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少年時期和鄧穎超,一張罕見的合影,不是母子,感情勝似母子

2024年02月08日22:25:04 歷史 1893

李鵬少年時期和鄧穎超,一張罕見的合影,不是母子,感情勝似母子 - 天天要聞

1941年,陝北延安,少年時期的李鵬和鄧穎超,留下了一張罕見的合影。鏡頭下的鄧穎超,齊耳短髮,眉眼間透著一股幹練。她伸出左手,緊緊地摟著身邊的李鵬,那一幕,如母子般溫馨,如果不做介紹,很多人都會誤以為他們是母子。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鵬的童年是苦澀的,他的父親李碩勛因叛徒出賣而英勇就義,當時他只有三歲,幼年的他跟著母親趙君陶四處躲藏,在白色恐怖籠罩下,地下組織頻頻遭到破壞,他們與組織失去了聯繫。趙君陶只能帶著李鵬回到四川老家,生活過得艱難。

李鵬雖然失去了父親,但是從小就從母親口中聽說了父親的英勇事迹,他明白父親的犧牲是偉大的,父親的革命精神令他感動,在他的心中種下了堅定的信念:他要繼承父親的遺志。

令人欣慰的是,組織上並未忘記李碩勛烈士的家屬,經過多方打聽,在抗戰期間,終於找到了趙君陶和李鵬的下落,當時在重慶工作的鄧穎超得知後,激動不已。她親自探望了李鵬,並安排他進入育才學校讀書。

為了李鵬的安危,也是讓他受到更好的教育,1941年,年僅13歲的李鵬跟隨鄧穎超來到延安,雖然他們並無血緣關係,但鄧穎超待他如同親生兒子。在鄧穎超的關心和指導下,李鵬經過幾年的學習,參加了工作,在解放戰爭期間,歷任電廠技術員、基層支部書記。

解放後,李鵬遠赴蘇聯留學,學成歸來後在東北工作,他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鄧穎超的悉心教誨。鄧穎超見證了李鵬從工作到結婚,再到走上領導崗位的歷程。

工作後的李鵬,儘管事務繁忙,但每年都會來到西花廳看望鄧穎超。那份深深的情感,如同母親與兒子之間的牽掛。

1992年,鄧穎超離世。雖然李鵬從未開口叫過鄧穎超一聲「媽媽」,但鄧穎超的慈母形象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那份無血緣的母子情誼,成為了他們之間永恆的記憶。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