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步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記》小序

2024年06月17日13:50:13 歷史 1780

閻步克|《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記》小序 - 天天要聞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札記》書影

我與同事合作,在北京大學開設一門公共課「中國傳統官僚政治制度」,把古代皇帝制度、法律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監察考課制度、軍事制度、選官制度、官學制度、俸祿制度、品位制度、王朝禮樂制度等,一樣一樣地講給學生聽。此外還有一門「中國古代官僚等級管理制度研究」,逐一講授歷代王朝的各種爵秩品階。多年來,兩門課程的內容一直在不斷打磨。師生交流時,若遇到了知識、方法和評價等問題,就會隨即對講稿作補充修訂。閱讀時發現了相關的資料,就隨時拷貝到講稿中來。某一論題上的資料積累,又引發繼續檢索的興趣,滾雪球似的不斷擴充。於是就想到,不妨把某些資料梳理編排,作為課下閱讀材料,提供給學生。

本書中的很多文章,最初就是這麼來的,所以其選題並不新穎,並非學術前沿;所提供的學術信息也僅限於視線所及,並沒有全面檢索、一網打盡;內容大多是陳述羅列,偶雜己見而已,視之為「課餘參考材料」比較好。雖然我行將告別教職,學習古代政治制度的學生卻綿綿不絕,這樣一份「課餘參考材料」,對學生也許有用。

在「政體類型」問題上,近年出現了若干彼此矛盾的看法。曾在一個討論會上,聽到一位學者評價孟德斯鳩(montesquieu)的專制定義,說它有很多漏洞,隨即有聽眾提問,那為什麼孟氏的定義如此流行呢?我便順口插了一句:那是因為人類史上有那種政權,所以就需要一個概念來指稱它們。事後想來,自己的那句即興插話是可以繼續深化的——「中國專制主義」問題,不妨從「分類原理」的視角加以破解。隨即就利用既往積累,再做檢索,編寫了《政體類型學視角中的「中國專制主義」問題》一文。此文另闢蹊徑,從「分類便利」概念出發觀察「專制主義」,問題是這樣提出的:人類史上有一些政權,其國君可以獨攬大權,令萬民臣服,此種政權的分類命名將涉及哪些問題呢?怎麼樣才能實現「分類便利最大化」呢?

此文發表後,若干政治學者、思想史學者予以肯定。還聽到了一個讚揚,「閻老師邏輯好」。我寫作此文的動機之一,確實也是想在考證之餘再試試理論文章,打磨自己的邏輯能力。當然在各種回應中,也偶遇了方法論的隔閡。所以仍須說明,我所討論的不是「實然」(what it was),而是「應然」(ought to be),也可以說是「理想類型」(ideal type)。而且我覺得,辨識「專制政體」不能只看理論定義,更好的做法應是「兩路出擊」,一路是學人的理論定義,一路是現實中的「政體譜系」,也就是世界上哪些政權被時人視為「專制政體」。而清末朝野人士的腦海里,明明已有一套「政體譜系」了,如古希臘是民主制,古羅馬是共和制,後來變成了元首制,當今的美國、法國是民主共和制,英國、德國、日本是君主立憲制,奧斯曼、沙俄、大清三大帝國是君主專制,等等。所以在當時,清帝國在這個「譜系」中的位置,至為清晰,無人質疑。百年後忽而有人否認傳統政體之為「專制」了,這本身倒挺值得研究的。而晚清時人們還很單純, 「專制」「共和」的區分是明快清晰的。

因篇幅關係,此文發表時有刪略。隨後我就刪略內容加以擴充增補,又編寫了一篇《「中國專制主義」問題續談》(發表時應命改為《中國傳統政體問題續談》,今恢復原題)。其大部分內容涉及孟德斯鳩。其所具體討論的,首先是我個人的一個心得,我認為,孟氏是從政治機構、政治勢力兩點來區分政體的。從政治機構上說,若實行三權分立,則國君難以專制;從政治勢力上說,若存在強大的「中間階層」,則國君難以專制。這個心得,也貫徹到拙著《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之中了,這部書就是圍繞政治制度、政治集團而展開敘述的。《續談》隨後討論了孟氏理論的兩點不足。一是因時代關係,孟氏無法預知「官僚制」的政體意義,因此他對此後官僚制的政體意義無所發明,而在當代政體研究中,「官僚統治」「官僚帝國」等概念已不可或缺。二是孟氏的「專制政體既無法律又無規章」這句話,雖然廣為人知,但不宜機械搬用,事實上專制政體是可以「既有法律又有規章」的,系統化的法律規章可以更有效地維護專制。自嬴秦始,中國皇帝一直都是「以法治國」的,也就是以系統化的法律規章為手段,來治理這片土地和這群臣民。

《家長主義與儒家的家國一體論》的寫作動機,是早先某個時候檢閱康德(immanuel kant)時觸發的。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云:「一個政權可以建立在對人民仁愛的原則上,像是父親對自己的孩子那樣,這就是父權政治」,「這樣一種政權乃是可能想像的最大的專制主義」。大家都知道,「愛民如子」、實行「仁政」,系中國文化推崇的最高政治境界,而在康德眼中,這卻是最大的專制主義。中西觀念之異,於是格外凸顯了。我以為以此深化學生的東西比較,效果想必不錯,就在課上把康德這段話提供給了學生,後來又花時間編成此文。此文從真實的家長制述起,進及作為政治理想的父權政治,隨後集中闡述了中國儒家的「家國忠孝一體論」,輔以中西對比。其中有兩節也許稍有新意:「家國一體論:父、母之間」一節,認為「為民父母」的重心在「母」不在「父」;「近代挑戰:『子民』還是『公民』」一節,論及「民主vs專制」理念上事涉「成人vs兒童」。

畢業留校後,我承擔了本系魏晉南北朝史的教學。這個歷史時期的民族衝突特別尖銳,胡化與漢化交織,最終南統於北,由北朝進入隋唐。在授課時,我是從南北兩方的政治集團、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幾個維度,綜合觀察南北朝政治走向的。而《北方部族武力如何影響華夏制度史:「南北朝」現象的一個政治學思考》一文,嘗試借用政治學方法,把次要因素盡量剔除,努力在繁多因果關係中,發現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核心機制。為此,此文揭舉「部族武力的體制化」概念,以期擊破九連環的關鍵一環,為中國史上異族政權強化專制官僚制的現象,增加一條解釋。

在這篇文章中,我的歷史觀也有所調整。回想當年,畢業任教後匆匆備課,講稿中的很多評述未經深思熟慮,承襲了很多流行認知。有一種久已有之的看法:搞歷史就是要研究「治亂興衰」。進一步便可能衍生出一種史觀:能強國的就好,否則就不好。拙著《波峰與波谷》系由任教之初的講稿改編而來,「治亂興衰」套路仍是比較濃厚的。回頭反省其對南北朝的敘述,容有抑南揚北之失(當然,這類敘述也很受了「新生的希望在北朝」「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之類論述的影響)。倒不是說「治亂興衰」的套路不好,那也算是一種可選擇的史觀吧。問題是我已另有所取了,簡單說來,就是越到晚年,越覺得應把文化、文明的評價尺度,置於「治亂興衰」之上。業師田餘慶也有「主流在北不在南」一語,不過那只是一個客觀陳述,田師的主觀評價尺度並不是「治亂興衰」——「真正有價值的歷史遺產,是江南廣闊的土地開發和精緻的文化創造,是北方普遍的民族進步和宏偉的民族融合」(《東晉門閥政治·後論》)。在《北方部族武力》這篇文章中,我多少開始調整史觀了,參照業師,嘗試中性化,把「馬上天下」,視為一種通過軍事活動、軍事組織、軍事集團來振作專制官僚制的特定機制,而把「部族武力的體制化」視為「馬上天下」的一種特殊形式,那體制有如一隻巨大的「利維坦」,它是以「暴力」為養料,而強壯起來的。

今年,也就是2023年春夏,偶見互聯網上圍繞「牽連制度」發生了爭論,質疑「牽連制度」的學者被一些網民指責「論證過程純西化」。為此我寫了一篇《周秦漢連坐制與東西文化衝突》,指出「無罪不罰」「罪責自負」思想並非西方所獨有,早在中華文明初曙之時,周族已萌生了「罪人不孥」「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的主張,而連坐制興盛於西方的秦國。連坐制上的周秦之異,在春秋以降就成了東西之別——「東西」分指關東社會與關西的秦政權——及儒法之爭。至清末法律改革,「近代西方文明的『刑法止及一身』與中華古文明的『罪人不孥』,並肩挽手、會師合流了」。此文約七千字。隨後改題《周秦漢的反連坐主張與東西文化衝突》,繼續對周秦漢之「反連坐」予以詳考,擴充到三萬字,首發於本書。

文章有意超出「治亂興亡」史觀,轉取「民本主義」「文化主義」立場,申述面對連坐制時,「秦人與東方士民的看法有異,統治者與讀書人的看法有別,法家與儒墨道迥然不同,國家主義者與民本主義者的態度,註定形同水火,至今猶然」。作此申述時,我視野中羅列著幾種不同價值觀:在啟蒙思想家看來,能最大限度保障每個人權利的制度就是最好的;法家是國家主義者,認定最能強國強軍、最便於管控編戶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孔子崇禮樂,這意味著最有利於繁榮文化、發展文明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孟子講民本,這意味著最尊重民意、最保障民生的制度就是最好的。各人會傾向哪一判斷尺度呢?為什麼傾向這個而不是那個呢?事關環境、職業、階級、利益等,甚至事關與生俱來的個人天性,比如說,權威人格與自由人格就會有不同抉擇,你喜歡什麼制度,很可能就是你人格的投射。

之所以站在「反連坐」一方,說到底,就是覺得這樣的主張更溫暖,更親近,更合於自己的性情。真是這樣的,不必拿「家國天下」的大道理來聒噪我。再度反思對南北朝的評價,捫心自問,假設身處那個時代,是選擇生活在南朝呢,還是選擇生活在北朝呢?這時候我發現,自己將選擇南朝,那裡有精緻優雅的文化氛圍,武人尚武鬥狠的「叢林」不是我的精神家園。既天性如此,且與生俱來、物性難奪,就應該讓一己的歷史評價適合一己心靈。作為讀書人,能夠自由思考、自由表達就最開心。統治者可以選擇最有利於他占有權力的制度,微渺如我,也有權利嚮往最讓我個人開心的制度,而且我確信每個人都有嚮往與選擇的權利。與田餘慶師把經濟開發、文化創造與民族融合看成歷史進步相似,一個意識越發明確了:我心中的人類歷史進步,最終是文化的進步、文明的進步。最終是文學、藝術、哲學、思想、科學、技術等文化成果,以及由此而來的自由、平等、友愛、和平、理性,讓人類遠離了弱肉強食的動物界,從而證明了自己是萬物之靈。在南北朝評價上,南朝比北朝更有文化;在連坐問題上,華夏古族的「罪人不孥」與近代西人的「罪責自負」,比搞株連的秦制更文明。

隨後的《揭示古代政治制度的「技術原理」:以「組織二重性」為例》《一般與個別:略談中外歷史的會通》兩篇,都是會議論文,也就是應景之作。以往在方法打磨、理論建構上略有心得,就拿那些心得去應付會議了。再後的《結構功能化的制度史研究的一個嘗試》,則是一篇應邀之作。受邀為《國學季刊》寫一篇「學術自述」,盛情難卻,只好應命。

自己早年有理工經歷,服兵役時學習過雷達技術,觀察思考歷史時便容易帶上「技術」眼光,不由自主地想發現結構、功能、機制什麼的。這三篇都涉及了個人的學術風格、思維方式,主要是對「技術原理」的偏好。我一向的寫作都帶有這個特點,儘力提煉歸納。比如把察舉制變遷,歸結為「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等因子的此起彼伏。敘述「士大夫政治」,把「士大夫」視作「學者+官僚」二元角色,把「禮治」模式視為「君道」「父道」「師道」的三位一體。解析傳統服飾等級,擬制了「自然分類」「職事分類」「級別分等」「場合分等」等概念,以凸顯其歷代變遷。從章數、旒數、玉數的不同組合樣式,探討「六冕」禮制的興衰變異。近年考察酒爵與封爵的關係時,也是如此,從「稱謂原理」層面,揭示爵、觚、觶、角、散等「五爵」其實是一種「容量化器名」,分別系一二三四五升的容量之稱,一套史上絕無僅有的「容量化」酒器等級禮制,由此得見天日。

為《國學季刊》提供的那篇「學術自述」,主要敘述自己的爵秩品階研究。在這個課題上,我曾投入了很多時間。我利用「品位分等—職位分等」原理進行推演,對周以來三千年的品位結構變遷提出了一套新解,還嘗試超出歷史學,在「原理」層面進行建構,為解析人類社會中的品位現象提供一套概念工具。這些理論嘗試,匯聚在《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一書之中了。如果誰問我,你最滿意自己的哪一本書呢?我會說就是這一本。很多人都這麼想過吧:「寫這樣一本書,除了我,別人寫不出來。」這想法很誘人。我的很多考證,沒有我,總會有人走到那一點,而《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呢,沒有我就沒有這本書。我就是這麼認為的。在我之前的歷史學者,好像只有胡如雷的《中國封建社會形態研究》,是以體系建構為目的的,他聲明「與一般單純的歷史著作有所不同,它是按照政治經濟學體系的要求建立起來的」。當然也知道,歷史學者對純粹的概念推演不會有太多興趣,社會科學工作者對爵秩品階那麼冷僻的知識,通常又所知無多,所以這書不會有多少讀者。不過沒關係,回味當年寫作時的興奮,回味「每一天的太陽都是新的」那種感覺,已足夠滿足了。

隨後的《古爵漫談:從爵本位到官本位》一篇,是為本系馬克垚先生賀壽之作。當時決定從手頭的講義中選擇一講,作為素材,完成此文。所選中的,是「中國古代官僚等級管理制度研究」這門課程中的「歷代封爵」一講。前面提到,我每門課的講稿都在不斷增添充實。雖然這一講只用於兩三小時的課程,但講稿已積累到五六萬字了。在這一講中:我期望對歷代爵制建立一套通貫性的認識。為此我構建了一個框架,從八九個視點觀察爵制的歷代變遷,再加以綜合。這篇賀壽之文,就是其部分內容的選摘。

最後一篇附錄《通識教育與歷史教學答問錄》,其部分內容涉及了我與合作的同事們在歷史教學上的努力,也許可以給新入職的歷史老師提供參考。我們的教學視頻已經上網,人們都看得到,播放量不算低。很多年前也曾聽到一個消息:北京某大學的高校青年教師培訓班,把某女教師的課歸結為「誇張型」,把我的課歸結為「呆板型」。我想我講課確實不夠抑揚頓挫,缺乏動作表情,語氣和姿態過於平淡單調了,算是弱點吧。我與同事的主要致力處,是以「思辨」的力量吸引聽眾,把體系、線索、評述、知識點用最富啟迪性的方式組織起來,呈現給聽眾。不久前,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古麗巍老師,對我們當年的課程有一番追憶:「似這樣體系完整、推進規律的本科課程是很少見到的。」蒙古麗巍老師之允,我把她的這段追憶附在本書之後,以追念當年為改進教學付出的努力。

《答問錄》的另一部分內容,是給歷史系新生的一些預備性知識。大致是就我所理解,闡述歷史學的意義、方法與特點,以及學歷史應先行具備的若干理念與意識。這些理念與意識,包括清晰區分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清晰區分評價、理論與實證,理解認知的多元性、理論的層次性、模式的工具性,等等。希望對初學者多少有些幫助。

以上十篇文章,一篇是新作,九篇是舊作。在整理舊作時,對當年的寫法時時生髮不滿,忍不住增刪修訂。拖了很久未能交稿,然而到年底了,雖仍不愜意,還是「今年事今年畢」為好,只能草草收兵。所以各篇舊作,有的改動較大,連標題也調整了,有些不及修訂,仍是原貌。

最大的問題,當然是新意有限了。環顧世界,因各族群、各地區、各文化系統的此起彼伏,在幾百年的近代化歷程之後,歷史似已開啟了一個新輪迴,這個世界需要新的思考了。而微渺如我,此時霧裡看花,且無可如何。

謹此說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著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