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2023年11月15日09:27:04 歷史 1908

前言

趙匡胤趙光義,兩兄弟之間發生了什麼?金匱之盟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為何趙構要在盛年退位,將帝位傳回趙匡胤一脈?這些疑惑,令人對南宋開國之君趙構的退位之舉百思不得其解。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北宋開國初期,兄弟不和導致的慘劇

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為中國歷史發展轉入了嶄新的篇章。但是,就在趙匡胤創業未半之時的976年六月的一個夜晚,卻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可怕事件。當晚,趙匡胤與自己的親弟弟趙光義正在喝酒說話。

深夜時分,值勤士兵忽然聽見屋內傳來斧頭落地與燭火傾倒的巨大聲響。士兵慌忙推門查看,只見二人臉色蒼白,趙匡胤已經斃命。這就是著名的「斧聲燭影」懸案,趙匡胤是否遭到趙光義蓄意謀害至今無解。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此事發生後不到一日,趙光義便拿出一個令所有人震驚和困惑的物件——所謂的「金匱之盟」。這份盟書聲稱,趙匡胤生前有口諭,死後應先傳帝位於弟趙光義,然後傳於次弟趙延美,最後再傳回自己的骨肉後代。

趙光義依此奪得大統,自稱為皇帝。在此後時期內,趙匡胤的兒子們與趙延美接連離奇死去,讓人不禁對這一系列可疑死亡事件起疑。一個蓄謀已久的宮廷政變似乎悄然展開,趙光義一系代代傳承皇位,排斥趙匡胤的骨肉,北宋王朝的根基就此動搖。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南渡之困與靖康之難的爆發

時過境遷,北宋盛世已去。各方勢力爭鬥不斷,王朝國運漸衰。到了南宋初年,趙匡胤的後人已經與皇位無緣。

而趙光義的後代趙構,也在金兵南侵的風雨中處於飄搖之中。1127年,金兵攻佔了北宋都城,俘虜了趙構的侄子宋欽宗宋徽宗。此時趙構作為趙光義一脈的血脈,在亂軍南遷之中到達臨安,在絕望中建立了南宋。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然而,新的難題擺在了趙構面前。他原本僅有一個兒子,而這個兒子很早就夭折了。為保住江山社稷,趙構只能選擇從趙匡胤一脈收養兒子,以延續宋朝正統

在位26年後,1162年,趙構終於做出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決定——他在56歲時,主動讓出了帝位,傳給了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昚。一個開國之君,如日中天之時放棄權力,這樣令人費解的舉動,成為南宋建立以來的一件大懸案。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一個精明君主的退位權謀

對於趙構的退位,當時輿論紛紛,有人認為這是他超脫紅塵,有人認為是他身體虛弱。但更多明智的人認為,這是趙構的一場精明權謀。

我們需要認識到,趙構是一個性情中庸之人,他對權力沒有什麼留戀,退位對他來說反倒如釋重負。他沒有了皇位,仍可以享受榮華富貴,養尊處優。而他收養趙匡胤的後人作為養子,正是想以皇位來換取其孝順與奉養。如果不及早傳位,來日就無人供養自己的晚年生活。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趙構其實也考量到,太祖趙匡胤的舊部對趙光義的蓄謀已久、篡位奪權極為憤恨。如果趙構重新傳位給趙匡胤一脈,就可以重新撮合民心,為南宋積聚正統感召力。趙構希望以此彌補趙光義對趙匡胤不仁不義之過,重建宋朝正統合法性,找回北宋盛世的底氣。

所以,趙構的退位既是權謀,也是傳承。這種超前的政治預見和家國大義,昭示著他非同一般的政治智慧,絕非無的放矢之舉。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一個開國之君的權力觀與政治遺產

趙構這個南宋開國之君,常被人們認為是沒有真才實幹、只會逃跑的無能之輩。但是,他在盛年主動退位一事上,卻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政治頭腦與遠見卓識。在他眼中,權位不過是過眼雲煙,王朝江山與人心民意才是根本。

他不為一時得失所累,大度退位傳位,避免了歷史上的惡性輪替,將南宋之基打造得更加穩固。這種超然物外的權力觀與視野,使這位看似平庸的開國之君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趙構的退位既使南宋王朝正統更為鮮明,也讓這個不起眼的皇帝在歷史上留下了獨特的政治遺產——退位不一定代表失敗,反而可以成就偉業。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放下權力,方得人心;退位傳承,則才能開創新局。這一遺產啟迪著後人,警示權力慾望的危害,道出了超脫世俗的政治智慧。

對於一個開國之君來說,退位無異於放棄自己的心血建樹。趙構這樣的選擇,對南宋乃至中國歷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趙構的退位加強了南宋的正統性,趙匡胤一脈的皇位繼承,贏得了人心。同時,趙構讓出皇位也避免了歷史上的惡性輪替,防止了兄弟鬩牆再次出現,鞏固了南宋江山。

其次,趙構開創的退位先例,也啟發後世君主要自我反省,防止權力的擴張和腐化。這種超脫權力的開明作風,對中國封建王朝的禪讓傳統產生了積極影響。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結語

最後,趙構的退位之舉,道出了獨特的政治智慧——退位不代表失敗,反而可以通過退位達成偉業。這一觀點開拓了後人的政治視野,看待權力時要懷有超然之心。

可以說,趙構的退位既體現了其政治智慧,也成就了南宋開國的偉業。放下權力以求大局,超脫以成就自我,這種開明君主的形象跨越時代地影響著後世。趙構退位一事,將其政治遺產鐫刻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值得後人學習與銘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 天天要聞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吳承學黎國韜教授所著《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一書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將在中華書局出版,請我寫序。為了撰寫序言,我重新閱讀了國韜各種著述,並且大致了解了相關學科的學術史。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一些回憶與感想。壹1990年,我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回到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國韜1992年考...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 天天要聞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李成晴一1925年,六十一歲的茹經老人唐文治在《自訂年譜》中反思道:余向主道德教育,迨閱歷世變,始悟性情教育為尤急。到了翌年,唐文治在《<南洋大學三十周年紀念徵文集>序》一文又重提性情教育的新定位:「故夫有真性情,而後有真學問、真事業。余向主道德教育,及今思之,與其為道德高遠渾噩之談,毋寧言性情教育悱惻...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那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自由與奴役的殊死戰鬥中,中國與50多個國家的人民同仇敵愾、英勇戰鬥,並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VR展《轉折·從頭越》體驗效果。受訪者供圖 戴上VR頭顯,「穿越」至90年前,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拉開序幕。 「突破4道封鎖線時,每到一次封鎖線,就有牆從天而降,飛機從後往前掠過,結合音效,壓迫感很強。在戰鬥場景中,我們在掩體中穿行,還有互動可以幫邊上的戰士取彈藥箱。建模很真,被炮彈砸的時候,我忍不住晃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