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崗:和薄一波發生過齟齬,從油畫《開國大典》中消失

2023年10月12日23:31:04 歷史 1369

高崗:和薄一波發生過齟齬,從油畫《開國大典》中消失 - 天天要聞

說起高崗,就會想到饒漱石。饒漱石差不多有11個名字!他原名饒石泉,號漱石,曾用名梁朴、阿施、小姚、老宋、瘦人、小饒、阿四、姚實農、宋振華等。他早年主要在白區工作,經常用別名,另外也在國內國外發表過很多文章,經常用筆名。饒漱石出自才子之鄉——江西臨川


高崗也有四個名字,除了高崗,他還叫高崇德,高崇德是原名,字碩清,所以高碩清也是他。如今在他老家陝西橫山有個崇德中學,其就是高崗夫人李力群以他名義捐建的。高崗還有一個外號「高麻子」,高崗性格粗獷直爽,不拘小節,在黨內軍中不少同事都可以直呼「高麻子」,尤其主席和彭老總。

高崗:和薄一波發生過齟齬,從油畫《開國大典》中消失 - 天天要聞

高崗和薄一波發生過齟齬。1952年,位於東北遼寧的鞍山鋼鐵公司發生了八號高爐銅管瓦斯爆炸事故,死11人,傷15人。隨後,由中央監察委和中財委組織了一個聯合檢查組去鞍鋼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薄一波是中財委的副主任,東北是高崗的主政之地,薄向中央反映了一些問題,高認為這是故意在挑東北的毛病。


第二年,即1953年6月13日至8月13日召開的全國財經工作會議期間,高崗以新稅製為突破口,把矛頭對準中財委、薄一波,實際上「批薄射劉」,把矛頭對準胡服。


當時,稅制改革由中財委進行制訂,中財委主任陳雲當時主要進行一五計劃籌劃,稅制改革的工作就交由中財委副主任薄一波負責。


新稅制將商品流通稅統一到商品生產環節,這樣增加了生產企業的成本,導致出廠價格提升,從而引起了各地的物價上漲,出現「動蕩」。


6月14日的財經工作會議上,薄一波已經是第三次在會上遭到攻擊。前兩次,薄一波主動檢討,這一次薄一波不願再忍讓,會議進入尷尬局面。


高崗批判薄為「資產階級右傾思想」,有的人還提出中財委存在兩條路線鬥爭。這讓主持會議的周恩來覺得非常燙手,去請教主席,主席提示他可以「搬救兵」。


果然,在北戴河休養的陳雲,這個中財委的主任出馬了,指出工作中的錯誤是會存在,也在所難免,但要上升到路線錯誤,完全否定薄、否定中財委,不行!鄧副總理也持這樣的觀點。這樣才把車剎住。


鞍鋼事故,薄給了高一小拳;新稅制,高還了薄一重拳。高出拳太重太沖,反彈很快很大。當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1953年底,高崗的問題受到揭露。1954年2月,他和饒漱石在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因進行分裂黨、篡奪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陰謀活動受到揭發和批判,半年後自殺。


可惜了,高崗。他本是六位開國副主席之一。1952年,油畫家董希文創作了《開國大典》這一幅聞名後世的作品。油畫上,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新中國成立,他身後第一排是新中國的六位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


高崗當時的地位非常之高,我們可以看到,周總理都是站在了第二排。


但不巧,1954年,高崗和饒漱石事件出現了,董希文只好受令把高崗從油畫上修掉,同時把主席面前的話筒由兩個增加到四個。


高崗似乎開啟這幅油畫的「霉運」,十多年後,劉副主席像也被修成董必武。七十年代初,第三排(周恩來身後)的林伯渠像也被修掉了。董希文此時已癌症晚期,在他的指導下,靳尚誼趙域對《開國大典》進行了複製,只是修掉了高崗、劉少奇、林伯渠。據說,林伯渠在延安時反對過江青嫁毛之事。靳尚誼和趙域複製的開國大典油畫在網上還沒找到。

高崗:和薄一波發生過齟齬,從油畫《開國大典》中消失 - 天天要聞


高崗:和薄一波發生過齟齬,從油畫《開國大典》中消失 - 天天要聞


高崗:和薄一波發生過齟齬,從油畫《開國大典》中消失 - 天天要聞


高崗:和薄一波發生過齟齬,從油畫《開國大典》中消失 - 天天要聞


1979年,有關單位提出要恢復《開國大典》原貌。而此時董希文已經病故,其家人也不同意再動原畫,最後, 閻振鐸、葉武林對複製品進行了修改,除了話筒不是兩個,其他地方都和第一版本一致了。


高崗雖然沒有被(平)正(反)名,但還是回到了油畫《開國大典》中。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生於1990年,陳江被查 - 天天要聞

生於1990年,陳江被查

清廉海南網5月9日消息,萬寧市山根鎮黨委書記陳江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萬寧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陳江(資料圖)4月29日,陳江因涉嫌違法違紀,辭去萬寧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公開簡歷顯示,陳江,男,1990年5月出生,漢族,海南萬寧人,大學學歷,文學學士學位,2012年12月參加工作,2008年5...
正廳級闞吉林,職務調整 - 天天要聞

正廳級闞吉林,職務調整

重慶市民政局網站「領導信息」一欄最新信息顯示,闞吉林現任重慶市民政局黨組書記。闞吉林(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闞吉林,男,漢族,1969年11月生,大學、工程碩士,中共黨員。他歷任:重慶市紀委辦公廳副主任;重慶市開縣縣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縣委黨校校長,縣編委會主任;重慶市沙坪壩區委常委、紀委書記;重慶市渝北...
尹中卿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尹中卿同志逝世

武漢大學北京校友會消息,5月8日上午,尹中卿校友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2025年4月27日,武漢大學經濟系78級校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同志,因病於2025年4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歲。尹中卿(資料圖)據介紹,尹中卿,男,漢族,1959年2月出生,河南桐柏人。1978至1985年,尹中...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 天天要聞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1932年5月10日汪精衛電上海市商會稱,滬案並未接受任何秘密條件。行政院派殷汝耕等為上海日軍...
「95後」博士生楊雅麗:在歷史研究中守護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95後」博士生楊雅麗:在歷史研究中守護抗戰記憶

5月8日,楊雅麗在天津五大道參觀歷史文化街區。初夏的南開大學綠樹成蔭,花香陣陣,青年學者楊雅麗騎著共享單車穿過林蔭道,直奔圖書館而去。1996年出生的楊雅麗是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的在讀博士生,她從2018年開始著力研究抗日戰爭史,聚焦南京安全區、抗戰時期平津市民的日常生活等內容。2018年9月,楊雅麗在南京師範大學開...
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頭髮,弟弟跟他不一樣,虔誠跪拜提幫功的畫像 - 天天要聞

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頭髮,弟弟跟他不一樣,虔誠跪拜提幫功的畫像

泰王可真是個香餑餑!后妃們年輕貌美,都為了得到他的寵愛。他的孩子們也是用盡方法,希望得到他的注意。比如說,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髮出家了!泰國王室有一項傳統習俗,就是國王或者王儲得剃髮短暫修行一段時間。當年的普密蓬;在加冕過後剃髮出家了一陣子。那
老巷擠400人,政府樓堂停建,市長落淚改政策 - 天天要聞

老巷擠400人,政府樓堂停建,市長落淚改政策

1961年廣州有個副市長叫梁湘,去城裡的小巷檢查工作。回來就讓政府停建新大樓,把錢省下來給窮人蓋房子。當時沒人明白為啥突然變卦,後來才知道梁湘在起義路的小巷裡看見了啥。那天梁湘走進一條窄巷,看見破舊大屋裡擠了60多戶人家,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