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爾賽條約》
1、巴黎和會
(1)時間:1919年1月—6月
(2)實質:一戰戰勝國召開的分贓會議。
(3)中心問題:如何處置戰敗國,尤其是德國。
(4)會議特點:大國強權,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利益
2、操縱國:英、法、美(三巨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美國總統威爾遜)
3、內容
(1)領土方面: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薩爾煤礦歸法國,萊茵河東岸50千米以內不得設防。承認奧地利、波蘭獨立。
(2)經濟方面:德國還向協約國支付巨額戰爭賠款;(賠款委員會)
(3)軍事方面:廢除德國的普遍義務兵役制;不得擁有空軍;陸軍不超10萬人
(4)殖民地方面:德國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以「委任統治」的名義瓜分(最能說明巴黎和會的性質是瓜分世界領土和稱霸世界)
4、凡爾賽體系
對德國的和約與奧地利、保加利亞、匈牙利、土耳其的條約共同構成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國際「新秩序」。建立國際聯盟。
二、《九國公約》
1、華盛頓會議(9個參會國)
背景:為調整英美日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矛盾,由美國主導召開會議。
2、《九國公約》
(1)內容:
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建立和維護各國在華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門戶開放,機會均等」)
(2)實質:
使「門戶開放」最終實現,阻止了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三、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巴黎和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新秩序;華盛頓會議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太平洋地區的統治新秩序。戰後國際新秩序得以重建。
一、選擇題
1、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共同點有 ( )
①少數帝國主義國家操縱會議
②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會議
③會議暫調整了列強之間的矛盾, 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
④兩個會議均損害了中國的權益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2、在《凡爾賽條約》中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殖民地轉給了哪個國家:( )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日本
3. 下列有關「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是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起來的
B.這一體系建立說明「弱國無外交」
C.這一體系不能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D.這一體系能長久的維持下去
4.一戰後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哪兩個國家之間矛盾日趨激烈:( )
A、美國和中國 B、英國和日本
C、法國和德國 D、美國和日本
5.下列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徹底消除了協約國之間的矛盾
B、緩和了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矛盾
C、暫時協調了主要列強之間的矛盾
D、使英法矛盾成為列強之間的主要矛盾
6.華盛頓會議主要討論遠東及太平洋問題,其核心是( )
A.朝鮮問題
B.日本問題
C.中國問題
D.太平洋島嶼問題
7、下列有關《九國公約》的敘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A、使中國回到被列強共同掠奪的局面
B、將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轉交給日本
C、打擊了日本獨佔中國的計劃
D、中國對列強實行「門戶開放」政策
8、在下列國家中,在巴黎和會上掌握主導權的是:()
①英國 ②法國 ③日本 ④美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協約國召開巴黎和會的主要目的是()
A.締結和約
B.依照大國意圖重新分割世界
C.公開懲罰戰爭發動國家
D.建立持久的世界和平環境
10.實際操縱巴黎和會的是:( )
①英國②法國③義大利④美國⑤日本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①④⑤D.①②④
11.「為使中國之門戶開放,或各國商務之機會均等之原則更為有效起見,締約各國,除中國外,協定不得謀取或贊助其本國人民謀取.....」。這一文獻()
A、確定了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新秩序
B、確立了列強在新世界的統治新秩序
C、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
D、確立了列強在西亞的統治新秩序
12.一戰後建立了世界新秩序,形成了新的國際關係格局被稱為:()
A、維也納體系 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B、雅爾塔體系 D、布雷頓森林體系
13.《凡爾賽和約》的內容最能反映巴黎和會性質的是()
A.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
B.德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
C.德國的殖民地被以「委任統治」的形式加以瓜分
D.禁止德國和奧地利合併
14、中國第一次拒接了由世界上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制定的和約是:( )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
C、《凡爾賽條約》D、《九國公約》
6、華盛頓會議最大的獲益者是:(C)
A、中國 B、日本 C、美國 D、英國
15、下列不屬於《凡爾賽和約》內容的是( )
A.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
B.德國的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國瓜分
C.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
D.美國取得與英國同等的制海權
16、《凡爾賽和約》的內容最能反映巴黎和會分贓性質的是( )
(1)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轉給日本
(2)對德國的軍備嚴格限制
(3)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軍隊佔領15年
(4)以「委任統治」形式瓜分德國的海外殖民地
A.(1)(2)B.(1)(4)
C.(3)(4)D.(2)(3)
17、下列關於《九國公約》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中國參與制定
B.日本在中國的侵略權益受到打擊
C.中國的主權完整受到尊重
D.體現了美國對華「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
18、下列條約中涉及中國主權的有 ( )
①《凡爾賽和約》 ②《四國條約》
③《五國條約》 ④《九國公約》
A.①②④B.②③④ C .①④ D.②③
二、材料題
19.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22年美國召集的華盛頓九國會議簽訂了一個公約,又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
材料二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曾在巴黎和會期間擔任英國方面的財政專家,他認為協約國的賠款政策「是一項令人深惡痛絕的政策」,「這種政策.....是一個殘忍的勝利者在文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為之一」。
《凡爾賽條約》的締造者之一、英國首相勞倫·喬治寫道:「如果德國認為1919年的和約不公平,那麼它將會找到對戰勝國進行報復的手段。」
(1)材料一中的「一個公約」指什麼?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2)材料二:《凡爾賽條約》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20.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角逐移到了會議桌上,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相繼召開,從而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認了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新秩序。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能不能長久保持?
(2)這一體系的實質是什麼?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BDDDC CBDBD ABCCD BCC
二、材料題、
19.(1)答:《九國公約》。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建立並維護各國在中國的商務實業機會均等原則,但實際上列強拒接了中國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權、關稅自主和收回租界等要求。實現了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的目的,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
(2)答:最大的問題:《凡爾賽條約》對德國進行嚴厲懲罰,不僅沒有消除各大國之間的矛盾,反而埋下了更大的衝突種子。
20、(1)答:不能。因為這一體系不可能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所以不能長久保持。
(2)答:實質是一戰後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殖民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