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青年報7月8日報道:近日,網傳「韋東奕為洞庭湖水災捐款1600萬元」「月球採樣軌跡是由韋東奕計算的」,大量自媒體號發布相關信息,動輒數萬點贊和評論。眾多網友稱讚「韋神」,也有人質疑是否為「碰瓷式營銷」?7月8日,北青報記者致電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工作人員表示未曾聽說此事。
媒體報道截圖(圖源:青流視頻)
據悉,韋東奕曾獲2021達摩院青橙獎,獎金高達100萬元,這已經是可檢索到的最大一筆獎金,與網傳的1600萬競賽獎金差距甚遠。而月球採樣軌跡的計算是一個複雜精細的過程,需要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和團隊合作,網上也並無韋東奕參與其中的相關權威報道。
公開資料顯示:1991年出生的韋東奕,系浙江東陽人。2010年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學習,2014年本科畢業後繼續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17年博士畢業後在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做博士後研究,並於2019年入職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現為北京大學助理教授。
2019年,韋東奕與田剛院士等人的合作論文「small gaps of goe」在世界一流數學期刊geometric and functional analysis(gafa)上發表。論文成果已被證明具有普適性,是隨機矩陣研究領域的重要進展。
2019年11月16日,世界聞名的布爾巴基討論班組織專題討論班,討論韋東奕與合作者章志飛、李特等人在oseen渦運算元的擬譜和譜下界的估計等方面的研究工作。oseen渦運算元的擬譜界是流動穩定性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公開問題,他們創造性地引入波運算元方法和預解估計方法解決了該問題,而這是自1883年reynolds著名管道流體實驗以來流體力學中的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韋東奕為學生上課(圖源:北京大學數學)
亮眼的學術成就背後,藏著一個每月生活費不超過300元,沒有微信,不看微博,不愛接電話,不愛社交,淡泊名利的「韋神」。
「他家裡基本跟毛坯房差不多,因為講究環保,所以生活很隨意,也不講究吃穿;採訪視頻里看到的礦泉水加饅頭其實是他的常態。」據韋東奕堂哥韋晶洲介紹:「我們問過他,在北京,他一個月的生活費甚至不超過300塊錢,其實他也並不缺錢;平時他也幾乎不看電視,也沒有微信,除了查資料幾乎不上網,但是愛聽收音機,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做數學,其他的一概不在意。」
韋晶洲說,走在北大校園裡,幾乎沒人不認識韋東奕,但他幾乎不怎麼跟人互動;有人說他英語不好,但是他母親就是教授英語的大學老師,他參加國際數學比賽都是英文讀題,學術論文也是用英文完成的;他有很多獎項別人都不知道,經常一書包一書包地把獎盃證書背回家,拿回家也是隨意放著,他一點都不在意這些名利的東西。
極目新聞綜合北京青年報、澎湃新聞、大眾網、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官網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