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2024年01月03日19:25:04 歷史 1293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文 | 蘭子記

編 | 蘭子記


話說,今日的俄羅斯,想必各位都不陌生。

但俄國歷史上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錯綜複雜的戰爭擴張,您又知曉幾何?

今天,我將以公元前800年的斯拉夫民族為起點,通過11幅珍貴的歷史地圖,生動描繪彼時俄國的文化交融、戰爭擴張……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截至公元前800年的斯拉夫人

追根溯源,斯拉夫民族的源頭及其確切的來源,至今仍是一個未能完全解開的謎團。

不過,根據最近的研究成果,我們可知其或許源於高加索山脈的這片地域。

大約在公元800年前,他們曾以多種形態存在,例如分散且獨自居住的部落聚合體。

從歷史宏觀角度推斷,這些原始群體或許只能在如今的維斯瓦河流域,以及頓河流域之間狹小的空間里選擇棲息之地。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公元前800-前600年亞洲人的遷徙

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交通方式與地理遷徙是眾多重大事件之一。

尤其在古代文明時代,由於人力、物力有限,人們往往依靠相對簡單的交通工具來完成遠距離的遷徙行為。

而在公元前800年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以西徐亞人為代表的一支游牧民族使出「鐵騎」,大規模地展開了向西的大規模遷移。

這一波大規模的移民流動,對周邊地區形成了深遠的影響,從而也進一步加快了歷史演進的步伐。

平心而論,西徐亞人的這種行為可以被視作一種勇敢的冒險精神,甚至被賦予了開拓者和探險家的形象。

他們曾在公元前的7世紀以前,就已遷移到了黑河地區。隨後,這股強大的力量征服了當地人,將他們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內。

在此過程中,西徐亞族群還迫使其他的塞琉古族和斯拉夫族人,前往更加偏北的地域。

如此看來,西徐亞人的這次大遷徙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其它種族的遷移,塑造了歐洲的版圖形態。自此以來,品種繁多的文化得以相互交流、融合,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歐洲文化。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公元前600-前300年的西徐亞人希臘人和斯拉夫人

在遙遠的古時期,色薩利以其優美而壯麗的自然風光,吸引著眾多的遊人前來探索,然而這裡所孕育出的文明史同樣引人矚目。

公元前700年左右,希臘諸多新興的聚居地在此落地生根,逐漸形成了規模龐大且獨具特色的市鎮群落。這個充滿活力與生機的地區,成為了古代世界最為繁盛的區域之一。

同時,在這片土地的另一側,分布著許多生活樸素的鄉村氏族,被統稱為西徐亞部落。

西徐亞部落在整個歷史長河中始終未能脫離傳統、淳樸與自由的氛圍,一直保持著人人平等、各部自治的民主制度。

他們遵循著部落氏族制,敬畏並追隨最大部落首領的權威。然而,正是這樣一種相對平衡穩定的狀態,使得他們在遼闊的草原地帶得以穩定延續。

古時,馬鞍對於戰爭的影響不可小覷。

由於西徐亞部落中有識之士率先引入了馬鞍,使騎兵的優勢更加明顯,大大增強了他們在戰爭中的實力,從而確保整個部落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成功抵禦外敵侵略,守護家園因有其足資傲視其他部落的理由。

儘管希臘人的侵略情緒以及擴張意識並不輕微,但面對同樣擁有高度組織紀律性的西徐亞部落時,他們選擇了安撫與融合。

希臘移民與西徐亞部落建立了和平的貿易關係,雙方都獲得了很大程度的好處,從而積累了更多資源。

希臘商人向西徐亞部落傾銷各類商品,如橄欖油葡萄酒和精美的紡織品等;而西徐亞部落則向希臘人提供畜牧產品、獸皮、毛皮、木材、石蠟、蜜糖及穀類等物資,雙方互惠互利,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

希臘文化與西徐亞文化在那個時代的融合,可謂是一次偉大的歷史歷程,揭示了不同民族文明的共生之道。

以史為鑒,這種共存並不是強行入侵或者強制統治,而是通過文化交流、充分尊重彼此差異的方式實現的。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公元前200-公元200年的羅馬人薩爾馬特人

當我們回溯至公元前後數個世紀的歷史長河之時。

薩爾馬特人這個古老而神秘的亞洲部族,在約公元前兩百年之際,跨過浩瀚大海,踏進了岩石聳峙、景色壯美的俄羅斯南境大地。

憑藉他們精湛卓越、舉世無雙的領導才能和軍事技藝,薩爾馬特人得以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屹立長達四百多年。

這段漫長歲月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為歐洲史冊增添了濃厚的一筆,留下了深刻而不可磨滅的印記。

然而,薩爾馬特人的輝煌歷史並非孤例。

同期,規模龐大且充滿活力的古羅馬帝國也正在逐鹿中原,積極拓展它的疆域範圍。

他們在遼闊的黑海上獲得了眾多希臘移民城市的歸順,並以此為基礎,將帝國的版圖進一步向神聖濕潤的裏海西岸推進。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公元200-400年哥特人的勝利征戰

在公元200年前夕,一部名為哥特的巴洛克族群,以其出色的領導才能和強大的戰鬥力,成功打敗了另一個強大的部族:薩爾馬提亞人

這場勝利將哥特人的領土範圍擴大到了黑海附近地區,使這個起源於波羅的海的部落,成為了歷史上的重要角色。

在長達79年(歷史學術語稱為「8世紀」)的持續征戰中,哥特人贏得了多次關鍵戰役。

其中最為重大的舉措之一:他們在達魯河下游成功地戰勝了羅馬帝國的獨裁者德西烏斯,這位無辜的皇帝最終在這次戰鬥中喪生。

公元256年至268年的這段時間裡,哥特人對羅馬帝國的城市造成了巨大威脅,頻繁的襲擊使得這些城市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

大約在公元300至400年間,哥特人開始信仰基督教

他們與其他部落和平相處,終於在公元400年代後期形成了一種新的社會秩序。

在此過程中,許多斯拉夫部落接受了哥特人的宗主權,從而奠定了哥特人作為歐洲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基礎。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公元450年的匈奴帝國

時光流轉至公元360年,匈奴人以中亞為起點,踏上漫長而艱險的旅程,不遠萬里抵達浩渺的裏海流域。

當時的哥特人被驅趕至西方,直到公元400年時,才得以穩定居住在廣闊的伏爾加河萊茵河之間。

再過約50載時光,由阿提拉領導的匈奴大軍颶風般地挺進波羅的海岸邊,以及繁榮富饒的萊茵河流域,所到之處,難逢敵手。

然而,這位偉大的領袖在公元451年遭受了首次重大挫敗,法蘭克人於奧爾良一戰役中擊敗了他,使其麾下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去鎩羽而歸。

自那時起,眾多斯拉夫部族淪為匈人統治的領域,這片遼闊的土地也因此逐漸擁有了更為多元和豐富的文化底蘊。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公元450-550年斯拉夫人的第一次擴張

在古代世界中,公元450年至480年的這段時間,可謂是歷史舞台上的關鍵時刻。

這段時期內,許多主要民族的勢力在殘酷的命運之輪下發生了驚人的變動。

歷經多年的相互廝殺與較量之後,原屬強大的匈奴族群力量開始大大削弱,其領土範圍及統治地位持續下降。

公元500年,這個曾經的草原霸主最終退守至頓河和伏爾加河下游地區,顯赫榮耀的時代自此畫下句點。

伴隨著匈奴的衰落,哥特人的遺眾則選擇在黑海腹地的克里米亞半島安家落戶,開啟新的生活篇章。

當野心勃勃的日耳曼氏族陸續跨越英吉利海峽及萊茵河,踏上不列顛島和法蘭西大地後,斯拉夫民族,則迅速擴張至易北河及其支流和多瑙河谷地的交界地帶。

這場激烈的文化碰撞,無疑給歐洲的歷史進程,添加了精彩紛呈的一筆;

這張充滿故事的地圖,既是歷史的殘酷寫照,亦是人類智慧和勇氣的見證。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公元560-600年阿瓦爾人的征服

公元五世紀至六世紀初期,西歐地區逐漸興起眾多頗具影響力的古文明。彼時,來自東方草原的游牧民族阿瓦爾人和突厥人,紛紛踏上遷徙之路。

眾所周知,阿瓦爾部落是亞洲東北部廣袤草原上生活著的游牧民族之一,其族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左右。

從東亞至歐洲,阿瓦爾民族跨越了遼闊的地域,在公元550年後到達巴爾幹半島,成功進軍歐洲大陸,為後世留下了震撼的足跡。

另一方面,裏海沿岸的可薩人部落則選擇定居在此,成為那裡的重要勢力之一。

其中,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大帝藉助阿瓦爾人的力量,成功擊退襲擊巴爾幹地區的斯拉夫人入侵。

公元562年,阿瓦爾軍隊第一次抵達波德平原的易北河畔,並在此建立了長達四十多年的政權。就實力而言,阿瓦爾人堪稱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游牧民族之一。

與此同時,另一亞洲民族「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則在其廣大的領土範圍內採取類似策略,利用突厥人來鎮壓境內的異己勢力。

這種來自東方的游牧民族,與西方羅馬帝國及希臘諸城有著深切的交往聯繫,引發了一系列重大的文化交流事件,對於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公元600-700年斯拉夫人收復失地

公元605年,斯拉夫人在易北河畔成功掙脫阿瓦爾族的枷鎖。

順利實現獨立的同時,這些勇敢無畏的人民也隨之遷徙至巴爾幹半島,尋求更進一步與兄弟民族毗鄰而居的機會。

誠然,阿瓦爾人曾經擁有過廣闊的勢力範圍,但隨著部落逐漸走向衰落,其版圖的界限也已被壓縮至裴多河的中游以及下游地區。

另一方面,生活在頓河北岸的匈奴人,卻在這個時期不失時機地建立起了龐大的保加爾汗國,自此之後,他們便以保加爾人的稱呼而聞名於世。

恰在此刻,在歐洲東部,東羅馬帝國在克里米亞半島的沿海地帶、高加索山脈的腹地以及亞得里亞海周邊地區苦苦支撐著搖搖欲墜的統治現狀,顯然無法忽視來自內憂外患的壓力。

這種局面顯然激發了我們更深層次的思考。

一:為何生活在同一片大陸上的諸多民族,能夠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孕育出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徵?

二:為何眾多豐富多樣的文化傳統中,沒有哪一種能輕易地壓制其他文化的發展勢頭呢?

可以說,公元605年是斯拉夫民族歷史上極為關鍵的時刻之一,它見證了眾多民族為了追求自由解放及其自身文化的保護,不斷探索各種可能的生存方式。

在這段輝煌歷程中,不同種族之間相互碰撞交流,有時甚至會產生衝突。

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多元文化的融合為當今全球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也預示著人類社會的未來充滿無限希望。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公元650-750年的可薩汗國

時光荏苒,進入公元六百五十年之際,活躍在我們視野中的可薩人的統治範圍已由傳統的阿姆河流域拓展至更遠的德涅斯特河流域範疇之中。

在這個特殊時期,摩爾達維亞地區出現了一位具有重大歷史影響力的可汗。這位君主大約在750年,決定投身於尊崇的猶太教信仰。

隨著時間推移,一股強大的新生文明——伊斯蘭教,在裏海南部地區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猶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迅速壯大其繁榮的生機。

那段時間,拜占庭帝國憑藉自己的力量度過了艱難困苦的歲月,成功抵禦了眾多外敵的入侵和進攻。

從歷史宏觀角度來看,這種繁榮的社會景象,在某種程度上得益於它與可薩人之間的緊密聯繫、細緻入微的商業貿易合作。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公元800-1000年斯堪的納維亞人的遷徙

維京人,史稱為諾曼人

他們被譽為斯堪的納維亞的征服者,也是最早將觸角伸向西方大陸的民族之一。

據考古學家們的研究文獻顯示,他們的祖先是挪威海西人的後裔,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挪威人和瑞典人的祖先。

大約在公元793年,維京人首先立足於位於現今丹麥的林迪斯凡島上,這是他們最初的家園。隨後,他們踏上了探險之旅,劈波斬浪至亞美尼亞,完成了歷史性的壯舉。

維京人遠渡重洋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尋求新的生存空間和財富。

彼時,歐洲大陸上充滿了各種族群之間的爭鬥與矛盾,維京人藉此趁機入侵,並開始從中獲取利益。他們的戰場遍布歐洲各地,所到之處,戰火紛飛,土地瘡痍滿目。

從北歐的挪威到英格蘭的戰爭,再到法國諾曼底公國的建立等。可以說,整個歐洲大陸都留下了維京人的足跡。

然而,維京人大舉擴張的背後,還隱藏著兩種更為深刻的意義。

一:從精神角度來說,他們沿著連接斯堪地納維亞半島以及拜占庭帝國的海上貿易線路,穿過從諾夫哥羅德基輔的廣闊斯拉夫國土,展現出了極佳的拓展能力和開拓精神。

二:從工業發展而言,他們的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也不容忽視,這些都是他們能夠跨越海洋,深入內陸的重要條件。

在某種程度上,維京人作為一個勇敢的民族,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冒險,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對歐洲的歷史發展,確實存在「推動」作用。

俄國歷史:11張地圖,揭秘公元前800年—1000年俄國的擴張風雲 - 天天要聞

結語

地圖是現實版的時光機,見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承載著國家歷史的演變進程。

縱觀歷史長河,俄國地圖堪稱一部鮮活的史詩巨作。

不僅詳實記錄了一個現代化強國的歷史繁榮歷程,更為世界遺留了豐富的發展經驗。

通過地圖這一可視化的工具,我們得以清晰地觀察古今變遷,品味國家進步之美。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參考資料:

(i)ATLASES

Baratov, R. B. (and others), Atlas Tadzhikskoi Sovetskoi Sotsialisticheskoi Respubliki(Dushanbe and Moscow,1968)


Bartholomew,John(ed), The Times Atlas of the World , 5 vols (London, 1959)Bazilevich, K. V., Golubstov, I. A. and Zinoviev, M. A.,Atlas Istorii SSSR3 vols (Moscow,1949-54)


Beloglazova,0.A.(ed),Atlas SSSR(Moscow,1954)Czaplinski, Wladislaw and Ladogorski, Tadeusz, Atlas Historyczny Polski(Warsaw,1968)


Droysens,G.,Historischer Handatlas (Bielefeld and Leipzig,1886)Durov,A.G.(General editor), Atlas Leningradskoi Oblasti (Moscow,1967)Engel,Joseph,Grosser Historischer Weltatlas (Munich,1962)Grosier,L'Abbe,Atlas Generale de la Chine (Paris,1785)Hudson,G.F.and Rajchman, Marthe, An Atlas of Far Eastern Politics (London,1938)


Kalesnik,S.V.(and others),Peterburg-Leningrad (Leningrad,1957)Kosev,Dimiter (and others), Atlas Po Bulgarska Istoriya (Sofia, 1963)Kubijovyc, Volodymyr, Atlas of Ukraine and Adjoining Countries (Lovo,1937)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