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因為打不過匈奴,被迫修了長城?

2023年10月18日15:43:11 歷史 1042

秦始皇明明打得過匈奴人,為什麼還要修長城呢?修長城真實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我們通常以為修長城就是為了防備游牧民族的入侵。但是仔細一想又不對。秦始皇他手下的秦軍打當時的匈奴人是一直打到了河套地區。秦軍可是號稱虎狼之秦。秦國的馳道一直修到了內蒙古包頭。秦始皇對游牧民族絲毫不手軟。以秦始皇當時的軍力,他是有能力安定北方的游牧民族的。

秦始皇因為打不過匈奴,被迫修了長城? - 天天要聞

而且即便秦始皇修了長城,好像也沒有作用。歷史不止一次的證明,游牧民族依舊隨時南下越過長城搶東西搶地盤。長城也擋不住游牧民族的騎兵。對秦始皇來說,長城沒必要修,因為秦始皇有實力答應匈奴。對游牧民族來說,長城修了也沒用,因為依舊隨時越過。那如此浩大的工程,它的意義又在哪兒呢?

秦始皇因為打不過匈奴,被迫修了長城? - 天天要聞

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長城不僅是個防禦系統,也是個情報傳輸系統。長城之上有烽火台。可是這還不是修長城最終的目的。如果只是單純為了烽火台,各地的地方官在自己的轄區內就能把烽火台給修建起來。可是要是修長城,這就需要耗舉國之力了。秦始皇修長城一定有它更深的用意。

首先修長城第一個好處,那就是節約成本。如果沒有長城,中原地區面臨什麼問題呢?就是跟秦始皇一樣,匈奴人雖然被打敗了,但轉身就跑得無影無蹤。而如果秦始皇想要徹底消滅匈奴,就要派兵出擊,消耗大量糧草。另外,即使秦始皇捨得投入大量軍力糧草,可匈奴畢竟逃到了秦軍不熟悉的塞外荒漠,秦軍無法準確追蹤。而秦軍一旦撤軍,游牧民族又扭頭回來了,繼續威脅你。

秦始皇因為打不過匈奴,被迫修了長城? - 天天要聞

所以秦始皇也算是看明白了。倒不如修一道城牆,使用物理方式把游牧民族隔絕在外。有了城牆,整個北方的戰場就從原來的流動性變成了固定的戰場。首先我不用再發動幾十萬人去草原上漫無目的地去尋找游牧民族了。我知道我的戰爭前線就在長城附近。這就省下了相當大的一批糧草了。

秦始皇因為打不過匈奴,被迫修了長城? - 天天要聞

其次,騎兵戰馬的問題也得到了緩解。因為在長城附近,打的是防禦戰,只需要步兵就可以。所以,修建長城等於把游牧民族騎兵的優勢給削弱的同時,又放大了農耕民族的優勢。而且這些士兵本就是來自農民。農民最重要的技能那就是種地。那反正游牧民族也不是天天南下。那這些士兵在閑的時候也可以種地。於是秦始皇又可以使用守軍在長城以內屯田,節約軍糧。

秦始皇因為打不過匈奴,被迫修了長城? - 天天要聞

還有一個角度,就是長城雖然擋不住游牧民族的軍隊,但是它能擋住來往的商人。有了這道牆,秦始皇就可以控制草原的經濟。草原民族依賴中原地區生產製造的鐵器工具根本無法運出。所以這樣看來,修長城是一個一勞永逸的事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