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土崩?何為瓦解?為何天下最大的禍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

2023年12月04日00:47:08 歷史 1342

 ——《資治通鑒》 這樣讀第22

漢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

徐樂上書曰:「臣聞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

——《資治通鑒·漢紀八》

土崩瓦解 ,這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據說最早出自《鬼谷子·抵畔》: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意思就是君臣相互猜忌迷惑而攻伐不休,天下就分崩離析、四分五裂了。

但對這個成語解釋最透徹的,非漢武帝時的儒生徐樂莫屬。

關注歷史的人們都知道,漢武帝劉徹是非常注重人才選拔的。他在位期間,幾乎人人都可以上書言事,只要他覺得你說的有道理,不論是否和他的觀點一致,一般都會給予重任的。

徐樂就是在公元前128年,因上書言事被漢武帝任命為郎中令的。和他同時獲任的還有主父偃嚴安,雖然和這兩位相比,徐樂不怎麼出名,但他對土崩瓦解的解釋卻無人能出其右。

何為土崩?何為瓦解?為何天下最大的禍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 - 天天要聞

在他看來,天下的最大禍患,在於土崩而不在瓦解,這個道理古今都是一樣的。

那麼,什麼是土崩?徐樂認為秦末的亂世就是土崩。正因為如此,既沒有地位,又沒有地位,更沒有文化的陳勝,在大澤鄉振臂一呼,天下就紛紛響應,掀起來摧枯拉朽般的反秦浪潮,不出幾年就把秦王朝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里。究其原因,就是「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亂而政不修。」這就是陳勝一呼百應的資本所在 也就是土崩 。所以,天下最大的禍患就在於崩。

何為土崩?何為瓦解?為何天下最大的禍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 - 天天要聞

那麼,什麼是瓦解?在徐樂看來,漢初的七國之亂就是瓦解。雖然吳、楚、齊、趙等七國都號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而且都非常富足,可以說要土地有土地,要人口有人口,要軍隊有軍隊,要錢糧有錢糧,和泥腿子陳勝相比,那實力簡直可以逆天,但為什麼不出幾個月就失敗了。那是因為漢初幾代帝王的德政還在,安土樂俗的民眾還是絕大多數,所以這些諸侯王就沒有外援 ,根本就成不了氣候 ,這就是瓦解,雖然噼里啪啦動靜很大,但卻動搖不了根本。所以,天下的最大禍患就不在瓦解。

何為土崩?何為瓦解?為何天下最大的禍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 - 天天要聞

這兩者是關係國家安危的根本,賢明的君主一定要特別重視這個問題。千萬不能因為決策失誤而動搖根本,造成土崩之勢。徐樂之所以這樣上書,目的是勸漢武帝暫緩對匈奴的戰爭。

何為土崩?何為瓦解?為何天下最大的禍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 - 天天要聞

但年輕漢武帝顯然不會認同他的觀點,依然發動了持續數十年的漢匈戰爭,當然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戰果,但也造成了國家經濟面臨崩潰,人民極度貧困的嚴重後果,土崩之勢的苗頭已經顯現 ,漢初休養生息的成果當然無存。

但是,在漢武帝萬年,他現任意識到了這一點,以一篇《輪台罪己詔》做了深深地反省,堅決停止了對匈戰爭,在土崩之勢形成之前,調整了治國方略,避免了重蹈親王朝覆轍的悲劇。

何為土崩?何為瓦解?為何天下最大的禍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 - 天天要聞

雖然我們不清楚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的心路歷程,但徐樂的這次上書,肯定對他產生過重大影響,不過在幾十年後才顯出效果來。

我想,班固司馬遷司馬光等史家都紛紛把徐樂的這次上書詳細記錄下來,目的也就在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 天天要聞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吳承學黎國韜教授所著《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一書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將在中華書局出版,請我寫序。為了撰寫序言,我重新閱讀了國韜各種著述,並且大致了解了相關學科的學術史。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一些回憶與感想。壹1990年,我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回到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國韜1992年考...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 天天要聞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李成晴一1925年,六十一歲的茹經老人唐文治在《自訂年譜》中反思道:余向主道德教育,迨閱歷世變,始悟性情教育為尤急。到了翌年,唐文治在《<南洋大學三十周年紀念徵文集>序》一文又重提性情教育的新定位:「故夫有真性情,而後有真學問、真事業。余向主道德教育,及今思之,與其為道德高遠渾噩之談,毋寧言性情教育悱惻...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那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自由與奴役的殊死戰鬥中,中國與50多個國家的人民同仇敵愾、英勇戰鬥,並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VR展《轉折·從頭越》體驗效果。受訪者供圖 戴上VR頭顯,「穿越」至90年前,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拉開序幕。 「突破4道封鎖線時,每到一次封鎖線,就有牆從天而降,飛機從後往前掠過,結合音效,壓迫感很強。在戰鬥場景中,我們在掩體中穿行,還有互動可以幫邊上的戰士取彈藥箱。建模很真,被炮彈砸的時候,我忍不住晃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