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唯一終生未婚的副部級幹部:33歲任副司,36歲已升任副部長

2024年02月05日23:45:04 歷史 1813

新中國唯一終生未婚的副部級幹部:33歲任副司,36歲已升任副部長 - 天天要聞

王海容


大家好,我是蘭台。


今天蘭台要為大家介紹新中國成立後唯一一位終生未婚的副部級幹部王海容。


事實上,王海容還是新中國外交系統最年輕的副部級和最年輕的副司級幹部。


同時,她也有另一個特殊的身份:她是毛主席的表侄孫女。


接下來,蘭台就簡單為大家介紹王海容的生平。


新中國唯一終生未婚的副部級幹部:33歲任副司,36歲已升任副部長 - 天天要聞

王季范與兒子王德恆


01、


王海容的爺爺是湖南著名的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王季范。


王季范的母親文六妹是毛主席母親文素勤(文七妹)的二姐,因此,王季范和毛主席是姨表兄弟的關係。


雖然王季范和毛主席是姨表兄弟的關係,但是王季范比毛主席大了9歲,也是家族內第一個考上新式大學——長沙優質師範(湖南大學前身)的人。


這讓王季范在親戚之間有了相當的權威,畢竟當時清政府規定新式大學生等同於科舉時代的秀才。


也正是因為王季范在親戚之間有如此的權威,才讓他後來幫了毛主席一個大忙。


1906年,毛主席13歲的時候,毛主席的父親曾一度想讓毛主席輟學從商,是王季范勸住了毛主席的父親,說服他繼續讓毛主席讀書。


新中國唯一終生未婚的副部級幹部:33歲任副司,36歲已升任副部長 - 天天要聞

王季范與妻子


這件事一直讓毛主席心懷感激,若干年後,毛主席在談到這件事時還感慨:「王季范對我的一生影響極大,可以說,沒有王季范,就沒有我的今天!」


王季范對毛主席的幫助還不止這一件事,他曾在毛主席革命之初就對毛主席傾囊支持。後來,毛主席在長沙從事革命活動,數次遭到追捕,王季范為他多方奔走。


不僅如此,王季范唯一的獨子王德恆,也就是王海容姐弟的父親,在抗戰爆發後沒多久就到了革命聖地延安,並且成為了一名革命青年。


只是可惜王德恆被組織上派到湖南從事地下工作沒多久,就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了。


1949年之後,王季范被任命為國務院參事,王海容一家也跟著爺爺從長沙搬到了北京。


新中國唯一終生未婚的副部級幹部:33歲任副司,36歲已升任副部長 - 天天要聞

青年時代的王海容


02、


王海容,1938年出生於長沙,在長沙念完初中後隨著爺爺的工作調動,全家遷居到了北京。


儘管王海容的爺爺是毛主席的姨表兄,她是毛主席的表侄孫女,但是她並沒因為這個身份就享受到任何特權。1957年,高考失利後的王海容進入北京化工廠當起了學徒工。


根據王海容當年在化工廠的同事回憶,王海容在單位非常低調,努力工作之餘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複習高中課本知識上了。


許多同事都不止一次看到王海容中午吃飯時還拿著一本高中課本在學習。


王海容一直到1960年再次參加高考後才終於考上了大學,她考入了北京師範大學俄語系。


大學畢業後,王海容先是被分配到了外交部辦公廳綜合組,之後又被單位派到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北京外國語大學)進修英語。


新中國唯一終生未婚的副部級幹部:33歲任副司,36歲已升任副部長 - 天天要聞

北京外國語大學


其實毛主席一直默默關注著王海容這個表侄孫女,毛主席還請自己的英語教師,當時正在北京外國語學院任教的章含之每周為王海容補習英文兩次。


而王海容也沒有辜負大家對她的關心和培養,她也逐漸從一名職場新人成長為了一名合格的外交人才。


1970年,周總理提名委任王海容擔任外交部禮賓司「負責人」;1971年,被任命為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第二年升任外交部部長助理。


1974年,王海容被任命為外交部副部長,當時年僅36歲。


從那時起,人們便經常能在新聞上看到這個伶俐、幹練的女子。


王海容陪在毛主席身邊,幾乎經歷了新中國所有的外交大事:秘密接待基辛格、乒乓外交、尼克松訪華、中國恢復聯大席位……


今天大家看尼克松訪華時的照片,站在周總理身旁為總理擔任翻譯的正是王海容。


新中國唯一終生未婚的副部級幹部:33歲任副司,36歲已升任副部長 - 天天要聞

為總理擔任翻譯的王海容


03、


1978年,王海容先是進入黨校學習3年,之後王海容的工作有所調整,1984年她離開了外交部,被任命為國務院參事室的副主任(副部)。


當時王海容作為最年輕的副主任,被安排分管行政與後勤工作。


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好乾的工作。


當時還是福利分房時期,但是眾所周知,福利分房時期能否順利分到房子,這和個人單位息息相關。


在住房總體緊張的時期,不那麼重要的單位的員工想要順利的分到房子是很困難的,有一些員工甚至要等上七八年。


新中國唯一終生未婚的副部級幹部:33歲任副司,36歲已升任副部長 - 天天要聞

退休後幫著弟弟帶孫子的王海容


實話實說,國務院參事室也屬於「不那麼重要」的單位,王海容分管後勤時就發現參事室別說普通工作人員,就連一些司局級幹部都還和妻子、孩子擠在只有2、30平的小房子里。


想要解決參事室全體工作人員的住房問題,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意味著分管領導要去到處求人、化緣。


求人、化緣,就意味著很多時候要「屈幾從人」,要到處賠笑臉。


這在當時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當時許多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求人,就怕賠笑臉。


但是王海容不怕,她真的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幾年內分批分期的解決了參事室幾十年,多任領導都沒有解決的住房問題。


讓單位上至司局級幹部,下至司機炊事員,人人都居得其所。


新中國唯一終生未婚的副部級幹部:33歲任副司,36歲已升任副部長 - 天天要聞

王海容


當時她的同事是這麼評價她的:她是個實實在在幹事情的人,黨內黨外的館員和參事提到她都很服氣。


2004年,王海容正式退休,這一年,她66歲。


王海容一直未婚,她一直與母親和弟弟一家住在一起。她也因此成為唯一未婚的副部級。


平日里,她喜歡買菜做飯,為老母親下廚。


2017年9月9日,王海容在北京病逝,享年79歲。巧合的是這一天,也是毛主席去世的日子。


END


參考資料:


《追憶王海容:毛澤東身邊的傳奇女性,36歲任外交部副部長》,澎湃新聞;


《「文革」時期的風雲人物今何在》,《文摘報》2012年2月25日5版;


《外交家王海容離世 曾參與接待基辛格秘密訪華》,《湖南日報》;


《毛澤東與王季范》,王宇清,光明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