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7:每個人都是空著手離開香港,只有鍾可玉帶回一顆假牙

2023年10月02日06:14:09 歷史 1147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

當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的時候,華潤人在香港守在收音機前,熱血沸騰,隨著國歌響起,華潤人忍不住流下了熱淚,他們熱烈地握手擁抱,喊著「勝利了」、「勝利了」,用自己的方式秘密慶祝這個喜慶的日子。

開國大典時毛主席的惟一一張彩色照片由周總理的秘書童小鵬攝,所用的120彩色反轉片是通過華潤公司購買的。

雖然還不能公開掛國旗,但是,在宿舍里、在輪船上、在倉庫里、在華潤人出現的地方,大家都明顯地表露出開心的喜悅,走路的腳步都顯得格外輕盈。

香港有些進步團體掛出了五星紅旗,麥文瀾拉著小青年李威林跑到大街上數國旗,他們跑了幾條街。

從楊琳1938年到香港,華潤人在香港已經奮鬥了11年,他們盼的就是這一天。

解放初期的1949年,在11月和12月,華潤不斷有人被調回內地,祖國需要他們參與財經工作。袁超俊、鍾可玉、舒自清於11月回到北京

華潤7:每個人都是空著手離開香港,只有鍾可玉帶回一顆假牙 - 天天要聞

左錢之光,右楊琳,中錢之光的夫人劉昂(總理辦公室秘書),前楊琳的兒子楊偉,1950年於頤和園

1949年12月2日,朱德總司令在中南海接見華潤公司袁超俊和舒自清,讚揚華潤公司在「對外貿易」和「籌備政協會議」方面功不可沒,告別時還給每人發了一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證章」和「政協會議紀念冊。

1949年12月中旬,楊琳、李應吉、張平等回北京開會,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周恩來、楊尚昆等出席了會議。

會議紀要如下:

組織機構:新組建的華潤公司,組織系統屬於中共中央辦公廳

1、在北京設立委員會

主任委員:楊尚昆

委員:錢之光、葉季壯、賴祖烈、鄧潔、鄧典桃、袁超俊、劉昂、劉恕

2、委員會下設立北京辦事處(同時又是香港管委駐京辦事處),劉恕為辦事處主任。

3、香港設立管理委員會(簡稱「港管委」)

委員:楊琳(主任)、舒自清(業務)、張平(財物)、李應吉(審核)、徐德明(業務副)

4、港管委管轄機構:華潤公司,華潤駐京辦事處,華夏航運公司,天隆行,穗勵興公司,廣大華行,紐約分公司,東京分公司,天津廣大華行,國新公司

5、大連站撤銷,不設立機構(採取船運交貨辦法),香港華潤公司、廣大華行等,組織形式不變,實際統一,由香港管委統一領導。

6、大連電台及機要報務人員,借給東北輸出公司使用,保留調動權。

這次會議還對華潤今後的工作做出了明確規定。

一、任務

1、幫助國家發展對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完成政府委託的經濟任務,在此任務下同時完成一定的財政任務。

2、搜集國家貿易所需之資料,提供對國家貿易的意見與情報(香港原有之研究室應保留並加以充實)。

3、精通國際貿易業務,培養幹部。

(一)業務方針

1、代辦

2、自營

(二)業務範圍

1、進出口

2、航運

3、其他

(三)制度

1、香港管委或北京辦事處與各方來往貿易均按正常商業方式簽訂合同。

2、各方如須委託香港管委撥款或代辦事項或代購貨物等,均須先經楊琳主任批准執行,否則港管委或來電請示,或拒絕。

3、凡有關政策性、政治性、原則性及某些大的事項,港管委均須事前請示及事後報告,至於業務計劃、布置、進行及港管委資金調動、人事配備,港管委全權處理。

4、港管委財務賬目及資產、負債、損益,每年度總結一次,每半年度小結一次,並須列表造冊,向委員會報告,必要時委員會指定人員審核之。

二、關於人事變動

大連徐德明、徐靜調香港。

徐景秋(李應吉妻)原則同意調回學習或工作。

郭里怡調回,回童小鵬處。

黃惠(於凡妻)如身體許可,送學校學習,將來送回香港。

吳震調香港。

魯映到學校學習。

高士融調海關總署(已調)。

袁超俊、李丹、王華生、李澤純等調紡織部,天津代辦處王應麒暫不調動。

中共中央辦公廳

1949年12月21日

這是我們找到的第一份完整的會議紀要,從這個紀要中可以看出:

其一,當時的華潤還是「黨產」,隸屬於中央辦公廳。華潤公司既是一個公司,又是一個管理機構,華潤代表「港管委」,「港管委」設在華潤,這種性質在1952年華潤變成國營公司以後,依然存在。

其二,華潤的任務包括三項:貿易、經濟資料搜集、培養幹部

其三,華潤的業務性質包括代理和自營。此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華潤的代理業務超過自營業務。

其四,貿易活動開始正規化,要簽訂合同。

其五,華潤駐京辦事處正式建立,「港管委」委員劉恕兼任辦事處主任。

1949年12月的「北京聯席會議」決定:「中央辦公廳香港委員會」在香港的管理機構,對內稱「港管委」,對外是「華潤公司董事會」。

華潤7:每個人都是空著手離開香港,只有鍾可玉帶回一顆假牙 - 天天要聞

1949年8月華潤部分幹部調回國內途經大連:高士融、黃惠、李文山、吳震、徐靜、李澤純(李克農弟弟)等

隨即召開了「港管委」第一次工作會議,又稱華潤公司第一屆董事會。與會者歡欣鼓舞,楊琳、舒自清、張平、李應吉、徐德明等與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交談,傾聽他們關於建設新中國的宏偉設想,接受他們對華潤公司提出的要求。

朱德、周恩來、陳雲、楊尚昆等中央領導出席會議,楊琳無限感慨,從1931年至1950年,在20年的時間裡,這四位領導人都曾直接或間接地領導過楊琳及華潤公司:

1931至1938年,陳雲同志是楊琳的直接上級;

1938年至1946年抗日戰爭時期,周恩來和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的南方局直接領導楊琳及其聯和行;

1947至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朱德同志分管華潤,在朱德、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的統一指揮下,華潤公司與陳雲等領導的東北局譜寫了我黨對外貿易史上的嶄新篇章;

今後楊尚昆同志將分管華潤。

周恩來、朱德、陳雲、楊尚昆四位領導人認真聽取了楊琳的彙報,而後周恩來、朱德、陳雲分別做出了具體指示。

周恩來總理提出:對香港,要長期打算,充分利用。

朱德同志提出:在香港,你們要遠攻近交。在美國和台灣封鎖的情況下,在香港多交朋友。

陳雲同志提出:對香港,要出出進進,來來往往。就是說:商品有進有出,人員有來有往,不能關起門來。

三位領導人的講話成為華潤公司此後的行動方針,他們各具特色的語言風格深深地刻在了華潤人的心裡。我們在採訪的過程中,80歲以上的老人們常常會講到這些指示,他們說: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華潤公司很好地貫徹了這些具體方針,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這是華潤公司第一次在北京舉行的正規的「董事會」,大會明確了公司的組織機構和幹部分工,確定了公司的任務和業務範圍,制定了新形勢下的公司制度。這次機構調整,從制度上對華潤公司的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也提供了組織保障。

錢之光在辦公廳新組建的「香港委員會」里繼續分管華潤工作,直到1952年10月。但是,就在1949年10月,他已經出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袁超俊出任紡織部辦公廳主任,王華生任紡織部財務司負責人。這些當初連「針布」都不認識的人,開始籌建新中國的第一工業大部,承擔起全國6億人口的穿衣問題。此後,進口紡織設備,引進先進的紡織技術,普及質檢標準等,紡織部與華潤之間的聯繫一直不斷。

會後,與會者參觀了北京的幾家工廠和故宮等旅遊景點。他們親眼看到了新中國朝氣蓬勃的建設熱情,看到了剛剛翻身的人民如何建設新家園。

回到香港,楊琳等「港管委」成員向華潤所轄機構的經理們傳達了會議精神,並著手貫徹落實中央精神。

公司改組後,畢打行辦公室坐不開,1950年初華潤又租了渣甸行的一層樓,華潤公司、廣大華行、國新公司等部門合併辦公。畢打行也依舊續租。

這個時期華潤的主要工作包括:

1、出口貿易:保證香港市場的副食品供應,並努力開拓海外市場。

2、進口貿易:為國家購買工業化建設所需物資。

3、協助中共中央清理並接收國民黨機構留在香港的產業,如國民黨資源委員會、國民黨海關等等。

4、開闢新的貿易口岸,為西藏和平解放做準備。

5、團結港澳同胞和愛國華僑,擴大經銷商隊伍。

1950年上半年,華潤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的進出口貿易額迅速提高。

1950年「五一」國際勞動節,華潤公司組織香港同胞回國觀光。中央對這次活動極為重視,安排大家登上了臨時搭建的觀禮台,華潤公司的代表和港澳同胞代表第一次在北京分享全國人民的幸福和喜悅。

在1950年的天安門維修和改建工程中,華潤公司為天安門進口了一部小型電梯。

此後每逢國慶,毛主席和中央首長以及蘇聯等國家的海外來賓都能乘坐電梯登上天安門城樓,檢閱遊行方隊。每次,華潤公司的代表和香港經銷商代表都在觀禮台上分享節日的喜悅。

另一個喜訊傳到華潤:中國人民大學成立,華潤的五位女士成為大學生,她們是:

郭里怡,計劃經濟系。

徐景秋,貿易系,她文化水平實際較高,入學一年後轉為助教,開始給新生上課。

黃慧,統計系,她原本就是上海交大數學系學生,一年後也開始授課。

唐淑平,早年畢業於上海護士學校,兩年後開始授課。

魯映,先上速成中學,後進入人大外語系,該系分拆為外交學院

華潤7:每個人都是空著手離開香港,只有鍾可玉帶回一顆假牙 - 天天要聞

後排:柳立豎(麥文瀾夫人)、魯映(劉恕夫人)、徐景秋(李應吉夫人)

前排:鍾可玉(袁超俊夫人)、謝淑貞(賴祖烈夫人)、黃惠(於凡夫人)、郭里怡

說到這些大學生,不能不提到秦文(楊琳的女兒),她跟著陳賡的部隊打到海南,才16歲,高中沒畢業。陳賡命令她繼續上學,隨後她考入人民大學。她和幾個「阿姨」一起在人大讀書。

每到周末,這六個女大學生就會回到華潤駐京辦事處——開始在舊刑部街,後來搬到崇文門外上頭條。

劉恕在這裡當辦事處主任,給她們煮碗麵條,就算改善生活了。她們在北京沒有家,這裡就是家。返校的時候,劉恕讓炊事員給他們炒點雪裡蕻鹹菜。

雖然都是老革命,可是大家都一無所有,大家在一起開玩笑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空著手離開香港,只有鍾可玉帶回一顆假牙,還算是個紀念。」女人們為此笑成一團。鍾可玉在香港期間因牙痛拔了一顆牙齒,因此帶回一顆鑲的牙。

北京辦事處成了所有華潤人的家,不論誰調回北京,都先在這裡落腳,然後再到新單位報到。每逢周末,不同單位的華潤人都回到這裡,像一家人一樣。

籌建南洋商業銀行

我黨對開辦銀行一直十分重視,抗日戰爭時期就在延安開辦銀行,發行「邊幣」。解放戰爭時期,各主要解放區都有自己的銀行,並發行鈔票,如東北局發行的「東北幣」等。

但是,到1949年,我黨還沒有一家外幣銀行。華潤在香港的貿易活動主要依賴於滙豐、渣打等海外銀行;海外華僑寄回香港、寄回國內的外匯也主要是在外國銀行或國民黨的銀行兌換。在抗日戰爭以前,海外華僑每年匯回國內的外匯約2億美元。

大規模的海外貿易很需要金融界的支持和配合,我黨領導的機構中,已經有了民安保險、寶生銀號,目前,急需一家銀行。

楊琳此時已經是華潤董事長,他與華潤經理李應吉、副經理張平商量:華潤可否開辦一家銀行,一方面吸引香港同胞和香港企業的外匯儲蓄;一方面吸引海外華僑的僑匯,並方便兌換;更重要的是,隨著大陸與香港、與外國進出口貿易的增加,外匯需要量也越來越大,如果有一家自己的銀行,便於我黨企業的資金流通。

楊琳請示中央,得到批准。

華潤公司的領導們開始策劃這項工作,首先要給銀行起一個名字,一個響亮的名字,還得是一個對生意有利的名字。華潤公司、華夏公司都有一個「華」字,代表的是祖國,這是從公司的所屬性考慮的。但是,銀行有特殊性,起名字要從公司的業務需要和業務性質出發,要有更大的地域範圍。考慮到海外華僑主要集中在南洋一帶,楊琳他們首先選定了「南洋」二字;地域範圍選定後,他們又考慮業務範圍,「商業」二字相對來說比較寬泛,業務涉及面較廣,這樣,華潤領導們為銀行定下了名字:南洋商業銀行。

再次報告中央,得到批准。

策劃好之後,華潤公司向港英政府正式提交了開辦銀行的申請。

早在1948年1月,港英政府就頒布了《香港銀行條例》,《條例》規定:任何公司必須取得銀行牌照才能經營銀行業務,所經營的業務須經審定才能展開。銀行牌照須經香港總督、行政局合簽才能發出。

1949年的華潤已經是一家名震海內外的大公司了,每年的進出口營業額達數億港元,港英政府知道,這樣的大公司對穩定香港市場是有利的。

很快,港英政府把南洋商業銀行的牌照發給了華潤(在業務範圍中規定,沒有發鈔權)。

華潤立即拿出一萬美元資金,作為開辦銀行的籌備費用。

此時國內的解放戰爭如火如荼,三大戰役以後,國民黨兵敗如山倒,我解放軍乘勝追擊,1949年4月我軍打到了長江邊。

為了協助我軍打過長江去,華潤開始採購船隻和救生設備,一批人員被派往海外各國;上海解放後,華潤又忙於幫助上海解決「兩白一黑」,沒晝沒夜;而且,隨著國內一個個大城市的解放,急需懂懂經濟的幹部,華潤的大批幹部被抽調回國。

開辦銀行的事情,就這樣被擱置。

到處都缺少人才。

直到1949年秋季,在一次會議上,許子奇和庄世平出現了。彼此都很熟,楊琳問他們:「最近在忙什麼?」

庄世平回答說:「在忙著申請銀行牌照。」

庄世平隨口又說:「港英政府很麻煩,一直不肯批。」

楊琳馬上告訴他:華潤有現成的銀行牌照,正苦於找不到人來辦。

楊琳十分高興,他知道,庄世平是最合適的人選。

庄世平是一位久經考驗的愛國華僑,在經濟活動中不僅有膽略和熱情,而且有奇才。對這一點,楊琳是很了解的。

庄世平1911年出生在廣東普寧,青少年時期就參加了抗日救亡活動。1930年在北平考入中國大學經濟系。大學畢業後,1934年冬季遠走泰國,在曼谷的華僑學校崇實中學當老師,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由於學校提倡新思想,不久被泰國當局查封。庄世平轉到曼谷的新民學校任教,幾年後成為副校長。抗日戰爭爆發後,庄世平率領學生積極投身於抗日活動,得到泰國中華總商會的認可,成為泰國華僑抗日聯合會常委。泰國華僑捐助的抗日資金通過他的手源源不斷地送回國內。

1937年,庄世平擔任了曼谷《中原日報》的記者,他曾以記者的身份沿著滇緬公路採訪,報道國內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抗日情況。庄世平親眼看到,滇緬公路陡峭如壁,蜿蜒曲折,崎嶇不平,這條路是他一輩子見過的最難走的路,路邊常能看到跌進山谷的破廢汽車和司機的骨骸。但是,讓他感到無比振奮的是,在這條路上奔跑的卡車司機,幾乎青一色是東南亞各地的華僑,許多人很年輕,可能中學還沒有畢業。

庄世平接連寫出系列報道,在曼谷的《中原日報》上發表,《滇緬公路考察報告》發表後,《中原日報》加印數倍,仍供不應求。《中國得道多助,抗戰必勝》一文詳細介紹了世界人民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支援,並宣告:日寇封鎖中國的美夢已經破產了。

泰國華僑的抗日熱情引起日本特務的警覺,他們殺害了中華總商會的會長。在我地下黨的幫助下,庄世平和《中原日報》的工作人員轉到了緬甸。

庄世平等人復辦他曲中學,並開辦合盛公司,不久,合盛的分支機構就開遍了曼谷、馬來西亞、新加坡、河內、海防、東興柳州、貴陽、重慶。

隨著公司發展的腳步,庄世平來到重慶,見到了在八路軍辦事處工作的老朋友許滌新。

1945年夏季,許滌新和楊少任來到庄世平的房間。許滌新對庄世平說:蘇聯朋友希望通過港澳和東南亞發行蘇聯影片和商品,組織上決定,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和楊少任。

很快,庄世平和其他10人在越南的河內開辦了安達公司。8月,日軍投降,庄世平帶著一批人奔赴曼谷,在那裡又開辦了安達分公司。安達代理的蘇聯影片在泰國掀起了俄羅斯文化熱潮。《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鄉村女教師》、《列寧在1918》、《攻克柏林》、《夏伯陽》、《天鵝湖》等征服了泰國觀眾,報紙報道:《「安達」打開了一扇幽秘的文化窗口》。

1946年,安達公司把《一江春水向東流》、《八千里路雲和月》等中國影片帶到海外。1947年元旦,安達把我黨領導的「中國歌舞劇藝社」帶到曼谷,演出《英雄兒女》、《生產三部曲》等節目,受到歡迎,兩個月里演出84場,觀眾達6.3萬餘人次。在新加坡,演出139場,觀眾超過11萬人次。

安達公司紅遍南洋。

1947年3月,中國內戰全面爆發後,國民黨特務對安達實行了清剿。到1947年底,安達公司除泰國和香港的機構外,分公司全部撤銷。1948年,泰國黑勢力逮捕了安達公司留在泰國的所有成員,此時,香港安達公司的資金只有3000港元。庄世平東借西湊,開始營救被捕員工,經過兩年的努力,數十名員工先後被保釋。

有庄世平在,事業不死。

華潤7:每個人都是空著手離開香港,只有鍾可玉帶回一顆假牙 - 天天要聞

庄世平與林影平結婚合影

許滌新此時也到了香港,他向港工委的方方彙報了庄世平的情況。方方拿出南方局的50萬港幣,交給庄世平。庄世平用這筆錢採購棉紗,僅十幾天的時間,第一批棉紗就運到了泰國。1949年初,南方局又把一批汕尾產的生豬交給安達出口香港。

在這些活動中,庄世平與華潤公司有所接觸,他參與了護送民主人士回國、組織中國銀行起義等工作。

在開辦南洋商業銀行之前,庄世平有過短暫的辦銀行的經歷。那是1949年夏季,一天夜晚,方方請庄世平到家裡聊天,方方對庄世平說:想不想開辦一家銀行?庄世平一聽,無比興奮。那時,國民黨造成的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日盛一日。

他們在一起談了很久,把開辦銀行的許多細節都說到了。之後,方方又介紹庄世平跟馬寅初交談,繼續交流開辦銀行應該注意的事項。

隨後,庄世平回到廣東,在粵東地區開辦了一家小型銀行,叫「裕民銀行」。廣州解放後,該行併入南下大軍帶來的中國人民銀行,成為中國人民銀行的華南分行。

創辦南洋商業銀行的使命就交給了庄世平、許子奇等人。楊琳無比信任地把「南洋商業銀行」的執照和準備好的一萬美金,全部交給了庄世平。

辦銀行執照時所寫的股東,有幾人已經調回國內了,庄世平到港英政府的登記處,更換了幾個股東的名字。華潤公司的張平等仍是股東。

庄世平開始招兵買馬,租下了香港德輔道中167號作為銀行的寫字樓。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和宣傳,一切就緒。

1949年12月14日,在香港最繁華的中環區,南洋商業銀行正式開張,前來賀喜和存錢的朋友絡繹不絕。銀行外懸掛的五星紅旗更增添了銀行的喜慶氣氛。

這是我黨領導的第一家海外商業銀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從1949年12月14日這天起,五星紅旗就一直飄揚在南洋商業銀行的上空,她的腳步走到哪裡,五星紅旗就飄揚到哪裡。

庄世平回憶說:「當時,香港的銀行是分等級的,華潤的黃美嫻跟滙豐銀行關係很好,南洋商業銀行有事時,會請黃美嫻出面講一講。」

1950年2月,廣州軍管會頒布第二號布告,宣布收兌外幣,在廣東只准流通人民幣。到1951年底,廣東兌換的港幣達到5億元,還有大批美元、越幣。葉劍英決定,將這筆外匯收入全部存入南洋商業銀行。這是南洋商業銀行開辦初期得到的最大一筆存款,為銀行的鞏固和壯大起到很大作用。

這筆財富在「沖封鎖、反禁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當美國操縱聯合國對新中國展開封鎖的時候,南洋商業銀行發揮了獨一無二的作用,為團結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保證新中國進出口貿易的順利進行做出了巨大貢獻。

華潤公司主張開辦銀行的決定是無比英明的,而銀行的成功與庄世平的個人魅力和聰明才智也分不開。

庄世平是我國第二至六屆的全國人大代表,是第七至九屆的全國政協常委。他的名字與「南洋商業銀行」一樣,成為愛國精神的象徵。

隨著機構改革的演變和人事變動,南洋商業銀行的股東也在變化,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華潤公司總經理張平等代表華潤公司一直作為銀行的股東,參與管理,直到文革時期。

華潤7:每個人都是空著手離開香港,只有鍾可玉帶回一顆假牙 - 天天要聞

庄世平與特首董建華觀看解放軍駐港部隊閱兵式

1996年,庄世平被選舉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成員,在港英當局破壞中英聯合聲明和有關安排的形勢下,他極力支持成立由愛國人士組成的臨立會,為未來的香港立規立法。1997年7月2日,他接受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頒發的香港最高榮譽勳章——大紫荊勳章

華潤7:每個人都是空著手離開香港,只有鍾可玉帶回一顆假牙 - 天天要聞

同年11月,他被選舉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會議成員,隨後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提議,他被推選為選舉會議主席團成員。接著,面對港英時期的公務員去留問題,他有過「全面留任」的睿智建言;面對索羅斯等國際金融大鱷掀起的金融風暴,他四處呼籲保持聯繫匯率機制,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入市,使一場金融戰爭消失於無形,使國際金融大鱷再無還手之力;他出任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會長,舉辦了一場又一場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活動;他出任香港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名譽顧問,為實現祖國的大團圓而不懈奮鬥。

庄世平的最後一天

2007年6月1日,充滿了詭秘和神奇。這幾天他太累了,5月30日上午,他在香港參加葉劍英元帥誕辰110周年圖片展覽揭幕活動並講話,在台上站立了1個多小時;5月31日中午,他宴請葉劍英元帥的親屬和生前工作人員,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到了6月1日上午,他居然忘記要和友人前往醫院補牙,破天荒地讓司機開著他心愛的「賓士320」去兜風。

他在跑馬地兜了半圈,見平常為他理髮的師傅正閑著曬太陽,於是下車理了發,期間與師傅聊了子女、金錢和人生的感慨,引得二人不時捧腹。理髮後,他一次性給師傅500元,任師傅如何要為他找零,他都推辭了。

回家吃過午飯,剛喝完功夫茶,又接待了兩撥客人:一撥是某基金會前來商量募捐的,一撥是來商量創辦中國華僑銀行的,都是勞心費神的大事。晚飯是在九龍嘉寧娜酒店吃的,這是一家十分傳統的潮州菜館,他幾十年來與各社團、有關人士溝通和應酬,都選在這裡。這是香港社團工作的特色。

回到家,已是晚上10點多,他像往常一樣喝下了幾盅功夫茶;過了11點,他便在兒子的照顧下,洗漱準備睡覺。子時剛過,他竟然自己下了床,在客廳裡邊走邊嘮叨:「太熱了,太熱了!」隨後,便走進浴室,自己寬衣,又淋洗了一遍(大約有3年了,他都要在親人的幫助下寬衣淋浴)。接著,他再次準備入睡,大約一個小時後,便感到胸悶。6月2日凌晨2時29分,救護車還未到達,他已悄然離去。無疾而終!

他曾說過:「千萬不要在床上延續生命!」這是他生前的夙願。

一老功勛邦國重,萬人追仰惠澤深」,這是著名漢學家饒宗頤為「庄世平悼念和公祭儀式」題寫的輓聯。

2007年7月8日上午,庄世平的悼念和公祭儀式在香港舉行,中央政府的政要和各界人士共兩千多人參加了儀式。在悼詞中,庄世平被授予「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愛國愛港的傑出代表、香港知名銀行家、僑界愛國領袖」四個偉大而光榮的稱號。

參考資料:

紅色華潤 (中華書局出品)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紅色華潤》編委會編

《萬人追仰惠澤深——愛國僑領庄世平的奮進人生》《炎黃春秋》2022年第6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聞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極目新聞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詩苑5月3日,六小齡童攜新作《金猴宗師》做客湖北省外文書店藝文客廳,他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從藝心得,並表演孫悟空的經典橋段「金箍棒舞」,博得現場陣陣掌聲。66歲的美猴王,風采不輸當年!台下觀眾感嘆:「到底是老藝術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來的毫不費力,背後都有常人難以想像的付...
五九炮對屏風馬,左馬盤河新布局圈套,集結車馬炮卒,四子... - 天天要聞

五九炮對屏風馬,左馬盤河新布局圈套,集結車馬炮卒,四子...

五九炮對屏風馬,卓馬盤核心布局圈套。·集結車馬炮竹,四指歸邊殺。紅當頭炮,黑上馬,紅上馬,黑艇驅逐。紅出車,黑出車。紅方過河車,黑方屏風馬,紅挺區兵。這裡黑方可以平炮對車,飛象去馬。本局選擇卓瑪盤河,也是一大主流分支變化。·紅馬八進七,黑補
《南唐李後主》全院滿座!粵劇老戲成年輕觀眾追捧的「爆款」 - 天天要聞

《南唐李後主》全院滿座!粵劇老戲成年輕觀眾追捧的「爆款」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5月2日晚,經典粵劇《南唐李後主》在江南大戲院精彩上演,為廣州粵劇院「勞動鑄輝煌 粵韻譜華章——廣州粵劇院2025 年『五一』經典演出專場」拉開序幕。5月3日晚,廣州紅豆粵劇團將繼續在江南大戲院為觀眾獻演《范蠡獻西施》。老戲復排,迎來數度「全院滿座」當晚《南唐李後主》再...