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您更好的閱讀互動體驗,為了您及時看到更多內容,點個「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樣的故事瞬間!
前言
1963年,賀敏學難得回京述職,結束了向組織的彙報之後,秘書忽然找到他悄悄說道:「主席請您去豐澤園見面。」
賀敏學恍然,當即跟著秘書往那邊去。到了豐澤園之後,剛推開門,一個小女孩就衝上來抱住了他,開心地喊著舅舅。
沒等賀敏學和李敏說幾句,毛主席就在身後笑呵呵地說道:「嬌嬌,別纏著你舅舅了,快讓他過來坐吧。」
賀敏學來到跟前,毛主席和他拉了會兒家常,問起他最近的工作待遇怎樣,聽到回答之後,立刻說道:「你是老革命,這待遇低了。」
賀敏學卻是說了一番話,勸服了毛主席。他究竟說了什麼呢?
革命元老
拋開賀子珍哥哥的身份不談,賀敏學也是黨內實打實的老資歷老革命,遠超大部分的開國元勛。
1904年,賀敏學出生在江西永新,家中是當地有名的地主,從來不缺吃穿。再加上賀敏學是家裡的長子長孫,打出生起就沒體會過什麼叫苦日子。
1921年,他被家裡人送往禾川中學念書,和袁文才做了同學,兩人友情很是親密。不過在後來的人生道路上,賀敏學卻是沒有走上家裡人希望的道路。
既然是地主,家裡人對他的期望當然是符合清政府統治的要求的。長輩們盼望著賀敏學能夠專註學業,走上仕途,延續書香門第的香火。可是賀敏學實在對讀書沒有太大的興趣,更加偏愛拳腳功夫。
從小賀敏學就愛好看《三國》、《水滸》之類的書籍,心中有一股兼濟天下的熱火在騰騰燃燒著。
當時賀家在城裡開了一家茶館,這天賀敏學散學以後正在茶館裡閑坐,忽然看見兩個兵痞走進了店裡,調戲自己的母親。當場賀敏學就無法忍受,抄起一旁爐子里的火鉗插向了那兩個兵痞的屁股。
最終為了保護賀敏學,家裡人讓他逃往裡外地,不過從此賀敏學也開始了傳奇的生涯。離開家以後,賀敏學偶然遇到了一位隱退江湖的武術大師。他便跟著大師學了一身的好武藝。當時大師問他為什麼要習武,賀敏學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為了救中國!」
正是這句回答讓大師決定教他武藝,也揭開了賀敏學一生的序幕。練成武藝下山以後,賀敏學先是前往了南昌,加入了當時的軍官子弟學校。這時候是1925年,北伐戰爭的前夜。
沒過多久,賀敏學就加入了國民黨,參加了北伐軍並率領部隊重回家鄉。打敗當地軍閥部隊之後,賀敏學成為了國民黨在當地的執政官。
可是隨著國民黨統治的推進,賀敏學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的未來不應當是這樣的。這樣的統治太過黑暗,中國人民值得一個更好的未來。
在我黨同志的影響之下,賀敏學的思想不斷向我黨靠攏,終於在1927年3月加入了黨組織。這時可不是當初兩黨蜜裡調油的時候了。就在一個月之後,蔣介石就發動了四一二運動,這無疑顯示出賀敏學堅定的信仰。
四一二之後,賀敏學對永新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過幾次攻擊,可惜力量尚弱,實在不足以攻下這座城市。只好撤上井岡山投奔袁文才,建立起了最初的井岡山根據地。
福州煥新生
井岡山根據地是我黨革命的搖籃,而賀敏學的革命生涯也是從這裡起步,但並沒有在此停止。建國以後,賀敏學先是奉命在陝西擔任了一段時間的西管局領導,為陝西建立起了工業體系的雛形。
此後由於美國的干涉,海峽兩岸的風聲不斷收緊。而此時福建地區的建設卻遠遠落後於國家對它的需要。為了扭轉福建工業環境落後的局面,葉飛給中央寫了一封信,希望把他在新四軍時期的老下屬賀敏學調往福建幫忙。
中央在細緻討論之後,徵求了一下賀敏學的意見。賀敏學自然無所不可,只要是為國家出力,他並不在意自己在哪個地區工作。因此1958年,賀敏學離開西北,前往了我國的東南地區。
50年代的福州由於在過去的歷史歲月中並不是福建的核心所在,再加上戰爭時期沒少經歷戰火,此時的發展情況非常惡劣。
雖說是福建的省會城市,可福州非但沒有省會城市該有的形象,也無法良好地承擔省會城市的功能。其中的一點關鍵原因就是交通建設不到位。
市政道路是人民對生活感知最明顯的地方。一旦道路出了問題,連帶著兩旁的建築和延伸出去的街道都會表現出明顯的規劃錯誤。
針對這種發展停滯、反過來制約城市經濟建設的問題,賀敏學堅持實地考察,多次走訪福州的各條大街小巷,探訪人民對自己所在城市的生活有什麼意見。
了解了福州的情況之後,賀敏學的心中大概有了計劃。他又讓工作人員把上海和西安的城市規劃圖拿了出來,作為福州建設的參考。因為之前賀敏學擔任過這兩個城市建設的負責人,有著豐富的城市規劃經驗。
最終,他向省委遞交了自己的計劃。想要發展福州,必須做出幾個標誌性的建築來,作為福州的地標,提振人民的心氣。五一路和郵電大樓,就是賀敏學瞄準的目標。
這個計劃需要非常高額的預算,因此也是極為大膽的。在省委會議上,賀敏學獲得了一些幹部的支持,可是也沒少遭受反對。
反對的理由主要有兩點。第一點就是工程造價過於高昂,對於福州的財政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而且有勞民傷財、大興土木的嫌疑,對人民生活會造成壓力。
第二點就得考慮到福州的地理位置了。畢竟是東南沿海,緊挨著海峽,難說不會有成為戰場的可能。一旦戰火重燃,如今興建的建築都沒有用了。
賀敏學回應道:「難道我們要為了虛無縹緲的戰爭可能,讓人民始終生活在落後的環境中嗎?眼下的生活幸福,難道就不是幸福了嗎?」
在他的據理力爭之下,福州終於拓寬了道路,大大地方便了福州的交通運輸和人民的日常出行。有了道路,福州的經濟也漸漸地發展了起來。
毛主席心疼
就在賀敏學專註於福州發展建設的時候,省委來命令了,要求他作為省代表,前往北京述職,向中央彙報福建近幾年建設取得的成果。
1963年,賀敏學回到了北京,正式向中央進行了彙報。中央領導們對福州取得的發展成效非常滿意,對賀敏學的功勞也是大加讚歎。
會後,秘書告訴賀敏學說:「主席在豐澤園等您,請您過去一趟。」
來到豐澤園,賀敏學一開門就見到了許久未見的外甥女,之後毛主席就要他去身邊坐下,問道:「現在不在會場上了,你跟我交交底,在福州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賀敏學笑笑說道:「主席,我在福州一切順利,同志們齊心協力建設福建,我的工作沒有遇到任何困難。保證交給中央一個興盛的福建。」
毛主席點點頭,又問起了賀敏學的個人情況,不一會兒聊到了待遇問題,賀敏學說自己定了個八級。
毛主席眉頭一皺:「你是老革命了,怎麼才八級?組織部那些人真是不像話!」
賀敏學攔住生氣的毛主席,勸說道:「主席,是我自己讓同志們把我下調一級的。我低一級,不少同志就能高一級,我自願的。」
毛主席聞言深深地嘆了口氣:「敏學你啊,永遠是這樣。國家建設是首位,可也別讓自己吃虧呀。」
賀敏學謙虛地聽取了毛主席的建議,可是一回到工作崗位,他就還是那個心中只有工作的建設者,完全想不到給自己謀半點福利。1976年,毛主席逝世,賀敏學在福州得知消息之後痛哭流涕。
不僅是因為二人的親戚關係,更因為他心疼中國從此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領導人和引路人,前路從此迷茫了。
結語
1988年,賀敏學也離開了人世。對於他的功績,中央也給出了極高的讚許:「全身心地投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去,創造性的工作,成績顯著,有口皆碑。」
賀敏學的一生完全對得起這樣的評價,他誠然是為了國家建設奉獻了自己的所有人生。從青春到暮年,始終走在國家建設的道路上。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與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與討論。
註:原創不易,抄襲、洗稿必被深究。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