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請點擊下方鏈接:
彭總不僅是一位天才軍事家,也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好領導。1958年,我國開展了大躍進運動,由於相關經驗尚不成熟,這次運動最終演變成了一股浮誇風,各地虛報生產數字,盲目誇大產量,給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極大負面影響。
為了糾正這種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彭總親自深入湖南湘潭等地調研,對大鍊鋼鐵、虛報產量的實際情況有了充分了解。面對大躍進運動造成的危害,彭老總深感擔憂。
此時,毛主席也意識到了大躍進運動中的一些問題。於是在1959年七月,黨中央在廬山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希望群策群力,共同糾正大躍進中出現的左傾錯誤。
彭總由於多年南征北戰,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但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他毅然決定帶病前往廬山。
會議開始後,各級領導同志暢所欲言,但因為對現實情況認識有限,大家對大躍進中所犯的錯誤難以抓住重點。眼看會議即將結束,彭總覺得還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妥善商議,他擔心這些錯誤將會持續下去,進一步加重人民群眾的負擔,內心十分焦慮。
終於在7月14日,彭總決定私下給毛主席寫信,詳細闡述自己在各地基層見識到的情況,並對人民公社運動、大躍進以來的左傾錯誤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這封信洋洋萬字,每一詞每一句都蘊含著彭老總對人民群眾的無限關懷。
因為事關重大,毛主席隨後把這封萬言書整理了出來,分發給與會者商議探討。客觀來說,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尚且處在初級階段,出現一些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不少領導同志缺乏經濟建設的相關經驗,盲目認為大躍進的總路線仍然是值得堅持的,只是一些具體的做法應該得到修正。
再加上彭總為人耿直,在萬言書中對大躍進的批評相當直接。這無疑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甚至包括賀龍、葉劍英等老同志也對彭總的原意產生了誤解。
很快這封萬言書就被曲解成對經濟建設總路線的全盤否定,是對毛主席、對黨中央的強烈不滿和懷疑。
要知道,我黨是經歷了無數艱苦鬥爭,才從一個小規模政黨成長為新中國的掌舵者。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有關路線問題的鬥爭,錯誤可以犯,但路線不能錯,因為一旦方向歪了,再怎麼修補也來不及了。
當然,現在的我們已經知道這是一次對彭總的一次錯誤批鬥。但在當時的廬山會議上,與會人員很多都自然地認為彭總是犯了路線錯誤,他的這封萬言書更是「右傾機會主義的綱領」。
這一下子就把彭總問題的嚴重性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隨即全會決定將彭總調離工作崗位,
連帶著和他工作上有關聯的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人,也受到了處罰。
對彭總的錯誤批鬥,從根本上來說,是當時的領導同志們對大躍進中出現的左傾錯誤認識不到位、不徹底,因而造成了這樁我黨歷史上著名的冤案。
因為牽涉到路線問題,即便當時有些人覺得對彭總的處理過於嚴肅,也只能沉默不語。然而就有這麼一個人,直言彭老總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勞的,他絕不會反對毛主席,反對黨中央!
這位敢於出面維護彭總的人就是我黨著名將領張愛萍。
張愛萍1910年出生在四川達縣,1925年參加革命,是一位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早在1934年的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張愛萍就在彭總的領導下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作戰。因為在革命中的突出貢獻,1955年,張愛萍同志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張愛萍說道:「彭總雖然看起來很嚴肅,但其實是個外冷內熱的人。戰爭時期,彭總關心愛護手下的士兵,和平年代更是心懷天下百姓,說彭總反國家,這一定是個誤會!」
但是張愛萍一個人的話畢竟起不了太大作用,彭總仍然遭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被下放到地方工作。在接下來的十年浩劫里,彭總又遭到了四人幫的殘害,最終在1974年,一代名將與世長辭。
因為對彭總的維護,張愛萍同志也遭到了江青、林彪等人的暗害,被囚禁、批鬥長達六年之久,以致左腿終身殘疾。但他像彭總一樣正氣凜然,和反勢力集團進行了堅決的抗爭,表現出了一位共產主義戰士最高貴的品格。
最終在1978年,黨中央為彭大將軍洗刷所有冤屈,留下一世美名。張愛萍將軍也在後來的日子裡擔任了國防部長一職,可以說成了彭總的繼承人。
人間正道是滄桑,正氣之人終究會得到公正的評價。像彭德懷元帥、張愛萍將軍這樣剛正不阿的無產階級戰士無疑是所有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