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小記者團」用腳步丈量「進京趕考」之路

2024年03月26日12:20:06 歷史 1739

聆聽一堂「紅色黨史課」、參與一場「新聞采編技能分享會」、體驗一程「進京趕考之路」……3月25日,海淀區40餘名學生組成三支「新聞小記者團」小分隊,攜手北京榜樣代表,走進香山革命紀念館,參加「海韻傳偉業 薪火耀初心」海淀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文化宣傳活動,重溫紅色革命歷史英雄事迹。

「新聞小記者團」用腳步丈量「進京趕考」之路 - 天天要聞

滿懷鬥志、激情澎湃的出發儀式是當天活動的一大亮點。三支小分隊獲頒寫有「新聞小記者團」的小記者證。「誓以青春之聲講好紅色故事,以紅色基因厚植海淀文化,以少年之志弘揚家國情懷。」小分隊隊長面向革命前輩們的群像,帶領在場全體學生舉拳宣誓,錚錚誓言鏗鏘有力。大家隨後踏上黨史探尋之旅。

「新聞小記者團」用腳步丈量「進京趕考」之路 - 天天要聞

海淀區擁有眾多紅色遺存,蘊藏豐富紅色資源。中共中央遷駐香山時使用的同型吉普車開國大典使用的大紅燈籠和通過多媒體景觀真切還原的北平各界民眾熱烈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的場景……孩子們跟隨講解員的步伐,沉浸在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故事中。

「新聞小記者團」用腳步丈量「進京趕考」之路 - 天天要聞

作為中國共產黨「進京趕考」第一考場,雙清別墅見證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歷程。「原來毛主席經常在這個亭子前閱讀啊。」聆聽著宣講員的講解,第一小隊的「小記者」們站在地標建築六角紅亭前,彷彿和偉人隔空相望。

「新聞小記者團」用腳步丈量「進京趕考」之路 - 天天要聞「新聞小記者團」用腳步丈量「進京趕考」之路 - 天天要聞

在清華園車站,第三小隊的「小記者」們爭相列印帶有自己姓名的火車票留作紀念。站在中央站匾之下,孩子們彷彿回到新中國成立前的那個春天。

「新中國的開拓者們面臨著全國人民的大考,我們也要完成自己人生中重要的小考。」回程路上,孩子們意猶未盡地熱烈討論著革命道路上的紅色故事。

此次活動由海淀區委宣傳部、北京廣播電視台主辦。今後,海淀區委宣傳部將進一步挖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舉辦更多有創意的紅色文化宣傳交流活動,把紅色資源傳遞開來,著力加強革命文化研究闡釋和宣傳教育,激發當代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懷,共同擦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金字招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