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2024年01月03日17:21:13 歷史 7574
!!!
63歲老司令
帶隊干大事兒去了!

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 天天要聞

翻大山,越草地
重走兩萬五千里長征路
為此
他準備了兩年!
「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夢想」

1984年
敖衛畢業於貴陽醫學院
一心從戎的他
同年進入桂林陸軍學院大學生隊
1985年8月
敖衛畢業後
到陸軍某團服役

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 天天要聞

服役期間
敖衛曾任貴州省軍區司令部軍務裝備處參謀
遵義市軍分區參謀長
畢節市軍分區司令員等多個職位
但不論如何變動
他的生命里
都已烙下了深深的橄欖綠底色

33年的軍旅生涯中
敖衛最喜歡聽長征故事
紅軍的堅定信念
與不怕苦不怕累的偉大精神
深深影響著他
「去走先烈們走過的路
去感受他們的革命豪情
這是我作為一名軍人的願望」

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 天天要聞

2017年
敖衛退役
2023年
經過深思熟慮與充分準備
敖衛下定決心
「出發!」

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 天天要聞

2023年10月6日
敖衛和退役軍人、大學生等一起
組成了8人「長征小隊」
從江西瑞金出發
開啟了重走紅軍長征之旅
一天能走四萬步

2023年10月9日
敖衛帶隊
到達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的中復村
中復村原名鍾屋村、中屋村
1929年紅軍攻佔長汀城
改村名為紅屋村
這裡亦被稱為「紅軍長征第一村」

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 天天要聞

《西行漫記》中這樣記述長征
「從福建的最遠的地方(長汀縣鍾屋村)開始
一直到遙遠的陝西北道路的盡頭
(吳起縣吳起鎮)為止」
於是
敖衛選擇將中復村
作為重走長征路的開始

一路上
行走在崇山峻岭之中
手機信號時斷時續
步行導航無法使用

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 天天要聞

有時中午陽光毒辣
一行人頂著太陽跋山涉水
停下來的時候
汗水已經浸透了衣服

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 天天要聞

1月2日是「長征小隊」
出發的第86天
他們沿著中央紅軍長征的路線
已走過江西、福建、廣東、湖南、
廣西、雲南、四川、貴州八個省份
預計2024年10月可到達延安
完成全部路程

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 天天要聞

每天敖衛運動手環上的步數
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們一行人的堅持
更感受到當年紅軍們的艱辛與毅力
這是信仰的力量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
曾經
紅軍徒步兩萬五千里
靠雙腳跨越十餘省
渡過近百條江河
攀越40餘座高山險峰
丈量大半個中國
同敵人進行了600餘次戰鬥

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 天天要聞


敖衛帶領「長征小隊」
重走在長征路上
當年的戰火紛飛早已不見蹤跡
但信仰的豐碑
在他們心裡愈加清晰

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 天天要聞

「一路上感受到老一輩的不容易
我們也想通過重走長征路
來警示和提醒自己
退役軍人姜洪水說
我們這一代人也有自己
應該完成的使命
也有屬於自己的長征路要走

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 天天要聞

敖衛表示
自己雖已退役
但作為軍人的責任與初心
卻永遠不會改變

2021年
他創辦了以愛國主義
和國防教育為主要內容的
「紅色記憶軍事收藏博覽館」
面向社會開放
如今
他更是期待用自己重走長征路的行動
讓更多人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故事
銘記長征精神

1天走40749步,63歲老司令帶隊干大事兒了! - 天天要聞

各位戰友

2024年《中國退役軍人》雜誌

素材來源:中國退役軍人綜合雲上畢節、初心如磐踐使命


             值班編輯:馬雲翀(實習)

           值班主編:劉   學 楊   軒

           監      審:倪光輝 呂高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朱雀玄武敕令」改名為「周喬治華盛頓」 - 天天要聞

「朱雀玄武敕令」改名為「周喬治華盛頓」

據@三湘都市報 消息,5月15日,「朱雀玄武敕令」發帖稱已經成功改名為「周喬治華盛頓」。15日晚,記者聯繫上改名的湖南小伙,據他介紹,5月15日早上接到縣裡戶籍署工作人員通知,稱新名字已通過審核,目前他對新名字很滿意,認為這個名字比較洋氣,但後續有更喜歡更合適的名字,也可能再次申請改名。這位小伙回應網上熱議解...
歷史地圖咋用?這份調查揭開高中生時空觀念培養現狀 - 天天要聞

歷史地圖咋用?這份調查揭開高中生時空觀念培養現狀

學歷史最讓人頭疼的是什麼?時間線混亂、地點對不上號,明明背了一堆事件,卻像散落的珠子串不起來。不少學生感慨:「翻開地圖腦子就亂,朝代疆域變來變去,根本記不住!」歷史地圖作為培養時空觀念的重要工具,在實際教學中到底用得如何?通過對江西N市第十
阿里於無聲處 - 天天要聞

阿里於無聲處

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作者|苗正卿題圖|視覺中國 虎嗅獲悉,4月開始,阿里內部開啟更換工牌計劃。在2023年阿里「1+6+N」改革後,部分子業務板塊曾推出單獨設計的工牌樣式,此次則將整體更新的統一的設計,所有阿里員工在提報姓名、照片等信息後,將陸續領到最新設計的「阿里巴巴工牌」。 與此同時阿里更新了員工跨組織流動...
不能把苦難深重的歲月與艱苦奮鬥的年代混為一談 - 天天要聞

不能把苦難深重的歲月與艱苦奮鬥的年代混為一談

近來,有人把苦難深重的歲月和艱苦奮鬥的年代混為一談,這種人如果不是智障,就是心懷鬼胎。圖片源於網路苦難深重的歲月指的是解放以前,人民身受三座大山的剝削和壓迫。外遭列強們的侵略和欺凌,內受地主惡霸和大資本家的剝削和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