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戰敗,德國作為同盟國的一員,於1919年6月28日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簽署《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合約》簡稱《凡爾賽合約》或者《凡爾賽條約》。《凡爾賽條約》共有15部分440條,德國在該條約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懲罰和削弱。
協約國與同盟國
1.領土方面
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
北石勒蘇益格回歸丹麥,
給予波蘭海岸線,歸還波蘭領土,
但澤由國聯接管,
割讓歐本就馬爾梅迪給比利時,
割讓克萊佩達給立陶宛,
承認奧地利獨立並永遠不與其合併,
薩爾煤礦區由法國代管15年,之後由公投決定去留,
萊茵河以西的領土由協約國佔領15年。
魯爾工業區作為德國的工業核心,由法國佔領。
海外殖民地全部由戰勝國瓜分,其中因德國在山東權益交由日本,因此引發五四運動。
經過這一通操作,德國丟掉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16%的煤炭產地、50%的鋼鐵工業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國土和人口是一個國家成為強國的基礎,顯然當時戰勝國就是要從根本上斷絕德國再次成為強國的可能性。
2.軍事方面
陸軍人數不得超過10萬人,不得擁有坦克、火炮等重武器,
海軍人數不得超過1.5萬人,只能有用6艘排水量不得超過1萬噸的戰列艦、6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不得擁有潛艇,海軍規模很小,很多軍艦不是被協約國佔有就是被拆解,此時的德國海軍僅僅可以進行海上巡邏,除此之外,什麼也做不了!
不得擁有空軍,德國交給協約國銷毀的飛機高達1.6萬架,航空發動機2.7萬台,曾經叱吒風雲的歐洲第一空軍徹底煙消雲散!
軍官人數不得超過4000人,廢除德國義務兵制度,不允許德國擁有軍校,
不得生產、儲存、出口武器。
承認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部戰爭責任。
協約國不知道,一隻被拔掉牙齒的老虎,終究還是一隻老虎,待牙齒重新長出,等待他們的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一戰時期的德國軍隊
3.經濟方面
德國需要向協約國支付2260億馬克的戰爭賠款,後來減少到1320億馬克,約合49.9億英鎊,以黃金支付。這筆錢連本帶利,聯邦德國直到2010年才還清。
領土割讓了就割讓了吧,反正早晚可以再拿回來,軍事力量被限制也無所謂,悄悄地發展軍隊也不是不可以,最要命的是大量的戰爭賠款讓整個德國經濟雪上加霜,尤其是魯爾工業區被佔領,這是德國的核心工業區,導致經濟增長緩慢甚至停滯,眾多家庭受到影響,失業人口增加。政府創收無門,只能開動印鈔機,發行大量紙幣,一來可以補貼德國家庭,二來可以刺激經濟,但是事與願違,引起惡性通貨膨脹,初期買一個麵包需要50萬馬克,後來一個麵包的價格就飆升到10000億馬克。
紙幣的價值體現再錨定物上,美元一開始錨定黃金,後來與黃金脫鉤,錨定石油。人民幣的錨定物是中國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你拿著人民幣可以在中國買到絕大多數你想買的東西。但是當時的馬克根本就沒有錨定物,就是單純印花的紙,又稱「紙馬克」,後來通過發行新版「國家馬克」取代舊版馬克,惡性通貨膨脹才慢慢被抑制住。
協約國把德國都削弱到這種程度了,為什麼不一勞永逸,直接把德國肢解不就好了嗎?法國人曾經說:「德國是一隻猛虎,打虎要麼直接把它打死,要麼就乾脆不要招惹它」。現在協約國相當於用《凡爾賽合約》把德國這隻猛虎打傷了,並關到了籠子里,但是並沒有徹底打死,這隻猛虎一邊在舔舐傷口,一邊在想著如何復仇。
協約國這樣做主要是因為當時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國採取的「大陸均勢」政策。英國需要歐洲大陸互相制衡,並不希望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一戰後德國戰敗,如果把德國徹底肢解,那法國絕對會成為歐洲老大,這是英國絕對不想看到的,英國作為海權大國絕對不會允許一個強大的陸權國家出現在自己家門口。於是就給了德國一個機會,以此來牽製法國。
協約國通過《凡爾賽條約》把德國整得有多慘,德國人心中的仇恨就有多深。日耳曼人重視紀律,崇尚權威,一直視自己為最優秀的種族,哪能受得了如此的奇恥大辱!而此時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即將開始他不平凡的一生。
他出生於奧地利,小時候夢想成為一名畫家,後來熱衷於政治,再後來參軍入伍,成為一名傳令兵,因作戰勇敢被授予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和一枚「二級鐵十字勳章」,這是他一生的榮耀。但是沒有人知道,幾年之後,在他的帶領下,日耳曼人的怒火將燒遍整個歐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