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書生百無一用?文字亦能建奇功!

2024年01月13日19:15:44 歷史 1615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文字亦能建奇功! - 天天要聞

去年讀許知遠的《梁啟超:亡命(1898-1903)》,印象最深的,是梁啟超流亡海外性命都朝不保夕的時候,還接二連三創辦《清議報》《新民叢報》,而且,都成了爆款。

許知遠書中引用了他的好多文章,即便今時今日讀來,依然是撲面而來的汪洋恣肆,極具煽動性。

黃遵憲評價說,梁啟超的文字「驚心動魄,一字千金,人人筆下所無,卻為人人意中所有,雖鐵石人亦應感動。從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無過於此者矣。」

文字,竟可以有如此之大的力量!

所以,當看到又一本關於梁啟超的書,書名就叫「文字奇功」的時候,我很快被吸引住了。

——順便說一句,作者上一本寫嚴復的書名是「筆醒山河」,亦是愛極。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文字亦能建奇功! - 天天要聞

這本書由廣西師大出版社「大學問」品牌出版,全名《文字奇功:梁啟超與中國學術思想的現代詮釋》。

作者黃克武,牛津大學東方系碩士,斯坦福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自1992年開始研究梁啟超,旋即以《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受到學界矚目。

《文字奇功》是黃先生三十餘年潛心研究精髓所在。

全書一共八章,第一章為導論,先拋出關於梁啟超學術思想的一個爭議,第二章以「鑄造國魂」為切入點,總述梁啟超的「中國不亡論」,第三至七章分別闡述梁啟超在不同領域的學術研究:陽明學、墨子學、康德為代表的西方哲學、中國史學、對科學宗教與迷信的思考,第八章是結論。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文字亦能建奇功! - 天天要聞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歷史永遠也繞不開的一個名字。

從學術研究這個角度,對他的評價,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

一種極力盛讚他的博學,認為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在國人的思想啟蒙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反的意見則認為,恰恰因為梁啟超的「博」,導致他思想駁雜,沒有深入而有價值的思想內涵,只能算是一個宣傳家,稱不上思想家。

黃克武先生在第一章便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兩個觀點:

第一,我們不宜將梁啟超一生在學術上與思想上努力的成果視為膚淺、駁雜而不夠深刻的,我認為梁啟超的學術思想表現出他個人的學術風格以及前後的一貫性,他是一位既博學又敏銳的思想家。

第二,梁啟超的學術思想與政治思想有內在的關聯,這是源於中國「學術與政治一以貫之」的傳統。因此把學術與政治割裂開來,是不能正確地評價梁啟超的。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文字亦能建奇功! - 天天要聞

書中所提及的這些領域,梁啟超既能「入乎其中」,也能「出乎其外」。

正如作者所總結那樣:

「梁啟超的思想一方面固然在某種程度上離開了儒家傳統,接受源於西方有關國家、國民的新觀念;但是另一方面,在1903年之後,梁任公思想與傳統之間仍然有很強的連續性。」

最典型如他對「自由」的看法,從西方觀念那裡,他深刻理解到「個人自由」的重要意義,因此才會批判俄國的勞農政府「平等算平等極了,不自由也不自由極了」,但他並沒有因此滑入鼓吹極端個體自由的境地,而是融合傳統,提出了「群己並重、群己平衡」的觀點。

在這一理念之下,個體當然要「自由」,但並非毫無限度,「人民皆自由於國家主權所賦與之自由範圍內,而不可不服從主權」「人人自由,而以不侵人之自由為界」

梁啟超的學術研究固然龐雜,但貫穿其間的,是一條鮮明的主線,那就是在當時外辱內困的情形下,他要「鑄造國魂」,要喚醒並造就一代「新民」,理論也好思想也罷,只要有益於此,他均可「拿來」,標準是「淬厲其本所有而新之,採補其本所無而新之」

胡適給他的輓聯說:中國新民,平生宏願;神州革命,文字奇功。

他不但能「坐而言」,又能「起而行」。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

誰說書生百無一用?文字亦能建奇功!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不簡單的法顯

原創 南風無影 走過了河西走廊,再過沙海戈壁,我們進入西域地界,第一個西域小國: 鄯善,它還有個名字叫樓蘭。為了不節外生枝,我丟掉了甲胄和兵器,順便也找人把自己的頭髮剃了,實在是不習慣留這麼長的頭髮,剪的非常短。等頭髮剃完,我和法顯還有幾個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 天天要聞

歷史的塵埃——興衰有人定

呂敬榮 /文1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開始返攻東方。第一個攻擊對象便是雍王章邯,攻打章邯的過程在歷史上算是一次非常著名的軍事案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意為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史記·高祖本紀》中描述的很簡單:「漢王用韓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 天天要聞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6月28日晚至29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部分城區和鄉鎮出現洪澇災害。當地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搶險救災,積極開展災後清淤、排水、搶修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活生產。6月30日,在貴州省鎮遠縣城關五小共和校區,老師在清理校園。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6月30日,商戶在貴州省鎮遠縣城...
致命的三次失誤 - 天天要聞

致命的三次失誤

項羽的人生巔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為他就是在這一年分封諸侯。要知道,當時的項羽可是諸侯的盟主,而劉邦僅僅只是十八路諸侯的其中一位諸侯。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