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2024年01月24日17:35:35 歷史 1571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南方瘴氣是「何方神聖」?

瘴氣是指在中國南方潮濕、高溫的環境下,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形成的一種有毒氣體。

這種氣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容易引發人體各種不適癥狀,如頭痛、噁心、嘔吐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在歷史上,瘴氣被認為是造成南方地區許多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尤其在那些森林茂密、水網密布的南方地區,瘴氣更容易滋生和傳播,有很多人常常因為接觸到瘴氣而感染疾病,甚至因此喪命。

回顧歷史便會發現,這種看似縹緲的瘴氣在史書中出現的頻率並不低,最早見於秦代。

也就是說,在中國人的認知里,瘴氣起碼已經存在兩千多年了。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對於古人來講,只要深山老林看上去「仙霧飄飄」,那這些氣就可能是瘴氣,可以導致人生「瘴氣病」。

等到西漢、東漢時期,通常人們會用「濕」和「毒」來描述南方疾病。

在中原人看來,南方的環境比較濕熱,這是引發疾病的原因之一。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比如,《史記》中提到:「江南卑濕,丈夫早夭。」由此可見,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江南地區的瘴氣已經是非常嚇人的存在。

進入三國之後,瘴氣這種說法已經成為南方環境的固有標籤,很多來自南方的不明疾病均歸結於瘴氣。

同時瘴氣的存在範圍也有所擴大,不僅南方地區存在瘴氣,就連西部一些高寒地區也被認為存在瘴氣,幾乎存在不明疾病的地方就會有瘴氣。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南齊書》提到,青海甘肅等地也有瘴氣,稱「輒有瘴氣,使人斷氣,牛馬得之,疲汗不能行。」

但是顯而易見,這些地區的環境跟嶺南地區截然不同,完全不能混為一談。

自此之後,瘴氣已經成為很多疾病的來源,同時也有一些文人用瘴氣來表達自己心中的鬱結,可見瘴氣的使用範圍逐漸擴大,甚至已經不是一個醫學名詞。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等到宋代之後,隨著醫學水平的提升,人們開始意識到不能像過去那樣將南方的不明疾病歸咎於瘴氣,開始探究瘴氣本質上是什麼。

比如,蘇軾和沈括在《蘇沈良方》中提到:「瘴疾皆因脾胃實熱所致。」

與此同時,史書中記載的瘴氣範圍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等到明清時期,瘴病主要存在於南嶺的山區,但是進入清代後期之後,瘴氣被認為只存在於雲南。

但是就史書記載來看,史書中沒有明確闡明瘴氣到底是怎麼對人健康產生影響的,古人眼中的瘴病更多是蚊蟲叮咬或者由不適應濕熱環境所引發的身體不適。

大家都知道,古代歷朝歷代的重心主要在中原和北方地區,因此在很多古人眼中南方是蠻荒之地,經常是各種罪名的流放目的地。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對於生活在中原和北方的古人來講,南方天氣的濕熱程度和蚊蟲的數量都是他們難以想像的,他們很難適應這種生活,極其容易出現被蚊蟲叮咬或者水土不服的現象,因此他們將這些現象歸咎於瘴氣。

另外,《醫學正傳》提到:「嶺南閩廣等處曰瘴氣,蓋指山嵐霧露煙瘴濕熱惡氣而名之也。」

對此有現代學者認為,這裡所提到的瘴氣會引發大流行的傳染病,可能是瘧疾。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由此可見,古人所提到的瘴氣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實際上是指容易滋生細菌、蚊蟲等相對惡劣的環境。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代人幾乎很少會說自己生瘴病,這是因為什麼呢?

瘴氣消失的原因?

第一,衛生環境的改善。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方的衛生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完善,有效減少了細菌、病毒等的滋生環境。

同時,人們對各種疾病的認知和治療手段都有了大幅提升。例如,疫苗的研發和應用有效地預防了一些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

第二,人口居住環境的改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流動性的增強,很多人已經選擇離開農村到城市發展,居住環境有了很大變化,生活方式也變得更加衛生健康。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因此,越來越多人已經很難接觸到瘴氣,這就降低了因瘴氣而生病的概率。

第三,環保意識的提高。隨著環保意識的普及和提高,人們更加註重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減少了人為因素導致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從而降低了瘴氣的產生和傳播。

同時,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們更加註重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從而減少了疾病的發生和傳播。同時,教育也提高了人們對瘴氣的認知和理解,更加科學地對待這一問題。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瘴氣竟然催生出寶藏?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人們一度談瘴色變,但殊不知令人害怕的瘴氣,曾催生出影響人們到現在的寶藏,即嶺南地區的中醫和中成藥。

進入宋代以來,嶺南地區已經誕生醫藥設施,這些醫藥設施主要用於為百姓治病。

明代以來,朝廷越發看重醫藥事業,開始在全國設置醫學,還有專管醫學事業的官員。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而作為備受瘴氣困擾的嶺南地區,也積極響應朝廷的號召,廣州、佛山等地先後設立醫學院。

除了中醫學之外,這一時期的中成藥也有了很大進展。

過去生產中成藥的是一些小作坊,但隨著中成藥的流行,他們的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中成藥暢銷全國各地,還誕生了很多中成藥老字號。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隨著中成藥的發展,中藥藥材行業也迎來了突飛猛進的進展,而佛山也因此成為中藥重鎮。

總而言之,過去古人一度認為,瘴氣是南方所有疾病的根源,甚至因為瘴氣給南方打上了很多不好的標籤。

但從根本上來講,廣東等南方省份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人們也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這恰恰說明古人恐懼的瘴氣,即南方的濕熱氣候對人身體的影響是有限的,沒有史書記載得那麼誇張。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害怕瘴氣,更多還是源於對南方的不了解而產生的偏見。

相比之下,與其擔心瘴氣,或許還有一些更讓人擔心的東西,比如環境污染。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南方地區的空氣、水和土壤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這些污染可能對人體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損害,使得人們患上各種疾病的風險有所增加。

其次,高溫高濕氣候更容易滋生細菌和病毒,導致夏季常見的一些流行性疾病,如瘧疾、登革熱等。

籠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氣,怎麼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聞

為了應對這些健康隱患,南方地區的居民應該注意改善環境衛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關注食品安全、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利用醫療資源以及關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問題。

同時,政府和相關部門也需要加強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等方面的建設,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中國日報7月7日電,以"本土根基與人類情懷"為主題的"水鄉生態 文學點亮"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近日在鹽城草房子文學館舉行,標誌著"我心中的樂園——世界兒童文學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委宣傳部主辦,江蘇大縱湖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鹽都,這片位於長三...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聞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據云南玉溪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戴吉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戴吉國(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戴吉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戴吉國歷任江川縣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團江川縣委副書記、書記、青聯主席,共青...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 天天要聞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大家好,我在遊戲荒的時候,經常會打開那些經典遊戲,玩上一局感覺非常爽。尤其是《紅色警戒2》,即時戰略玩法緊張激烈,多人戰鬥和戰役都十分出色,現代戰爭手段也相當豐富。可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玩法已經爛熟於心了,打來打去沒有新鮮感。最近,有網路大佬基於《紅色警戒2》開發了全新的PC版《紅色警戒:世界戰火》MOD,...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 天天要聞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全國文物職業技能最高獎頒獎了!貴州兩名「手藝人」憑實力當「國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結果揭曉。來自貴州的選手吳勝成獲木作文物修復師一等獎,滕昭玉獲金屬文物修復師三等獎,這也是...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 天天要聞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洪災,截至當地時間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約40人失蹤。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災是「百年一遇」「沒人預見到」。得州向來洪水多發,然而為何這次災情如此嚴重、傷亡如此巨大?在這場悲劇後,美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傷亡,有天災更有人禍。特朗普簽署「重大災...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聞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戰結束後80周年,應蒙古國邀請,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對蒙古國進行訪問,蒙古國對此給予高規格接待,邀請日本天皇夫婦出席「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儀式,並參觀多個景點和日本投資項目。祭奠亡靈背後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婦的車隊悄然駛入烏蘭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