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劉備很憋屈?不僅被低估被認為只會哭,其墳頭還被人佔了

2024年05月15日02:05:04 歷史 1998

為什麼說漢末三國的眾多人物,劉備是最委屈的呢?先不說別的,劉備作為一代皇帝,陵墓可以說是他最後的顏面,也是他尊貴身份的象徵。結果現在他的漢昭烈帝陵,變成了人們口中的武侯祠,即使前往裡面祭祀的人數不勝數,但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沖著丞相諸葛亮來的,而不是皇帝劉備

為什麼說劉備很憋屈?不僅被低估被認為只會哭,其墳頭還被人佔了 - 天天要聞

影視劇中的劉備

劉備雖然在白帝城託孤,留下了劉禪如果不行,諸葛亮可以自取之的遺詔,但劉備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諸葛亮沒有將劉禪取之,而是將他漢昭烈帝的墳頭取而代之了。漢末三國名人的墓地不少,像袁紹的、張遼的、孫權的個個都在,而去祭祀的人不管有多有少,都是沖著他們正主去的

只有劉備,看著自己門口人來人往非常熱鬧,可很少有人是去看他的,都是去看諸葛亮;中國古代死者為大,更何況是重中之重的皇陵,結果配享漢昭烈帝廟的武侯祠反客為主,如果劉備泉下有知,不知道他會作何感想

而劉備委屈墳頭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無疑是對漢末三國時期人物形象的重構。其實早在兩晉南北朝,有關三國的文學作品就開始出現了,而《三國演義》只是將歷朝歷代所傳承下來的三國歷史和故事,加以歸納和梳理總結,使故事更加豐富多彩

為什麼說劉備很憋屈?不僅被低估被認為只會哭,其墳頭還被人佔了 - 天天要聞

漢昭烈帝陵

為什麼說劉備很憋屈?不僅被低估被認為只會哭,其墳頭還被人佔了 - 天天要聞

三國演義

在這個過程中,那個時代的很多人物被進行了形象和能力的重構,有的能被強化甚至神化,也有的被弱化。強化的那一部分大家都很熟悉,像是關張趙馬黃,諸葛亮等等,我們今天重點來說被弱化的,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能力沒有被弱化,但形象大幅度的改變讓人們對他們的評價直線下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周瑜魏延,歷史上的周瑜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曲有誤,周郎顧」的謙謙君子,不僅能力在線,性格也是溫文爾雅;結果被歪曲成了氣量狹小,善於妒忌的玻璃心。而歷史上的魏延是劉備的私兵部曲,從始至終都是劉備的人,在北伐中立下赫赫戰功,對蜀漢也是忠心耿耿

結果被歪曲成了曾經在韓玄手下做事,後來賣主求榮的天生反骨,諸葛亮死後又直接被扣了一頂謀反的黑鍋。第二種弱化是本來人家是很厲害的,結果能力被弱化,逐漸淪落為陪襯角色。比如董卓手下接連擊敗曹操孫堅的猛將徐榮,擊敗公孫瓚確定袁紹河北霸主地位的鞠義,和諸葛亮打得有來有回的曹真

為什麼說劉備很憋屈?不僅被低估被認為只會哭,其墳頭還被人佔了 - 天天要聞

遊戲中的美周郎周瑜

為什麼說劉備很憋屈?不僅被低估被認為只會哭,其墳頭還被人佔了 - 天天要聞

影視劇中的猛將魏延

而劉備民間雖然沒有刻意的弱化他,但隨著他手下的一些人被抬高,被強化,劉備逐漸的也弱化了,而且是這兩種弱化方式都用了。先說能力,劉備能夠在漢末群雄的爭霸賽中挺入決賽圈,從前期的一窮二白,到中期的顛沛流離,再到後期的割據一方

即使被各路諸侯打得懷疑人生,也能屢戰屢敗最終成為一代帝皇,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有人可能會前期是靠的關羽張飛,的確在軍事方面劉備要依仗他們,但前期的籌錢籌糧,不斷的拉人入伙,這些是關羽張飛能解決的嗎?當然是靠的劉備

如果說是法正龐統、諸葛亮這幫文臣厲害,那一路上面對這些人如此多的建議,是誰來對這些建議進行甄別,最終做出選擇?在與各地世家進行談判的時候,人家是看誰的面子呀?當然是漢室宗親劉備劉玄德但是一千多年過去了,劉備手下的人被越傳越邪乎,好多被後世封為了神仙

為什麼說劉備很憋屈?不僅被低估被認為只會哭,其墳頭還被人佔了 - 天天要聞

影視劇中的關羽張飛

為什麼說劉備很憋屈?不僅被低估被認為只會哭,其墳頭還被人佔了 - 天天要聞

遊戲中的劉備

比如關羽關聖帝君,張飛巡查陰陽兩界,馬超雷部神將,趙雲南宮輔佐真君,諸葛亮天樞上將,甚至劉備底下一個很多人都不認識的,叫董和的文臣都混成了十殿閻王里的泰山王而他們的君主劉備,始終是一個凡夫俗子

即使能力再強,但以後世對他手下這群神仙的信奉,劉備始終被他們壓得抬不起頭。文學作品給人的感覺就是蜀漢之所以能建立,老大劉備完全就是躺平被帶飛,功勞全是手下的,這與史實是截然相反的。而劉備的性格也並不像文學作品裡的一樣,只會哭哭啼啼

作為一代雄主,劉備喜怒不形於色,做事乾脆果斷,沒有婦人之仁;可無奈文學作品影響太大,在老百姓的眼中他的人設就是只會哭,還有人猜測他是否假仁假義,真的是人設崩潰。

為什麼說劉備很憋屈?不僅被低估被認為只會哭,其墳頭還被人佔了 - 天天要聞

遊戲中的諸葛亮

活著的時候劉備就沒過過幾天舒坦日子,好不容易登基了,結果當了兩年皇帝就病逝白帝城;死後看著自己的小弟一個個名氣越來越大,自己的名氣越來越弱,能力性格被各種弱化,直到自家墳頭成為重點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一級博物館,結果掛的卻是諸葛亮的牌子

而自己這個漢昭烈帝,只能被寫在武侯背後的括弧裡面,所以說在漢末三國的諸多人物中,生前可能是拿不到實權的漢獻帝最憋屈,而死後是被各種魔改,最後墳頭還被臣下佔領的劉備最憋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
梅國強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梅國強同志逝世

湖北中醫藥大學7月7日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當代著名中醫學家、傷寒學泰斗、國醫大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湖北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梅國強同志因病於2...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 天天要聞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日本這個國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獨特,傳統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還藏著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陋習。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個特別奇葩的——「夜爬」。這玩意兒在日本社會裡流傳了好幾百年,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徹底廢除。背後原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