嶺南大地處處荔枝飄香。這幾天,廣州一棵千年古荔為廣州最古老的荔枝樹,時隔數年後再結碩果,這一罕見的景象吸引了周邊村民前來拍照觀賞。千年古荔位於廣州黃埔玉岩書院,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這個年齡對於具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廣州來說,可謂見證了城市半部的歷史,承載著市民對嶺南佳果的記...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 天天要聞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原標題: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文物有話說)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出的記里鼓車復原模型。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張蔭麟復原《宋史》記載的記里鼓車齒輪裝置圖。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計程車是現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過記錄行車裡程計算費用,因此也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 天天要聞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在三國群雄逐鹿的璀璨星河中,夏侯惇的名字似乎總帶著一絲微妙的光芒。當五子良將馳騁沙場、威震敵膽時,這位曹魏元勛的軍事履歷上卻難覓耀眼的勝績。史書冷峻的筆墨下,一個令人費解的謎題浮出水面:一位鮮有戰功的將領,為何能登上曹魏權力之巔,成為曹操時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 天天要聞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作者:青燈雖然說皇帝後宮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的家務事,可是自古以來,都是天下大事,都要放在朝堂上辨一辯。特別是在明朝,皇帝娶什麼樣的嬪妃,立後還是廢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勢必要鬧上一場。可偏偏有這麼一位皇后,她被廢黜的時候,滿朝文武無一人說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地名故事:楊六郎與肅寧 不少人聽說過「劉秀夜走三陽」的傳說。三陽指的是饒陽、宰陽、高陽三座縣城。饒陽、高陽人們都知道,宰陽在現在的地圖上找不到了。其實宰陽就是現在的肅寧。 相傳楊六郎與遼國交戰在宰陽東紮下營寨,每日親自監督訓練牤牛,準備用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