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地方、軍隊和人才

2023年10月31日20:04:07 歷史 1056

明朝的地方、軍隊和人才 - 天天要聞

文 / 子玉

歷史本質上是一個不斷試錯、更新、進化的過程,各項制度在和實際磨合的過程中只會越來越全面、高效、務實,但太過精細化的制度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雖然廢除了中書省將宰相制度從明朝的組織架構中抹除,但卻繼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只是給其換了個名稱而已。

元朝將天下劃分為十個行省由朝廷派人直管,明朝則進一步將大明的蛋糕切割為十三個布政使司,將行省長官的名稱改為承宣布政使。

承宣布政使是主管行政的,此外,還設有主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和主管軍事的都指揮使,簡稱三司。承宣布政使司又被稱為藩司,提刑按察使司則被稱為臬司

再加上府、縣二級行政單位,大明構成了一張由朝廷直管省、府、縣三級的管理機制,非常的合理高效。

但明朝同時又在省府之間將大量的監司官派駐到地方去,由布政使派出的稱分守道,由按察使派出的叫分巡道。

這其實可以理解,因為明朝畢竟只有十三個省的行政區劃,在地方事務冗雜的現實面前,省級長官自然會將一些人員下沉到地方協助布政使和按察使進行管理。也就是說,監司官實際上是省一級在地方上的代言人

但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監司官卻是不斷膨脹的節奏,據統計——

明代山東省有六個府,但卻有十六個分司;山西省有五個府,但卻有十三個分司;陝西省有八個府,但卻有二十四個分司;四川省有九個府,但卻有十七個分司。

而這些司背後都是相對應的一個個編製。既增加了財政負擔又使地方行政效率大大降低。原因很簡單,無論一個王朝的官僚機構規模如何,直接管理地方事務的永遠都是縣長、縣令一級,縣級之上的官員則是「管官之官」,他們一般只和下層的官吏進行鏈接。

也就是說,縣級管理的對象是民,縣以上管理的對象是官。如果縣以上的機構比較簡潔,則縣官會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治理地方的工作中去,而明朝的縣官要應付的不僅是省、府兩級長官,還有大量的監司官,那麼他分配到工作上的精力就很有限了,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應付官場往來和人情之故中去了。

而明朝還常常派出總督巡撫去臨時管理地方事務,所以縣官要應付的關係就更複雜了。

明朝的地方、軍隊和人才 - 天天要聞

明朝的總督和巡撫只是臨時差事 圖源/劇照

都說宋朝由於冗官現象不僅增加了財政負擔還使行政效率大大降低,明朝也不見得強到哪去。

這樣看的話,還是秦漢時的制度更加高效,縣官只需應對郡守一級長官而已,而且,縣官手下還有大規模的屬吏團隊協助工作,有足夠的精力應對轄區內冗雜的事務。所以,秦漢時地方的治理還是相當不錯的。

再說軍事。明朝軍制實行的是衛所制,大的兵區稱「衛」,小的兵區稱「所」——

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長官為指揮使;一千一百二十八人為一所,長官為千戶,一衛有五個千戶所;一百一十二人為百戶所,分兩總旗,一總旗有五個小旗。

地方上的軍隊由各省都指揮使管轄,長官稱都司,朝廷中由五軍都督府管轄,軍政由兵部負責。

朱元璋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就是因為,明朝的衛所制其實和唐朝府兵制本質上是一樣的,士兵靠種莊稼養活自己,農閑時練兵。和唐朝一樣,明朝遇到戰爭時也是臨時派出一個將軍領兵,稱總兵官,戰爭結束後,將軍回朝,士兵歸於衛所。

但這種制度在明初時還是非常高效的,等到明朝的系統運轉了兩百多年之後就已經漸漸不能適應現實。和宋朝的換防制度一樣,明朝每次調兵都會引起大範圍內的騷動,原因就是,它要從全國各個地方平均調兵。

這些來自各個地方的軍隊由於語言、習俗、訓練程度不一,再加上兵不識將將不識兵,所以就造成,明軍數量很龐大,但卻並不能發揮人員優勢,反而是被凝聚力強靈活性高又處於本土作戰的女真軍隊所打敗。

明朝的地方、軍隊和人才 - 天天要聞

明軍本質上是敗於制度 圖源/劇照

再加上明軍的軍裝和武器也不能做到及時更新,導致將士們領到的都是不合身的衣服和已經生鏽的刀甲。據說,明軍的刀有些連一頭牛都殺不死,明軍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所以呀,明軍之敗和當年的宋軍一樣,都是因為其運行了百年之久的軍事制度已經不能適應和新崛起的游牧民族之間的戰爭北宋被前金所滅,明朝被後金所滅,本質上都是制度拖了後腿。

最後說科舉。明朝的科舉相比唐宋,就是進一步對考試製度進行了細化。唐宋的進士都是由地方將考試名單呈送朝廷,考生考試合格後就被稱為進士及第,然後就是走入仕途。

明朝由於考試人員的劇增,於是就對制度進行了調整:先進行縣試,考中的稱秀才;再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完了就是於京師舉行的會試,考中之後才能被打上進士的標籤

由於明成祖朱棣時規定,吏胥不準考進士,這就導致那些沉澱在底層給各級官員做幕府、師爺的秀才舉人們失去了進士及第的資格。

如此,那些有實踐經驗的舉人們就不能走入權力的核心,反而是對人才的一種埋沒。相比漢朝時那些考試為乙等被下放到地方實習的太學生還有被再次推薦上來的可能的制度就有些落後了。

但由於教育和紙張的普及,明朝的考生已經處於嚴重飽和的狀態,朝廷照樣可以從進士群體中篩選合格的人才。

而且,從明朝開始,進士及第的人一般都會被先安排進翰林院進一步學習和實踐,完了才委以官職,這也是一種進步。

但明朝後期考試所實行的八股文卻是實實在在的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

後來,明朝的各項制度又被入主中原的清朝所繼承,直至封建帝制結束之後,相關制度才被從歷史中被動消失,比如科舉制。

怎麼說呢,歷史制度的創建,秦漢為一階段,唐宋為一階段,明清又為一階段,明清的制度雖然精細,但也是存在相關問題,也會出現和歷史發展脫節的情況。

總之,每一個時代都會產生與之相對應的制度,要想永遠保持高效,只能是及時更新。

是的,個人的成長靠進化,制度的先進在於更新。

寫文不易,看完記得點個「」。謝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